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豪
摘 要:隨著當前時代的快速發展,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都得到了相應的重視,而幼兒教育作為當下社會、國家教育部門所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教育階段,對于幼兒教師的各方面要求也有所提升。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中職幼師專業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有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中職;幼師專業;音樂教學能力;策略
中職教育學校,更多的是為社會培養技術型、綜合型、復合型優秀人才,而中職學校的幼師專業也作為現下一種需求較廣的職業,被納入到教育的重點,而音樂作為現下中職幼師專業學生的教育中是一項重要內容,學校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因此,結合教學實際,對中職幼師專業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音樂教學能力概述
能力主要是指人們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具備一個可能性完成任務與活動的條件與過程中,即為一個人的能力,同時也是衡量一個人能否較好完成這一活動、任務的重要體現。若是從這一層次來加以概括,則音樂教學能力也可以被理解為是教師從音樂理論、表演素質等層次出發,為學生傳遞有關知識的一個過程,對于音樂教師而言,這一能力是其必須要掌握的。幼兒教師作為面向幼兒開展各項教育工作的職業,也同樣是需要具備音樂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完成個人工作。然而,就目前中職幼師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的音樂教育能力都有所不足。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大致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音樂課程整體設計缺乏綜合性[1]。目前,在幼兒教育中音樂課已經被視為一項重點課程,然而中職教育學校的音樂教學仍然沒有發生變化,與現下幼兒園對于幼兒教師的各項需求存在明顯的不適應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第二,學校的教學更加傾向于理論知識,沒有根據中職類學校新課改要求,以及學生的具體要求,來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在缺乏鍛煉的情況下,學生的實踐能力、音樂教學能力也就相應的無法提升。第三,中職幼師專業課程中,較少會涉及到幼兒音樂心理教育方面的內容,而學生也無法通過其他路徑來獲取有關知識,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了解心理教育以及幼兒的特點,因此阻礙了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中職幼師專業學生音樂教學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現下中職幼師在接受教育階段,個人音樂教學能力較差,且個人之間的差異性十分明顯,為學生今后的畢業、就業帶來一定影響,需要在今后加以優化與完善。
(一)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與表達能力
對于音樂教師而言,感知能力與表達能力是最為基本的內容,也是教師自身所必須要具備的,在掌握上述能力以后,音樂教師才可以將自身的想法傳遞給幼兒,讓幼兒可以獲得不一樣的知識體驗。這也就需要中職院校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即將成為幼師的中職學生進行感知能力方面的培養,并加以引導,使得這些學生能夠在音樂氛圍中,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對音樂產生不一樣的情感,并對歌曲演唱方式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才能夠在今后更好的實現知識傳遞,保證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比如,音樂授課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上有限的時間,積極開展鑒賞課程,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然后讓學生傾聽,并閉上眼睛感受音樂中所要表現出的真實意境與深刻情感。在音樂播放完成以后,教師則是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發表自己對于音樂的看法,為學生提供交流的空間,而教師則是要基于學生所做出的有關評價,為其提供正確的引導,避免學生在欣賞課程中,出現思維偏差的情況,進而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
(二)采取有效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目前,大部分學生在自主能力養成方面,都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不認為音樂課是自己要學好的重要課程,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為音樂教學能力培養帶來較大的阻礙。因此,中職教師需要在課上充分考慮到學生自主意識的養成,讓他們愿意主動去挖掘下堂音樂課有關聯的人物和創作背景等資料,來進行課前預習,對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在課堂上采取有效措施或音樂游戲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以在興趣的推動下,自覺完成知識學習,對于有關音樂教學方面的知識內容、心理教育知識等加以針對性、系統的學習,提升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2]。此外,學校也可以開展心理教育選修課程,為學生自覺學習幼兒心理知識提供機會與平臺,也可以定期開展講座、公開課等,來開拓學生視野,并構建起一個本專業學生的資源公共平臺,為學生提供資料以及交流空間,保證心理教育順利完成。
(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若是學生缺少實踐機會,則音樂教學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因此,教師在課上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一方面,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翻轉課堂,在課上讓學生來講解有關的音樂曲目,使得學生可以對具體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法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并嘗試進行教學實踐,為學生音樂教學能力提升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中職院校則是可以為學生提供親自帶幼兒班的機會,中職院校可以長期與地區幼兒園進行合作,讓幼師專業學生可以真正進入到幼兒教學課堂,并與幼兒接觸,根據自身所掌握的音樂知識來完成幼兒教學,從實踐中總結經驗,且在幼兒園實踐中,學生往往會受到幼兒園內教師的指導,對于學生而言通過有經驗的音樂老師進行溝通和引導后,再和幼兒進行面對面的音樂交流,學生應該是十分受益的。然而學生可以將這些指導性意見進行總結,并與個人經驗相互結合,促使自己更加適應當前幼兒園對于幼師音樂教學方面的要求。例如,在開展體育活動時,由于幼兒本身的行為能力較差,若是不對其加以管束,就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然而,在以往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能面對知識理論,缺少實踐,這時就可以跟隨幼兒園教師,對如何引導幼兒、保護幼兒,避免其出現危險行為的方法加以學習,然后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加以實踐,形成自己風格、特色、且有效的活動方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人才的培養更加傾向于“全面”。這也就需要中職院校在今后通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與表達能力,采取有效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等方式,來對幼師專業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力進行培養,使得學生在進入到工作崗以后,可以更好的針對幼兒來進行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司素芳.基于中職幼師專業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方法分析[J].青春歲月,2019,(8):195.
[2]安然.培養中職幼師專業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策略與實踐[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8,(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