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本文在分析加強新時代青少年國防教育的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具體途徑:將國防教育納入學校必修課程,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關鍵詞:新時代;青少年;國防教育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迎來難得戰略機遇期,但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特別是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嚴峻的新形勢,面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新情況,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國防教育力度,不斷增強國防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氣勢磅礴的精神力量。
一、加強新時代青少年國防教育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他又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保衛者。在“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新時代召喚中,青少年理應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我們必須著眼當前世情、國情、軍情的深刻變化,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以國防知識和軍事訓練為重點,以國防教育訓練基地為依托,順應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斷增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并存,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是強化愛國主義精神的現實需要,是凝聚興武強軍力量的內在要求,是提升過硬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對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保衛者和接班人意義重大。
二、加強新時代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途徑
1、將國防教育納入學校必修課程
可由教育部牽頭組織各方專家,整合不同類型的國防教育知識,統一編撰成冊,以年刊形式發布至全國各院校,使青少年能夠學習掌握系統化的國防知識。同時建議全國各院校每學年定期開展國防教育周和國防教育月活動,持續深入地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建議將國防教育納入必修課程,通過預先調研,聯系愿意積極配合的學校進行試點,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編寫系統全面的教材。
2、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針對性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正處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要著眼于強化愛黨愛國愛軍價值取向,教育引導青少年自覺把自身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增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感,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自信自尊;主動接受實踐磨礪,自覺履行國防義務,特別要把參加軍訓作為實踐平臺,讓中華民族的自強勇敢、血性虎氣在新時代青少年身上根植光大,培養社會主義保衛者的尚武精神;始終做到心中有國家、心中有社會、心中有人民,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擔當自覺。
3、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的吸引力
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緊扣青少年個性特點,增強國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際效果。要順應互聯網時代特征,注重網上引導,做到網絡延伸到哪里、國防教育就覆蓋到哪里;要充分發揮我市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注重文化浸潤,特別要用紅色事跡感染人、用紅色傳統激勵人、用紅色精神塑造人,大力弘揚崇軍尚武、愛國擁軍的優良傳統,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國防高地;要拓展方法路徑,注重活動促進,廣泛運用大眾傳媒和文學、影視、音樂、書畫、微電影等形式,開展學生軍訓、軍事夏令營、軍營開放日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發揮國防教育訓練基地主陣地作用,大力宣傳國防知識、普及國防法規、弘揚國防精神,使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激發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總之,加強新時期青少年國防教育,還要定期組織統一的教師培訓,在教學內容、范圍及方法上給予相應指導;建議線上線下相結合,多途徑開展國防教育;專項開發建設學生國防教育平臺(如微信公眾號),賬號和學生學籍號同步(類似學生安全教育平臺),定期推送國防教育相關報道及專家講座等內容。
參考文獻
[1]韓樹峰 王立杰.加強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幾點思考.國防教育,2018(07);
[2]孫亞男.拓展思路 創新方法 ?不斷推進全省國防教育深入普及.新長征黨建版,2017(12).
作者簡介:
張宸(2000.1—),漢族,新疆伊寧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作者單位: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