張方芳
【摘要】:幼兒園在素質教育下也從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上進行了調整和改變,尤其是區域活動在教學中的融入,讓幼兒在特定的場所、運用投放的材料來感知世界、思考問題、創造新的事物。這對于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創新性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材料的投放則是開展區域活動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兒興趣的激發、能力的形成和培養以及區域活動教育價值的實現都與材料的投放有直接性的關系。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由于對區域活動的內涵和特性以及幼兒本身的生長和學習特點都沒有足夠深入和系統的了解,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中就產生了很多問題。文章就詳細的進行了相關論述。
【關鍵詞】:材料投放 重要性 問題 策略
一、引言
區域活動是需要一定的活動材料來予以支撐的,那么我們在選擇材料時也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愛好、興趣以及區域活動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和投放,要具有一定的有序性、科學性和多樣性,而非盲目性、單一性。這樣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選擇適合的材料,完成自己的創造。因此綜合來看,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安全又具有教育意義的材料,并根據教學要求和幼兒的學習需求來進行科學的指導,因材施教,這樣的教育效果才會更加有效。
二、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的重要性
1、利于幼兒感知能力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通過手去觸摸、眼睛去看、嘴巴去嘗等這些直觀的形式,而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幼兒對其不理解,也就無法去學習和運用,而區域活動作為集體活動的延伸和補充,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材料的投放就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載體。幼兒通過真實的碰觸材料來了解它的形態、特點、作用等,感知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間得到了提升。
2、利于幼兒想象能力的發展。想象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又是我們敢于創造的來源。幼兒的世界是空白的,他們在游戲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自己又不理解,而材料的投放可以為他們的想象提供一個支點和參照物,這樣幼兒在材料的引導下會促使他們發揮想象力,自發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幼兒也會在想象力的基礎上去思考:這些材料我能把它變成一個新的樣子,那么這個思考的過程和創造事物的過程也就是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
三、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1、材料不具有針對性。通常一所幼兒園在區域活動所需的教育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上都存在缺陷,重量不重質,缺乏新穎性,造成材料的重復利用,削減了幼兒的吸引力。
2、材料不符合幼兒的實際需求。投放的材料一般都是園內提供的成品,具有統一性,忽視了幼兒的興趣和特點、成長狀況,從而限制了幼兒自主動手的能力。
3、材料不具備層次性和漸進性。材料的投放都將大的、小的、復雜的、簡單的等不同類型的一股腦的投放進去,忽視了幼兒的接受程度,讓幼兒不知所措,或者他們因為掌握不了這些材料而產生抵觸情緒和挫敗感,那么他就會去爭奪其他幼兒正在使用的材料,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
四、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的教師指導策略
1、材料要具有目的性。首先,我們在投放材料時一定要有“度”。教師一般都覺得“放置大量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這些材料并不都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發揮作用,小中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不同,對材料的掌握和運用程度也會不同,因此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向幼兒逐漸呈現不同階段所需要的材料,幼兒才能掌控這些材料。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對父母的依賴感還很強,教師就可以根據幼兒的需要和教室環境來布置一個“家庭區域”,投放一些娃娃、相關的家庭用品等,這樣幼兒就會根據記憶中的家庭生活來模仿,使用這些物品。
2、材料要具有趣味性。活動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兒的特點,適宜他們進行想象和創造,幼兒園可以通過分解整體資源,讓幼兒去整合完整,促進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也可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進行角色扮演,將活動資源想象成生活中的實用物品,讓幼兒自己去想該物品的名稱和作用 同時為了賦予活動內容的趣味性和可探究性,活動資源要能夠充分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不同材料或是分散的材料組合成一種新的物品,從而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只有這樣材料的教育性也自然就呈現了出來。比如說表演區角,是為了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合作能力等,那么教師就要在表演區角投放一些舞蹈用的手絹、花環、衣服等,喜歡舞蹈的幼兒可以根據表演內容選擇自己需要的物品,然后自己佩戴,或者幫助其他小朋友佩戴。
3、材料要具有教育性。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來創設一個主題活動,并在區域活動中展現出來。比如在我們講到自然環境的時候,教師可以以環保為主題讓幼兒樹立環保意識。在區域中,教師可以將搜集來的安全、衛生的酸奶盒,彩色紙張,輔以木膠,啟發幼兒怎樣重復利用這些材料,用它們來創造一個新的物品,這樣既能讓幼兒意識到不能亂丟垃圾,也能讓他們懂得資源的回收利用。這樣的活動適用于年齡較大、能力較強的大班和學前班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鉛筆沒處放了,我們看看這些材料還能用么?在教師的啟發下,幼兒會在思考之后選擇酸奶盒、彩紙和木膠,然后再根據盒子的大小剪紙,再剪下的紙上有些幼兒會突發奇想,畫上一些自己喜歡的圖畫,然后再用膠粘在盒子上,這樣一個多彩的筆筒就做好了。無形中就激發了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操作能力,也緊緊貼合教學的內容。
五、結語
投放材料的正確、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區域活動的質量和幼兒的身體健康,因此教師除了注意材料的安全性之外,還需要有目的選擇材料,讓材料能真正的展現出它所具有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劉丹鳳《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2】王璇《幼兒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和教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