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適應本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而學生獲得這種能力和素質,取決于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本研究以長沙會展行業為例,結合“一帶一路”背景下長沙打造“國際會展名城”的戰略規劃,探索如何有序地融入行業產業,搶占會展專業學生實訓“高地”,提升會展專業學生和地方產業的契合度,在學生校外實訓模式中形成多種深度合作模式,多層次的考核評價方案,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關鍵詞:校企深度合作;會展專業;實訓模式
一、研究背景
長沙歷史悠久,交通便捷,人文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近十年以來經濟發展迅猛,制造業與文化產業成為了長沙最閃亮的兩張“名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及習總書記在2018青島上合組織峰會上提出的“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會展業的發展提升到了國家層面,長沙打造“國際會展名稱”地方經濟戰略也為長沙的會展行業發展提供了優厚的先天條件,會展專業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我校在經過廣泛的社會調查之后,在 2006 年設立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十三年來為長沙市培養了近600余人會展人才,部分畢業生已經成為長沙會展行業的中堅力量。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會展業在國內還屬于一個新興產業,無論是會展經濟和會展人才培養起步都比西方發達國家要晚,當會展行業提升搞國家層面,地方會展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的時候,會展人才特別是高技術技能人才的輸出遠遠滿足不了行業企業的需求。出現了會展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會展企業找不到會展人才的尷尬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會展人才培養起步較晚。我校于2006年開辦會展專業,成為湖南省第一個開辦會展專業的高職院校,而當時湖南也僅只有兩三所本科院校同期開辦會展專業,全省每年會展專業的招生人數只有兩百余人。經過十來年的發展,湖南也僅有五所高校開辦了會展專業,每年畢業生人數在四百人左右,這就導致了每年會展畢業生的數量遠遠滿足不了長沙會展行業的需求。
2、會展專業的師資力量存在很大缺口。會展專業起步較晚,本科或更高層次的會展專業教育人才培養不足,導致了“科班”出生的會展專業教師資源極其匱乏,大部分會展教師屬于“半路出家”,缺少系統專業的知識體系。導致學生在校內專業學習中有一定的“缺陷”。
3、因校內教學計劃相對固定以及展會時間的不確定性,導致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和校外實訓時間相沖突,無法在保持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能夠充分的參加校外實訓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很少有實踐內容,這使學生無法更深的了解會展策劃和管理的全過程,也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結合起來,對培養高層次會展人才十分不利。很多會展專業學生畢業以后缺少實際動手能力,在會展企業不能立即上手工作。對這些畢業學生企業往往還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師徒制”培訓才能勝任當前工作。
三、基于市場需求的高職會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
1、對于全面提升會展專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選擇適當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會展專業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構建校企合作機制的基礎。通過“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實施,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以真實的工作環境讓會展專業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鍛煉,最大限度縮小課堂與市場需求的差距,給學生帶來較多的社會資源,獲得鍛煉的機會,真正做到以市場為導向,實現學習到就業的無縫對接。目前常見的校企合作模式有“訂單式”、“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廠校合作”等。而長沙高校會展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集中在前三類。“訂單式”模式是指按照會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校企雙方的合作以企業的訂單為起點,雙方共研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甚至對于一些專業核心類課程的教學內容也需要共同研討決定。“訂單式”培養模式能極大地調動學校、學生和企業的積極性,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實現校企生的三方共贏。“工學交替”模式是指在學生在學習階段,采取“學→工→學→工”交替形式,由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多次循環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對會展行業和從事的職業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和了解,為下一階段的企業實踐以及最后的頂崗實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會展企業通過合作可以在旺季解決人員緊缺的問題,同時能贏得企業發展所需的智力支撐。但“工學交替”對學校關于會展專業的教學安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學生畢業以后的對口就業率較“訂單式”培養要低。“頂崗實習”模式指學生在企業接受職業崗位的培訓后直接上崗工作,這一階段的時間一般是 3 至6個月不等。頂崗實習是會展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通過頂崗實習,學生能夠更好的強化會展專業技能的訓練,提高會展專業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實踐技能,實現學習與工作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2、高職院校會展專業教師應不斷學習國際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創新,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給學生充分的創作發揮空間和機會,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就業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上會展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每個學生學習能力、新知識接受程度和個性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鑒于人際交往能力對會展工作開展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增加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方面的培養,幫助學生們在畢業后順利實現工作對接,協調好組織方領導、委托方領導、各方對接人、工作人員、參展人員各方工作和關系。
3、會展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需要創新思維和組織協調統籌能力的學科。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按照會展所需各項技能的難易程度和相關性大小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體系設置,為了保證學習質量和效果,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進行組織,有重點有次序地開展。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暢所欲言,堅持實行“從學習到實踐再到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們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加就業砝碼。具體來說,教師要關注相關領域政策導向、企業發展動向和可能的會展實踐機會,結合本學期的會展專業課程安排,統籌好時間,做好組織協調安排工作,及時發展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給予詳細的指導和說明,并就教學方式和模式進行有效調整。會展專業教師在工作中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努力提高就業率堅持走“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路線,即以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為指導,促進會展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國家發展的社會效益,也為高職院校在飛速展的職業院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保證。
4、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領導需要具有職業敏感性,把握國家政策動向,了解最新前沿技術和理論,制定好會展專業的短期發展目標和長期發現目標,將對教師的職業培訓方式和流程制度化、規范化,并建立期有效地監管制度和獎懲機制,組織本校教師與其他院校教師就專業相關問題進行學習交流,創建國際化的互動平臺,多角度、全方位雙管齊下,為培養出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會展專業人才努力奮斗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穩步推進以及長沙打造“會展國際名城”快速發展,長沙本地高職院校會展專業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市場需求而產生,將成為培養會展專業人才的主力軍。為了提高長沙的會展專業水平,促進會展產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針對長沙高職院校會展專業教學的普遍問題和學科特色及社會市場需求,文章從提高職院校會展專業教師水平、增加教師間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突出創造性思維培養、建立健全教學配套機制角度提出了改革措施。
基金項目:長沙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長沙打造“國際會展名城”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csskktzc08)
參考文獻
[1]林翔君 張云霞.《會展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機制的構建新經濟》 .2015 年 3 月(上、中旬合刊);
[2]黃潔.《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會展專業的應用》.課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7 年第 41 期;
[3]于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會展專業實訓模式的方案探索》.度假旅游2018年11月
作者簡介:
謝路奇(1984.9—),男,湖南邵陽人,講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電子商務。
(作者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