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繼紅
摘 要:幼兒禮儀是指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范。當前,幼兒在家庭中都是小公主、小太陽,家長過多的呵護甚至溺愛,以致大多數幼兒缺乏禮儀,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不少缺點和弱點,比如:傲慢,自私,沒禮貌,貪心,不喜歡和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等。在社會交往中,往往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尊重、謙讓、合作的精神。3—6歲正是習慣養成的敏感時期,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重在禮儀教育,抓住這一時期培養,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將關系到幼兒一生的發展及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培養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幼兒將起到重要作用,那么,作為幼兒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呢?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幼兒;禮儀教育
一、在環境中熏陶禮儀 創設禮儀環境 為幼兒創造禮儀學習的良好空間
“幼兒園的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睂嵤┒Y儀教育同樣要遵循這個規律,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也是幼兒禮儀學習的必要條件。創設一種整潔有序、藝術優雅的禮儀氛圍,可以讓幼兒深刻感受傳統文化與禮儀。要把創設禮儀教育環境,積極營造和諧優美的園本禮儀文化作為實施幼兒禮儀教育的首要途徑來抓,有計劃、有系統地為幼兒創造一個整體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品質和整體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在班級環境創設中,要根據班級禮儀課程的主題進行墻面的創設,可以將幼兒、家長收集的禮儀圖片;幼兒在園、在家的禮儀行為照片,幼兒自己創作的禮儀作品布置在禮儀主題墻面上。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興趣和課程的需要,在活動區創設娃娃家、喜劇表演區、語言區等區域,并在區域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
二、在教學內容中滲透禮儀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五大領域,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因此,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個領域的活動內容中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教學計劃和班級禮儀教育的重點,我們有針對性地把禮儀內容滲透其中,并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安排以幼兒的生活內容為中心,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內容呈螺旋式上升,階段性目標由低到高,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教育教學活動。如:小班的兒歌《輕輕地》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們好?!敝邪嗟摹坝衼砜?,說請坐,端茶倒水擺糖果。客人走,說再見,揮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規則要牢記,從小養成好習慣,不在路上玩游戲。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橫穿馬路離不了”——朗朗上口的童謠配上適當的體態動作,讓幼兒在游戲童謠中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產生情感共鳴,在行為習慣教育方面具有現實操作性,成為了幼兒園禮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如:歌曲《我幫爺爺奶奶敲敲背》中,幼兒在情景扮演中很愉快地體驗了幫助爺爺奶奶敲敲背、錘錘腿的快樂情感,同時也在情景扮演中體驗當一回爺爺奶奶,被敲敲背、錘錘腿的美好享受;歌曲《小飛機》中,通過角色扮演,讓幼兒在歌曲中學習友好拉拉手、禮貌問好的禮儀;故事《小熊去請客》把接待客人的禮儀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數學活動《看電影》讓幼兒學習了有序排隊和按序入座的禮儀,等等。這些活動滲透了各方面的禮儀知識,為幼兒以后的生活積累的一定的經驗。
三、在實踐活動中錘煉禮儀
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幼兒禮儀教育是一個有效的過程,因為幼兒年齡畢竟比較小,對于抽象的說教幼兒是很難接受的,而讓幼兒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進行禮儀學習,就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創設一定的實踐情境,在實踐活動中讓幼兒習得禮儀。例如:教師可以經常到幼兒家中家訪,檢驗幼兒的待客禮儀;組織幼兒到超市購物,到小班幫弟弟妹妹做事,到社區撿垃圾;開展詩歌朗誦比賽;評選一周小標兵等。為了鞏固幼兒的行為,每學期本班都會舉行一次禮儀詩歌朗誦比賽,參賽的幼兒必須以禮儀為題材選擇參賽內容,結合幼兒的選材內容和表現情況,評選出最佳表現獎。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禮儀知識。還創設了“禮儀之星”,讓幼兒學習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對自己以及他人的禮儀行為進行評價。還開展禮儀小標兵評選活動,每個月評選一次,對表現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使成功的幼兒更加自信,做得不夠好的幼兒也能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進步。
四、密切家園聯系,強化禮儀習慣
家庭是人類社會的最小單位,是生兒育女的搖籃,是培育家庭美德的場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部位。家庭禮儀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禮儀習慣。看平時,重養成,自然是家庭禮儀教育實施的應有之義。家庭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做起。比如早晨離開家時,要和家里人說‘再見,到幼兒園要問‘老師好,‘小朋友好等等”。乘公共汽車,當別人讓座時,要說聲謝謝。每當看到環衛工人頂著烈日清掃馬路、美化環境時,都要贊揚他們對城市對社會的貢獻,告訴孩子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由淺入深,從低到高,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父母對子女的示范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時時處處,點點滴滴。”
幼兒禮儀教育的質量和效果要提高的話,必須要得到家庭的配合,為此,幼兒園教師要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禮儀情況,同時了解幼兒在家中各項禮儀的表現情況。通過昆山智慧云、家長會、班級網頁的家園欄等向家長進行宣傳,宣傳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從思想上重視禮儀教育,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使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協調同步,形成動力定勢,并固定下來形成習慣。
禮儀是發展社會交往的潤滑劑,是溝通人際關系的調節器。在文明、禮貌、得體的交往中,我們才能夠快樂地成長!禮儀教育的實施需要引導、啟發和感染,需要教育和環境形成合力,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及社會氛圍,需要將禮儀教育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需要一個從生疏到熟練,再由熟練到運用自如的過程,通過反復地演練,讓幼兒獲得情感的體驗,促進價值內化,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作者單位:昆山市蓬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