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偉 周林輝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工業也在該過程中得到了飛速的進步。在當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負面影響,其會產生大量的危險廢物,而這些危險廢物如果處理不當便會對人體以及環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問題;對策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社會源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主體不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了“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實行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原則”,這一原則對于工業危險廢物來說,它們的污染防治責任主體就非常明確,就是工業企業;但對于來源廣泛的社會源危險廢物來講,其污染防治責任主體就不是完全清楚,政府、產生者、污染者、第三方機構等都可能是責任主體,但這些主體的責任邊界非常模糊,存在權責不分的問題。
1.2 現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規定不完全適應當前社會源危險廢物管理實際和需求
根據《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活動的單位,應當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領取收集許可證的單位只能從事機動車維修活動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鎘鎳電池收集活動。根據以上規定,領取收集許可證的單位顯然不能收集所有類別的社會源危險廢物,這給當前建立社會源危險廢物多途徑收集體系帶來法律障礙和現實尷尬。在實際危險廢物收集活動中,領取綜合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經營類別一般比較多,但是出于經濟效益考慮,其更愿意收集產生量大、且集中的工業危險廢物,而不愿收集社會源危險廢物。領取收集許可證的單位,有一定的收集網絡和便利,但是受經營許可證經營類別限制,除可以收集廢礦物油和鎘鎳電池外,無法收集其他類別的社會源危險廢物。具有健全收集網絡的產品銷售商、再生資源公司等單位,更不能收集社會源危險廢物。
1.3 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機制和體系不健全
當前,廢鉛蓄電池、廢礦物油等少數有利用價值的社會源危險廢物有一定的集中收集、利用途徑,但是非法收集、利用、處置問題依然存在;廢鎳鎘電池、廢含汞燈管、廢藥品、廢農藥瓶等無利用價值或者利用價值較低的廢物,在既沒有經濟效益,又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社會收集網絡對它們收集處置缺乏經濟動力和積極性,其收集難問題更加突出;目前有社會公益機構和個人對社會源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做了一些嘗試,但缺乏技術和經費保障,廢物收集后難以規范貯存和及時處置,依然存在較大的環境污染和人體健康風險隱患。
2 對策建議
2.1 厘清污染防治主體責任
加強國家層面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制度的頂層設計,進一步明確社會源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主體,厘清政府、產生者、污染者、第三方等主體的責任邊界,以及政府相關各管理部門的主體責任邊界,確保各責任主體不越位、不缺位。完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擴大危險廢物收集單位收集類別,允許收集所有社會源危險廢物;將環境風險可控的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運輸、貯存等環節增補到《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危險廢物豁免管理清單”中,降低社會源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成本;允許具有完善收集網絡,且符合環保要求的產品銷售商、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收集社會源危險廢物,提高集中收集效率。
2.2 建立健全收集政策和體系
根據各類社會源危險廢物不同特性以及收集、貯存、運輸等環節環境風險可控程度,建立相應的收集政策和收集體系。對于有利用價值的危險廢物或責任主體明確的無利用價值的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建設應以市場參與為主,政府加強監管引導。例如,鉛蓄電池銷售商可以利用其零售網絡,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可以利用其回收網絡收集廢鉛蓄電池,然后再交給危險廢物收集單位收集或交給再生鉛利用企業。對于無利用價值或價值較低,且污染防治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建設應以政府兜底為主,積極引導社會參與。
2.3 完善稅收政策和補償機制
政府應制定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通過稅收等經濟杠桿減輕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企業的負擔,提高企業規范收集的積極性;應建立相應的經費補償機制,確保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穩定運行,最終逐步建立政府、市場多元化參與的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利用處置體系。
2.4 加強宣傳教育和公眾監督
針對不同人群選擇相應的傳播途徑和宣傳方式,幫助公眾客觀認識社會源危險廢物特性及其危害性,提高公眾參與意識和積極性的同時,也不會讓公眾談危色變,避免出現“鄰避效應”。建立公眾監督機制,定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環保監督員、環保志愿者等公眾人士,參觀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設施,讓他們真實感受社會源危險廢物管理全過程,爭取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3 結語
總之,現階段,我國的危險廢物處理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為了提高我國的危險廢物處理效果,相關部門需要提高對危險廢物處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制定相應的處理制度,并對當地企業進行嚴格監督。做到危險廢物監管常態化,堅持“三不放松”,不放松主體責任,不放松制度規范,不放松監督落實。
參考文獻:
[1]張洲芹.關于危險廢物管理的思考[J].污染防治技術,2017 (2504):80-81+83.
[2]張磊.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環境刑法立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101):54-60.
[3]張晶.探析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低碳世界,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