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
摘 要:在藝術世界盛行抽象表現主義的同時,具象繪畫同時存在,并且不斷發展。具象畫家創作出許許多多具有深刻內涵的作品。那么它們在現當代藝術中所體現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
關鍵詞:具象寫實;繪畫;現代性;古典永恒;抽象表現主義
繪畫從塞尚以后,開始了現代繪畫的旅程,隨著各種畫派的衍生,不斷涌現出新的樣式,達達主義、納比派、立體主義、抽象主義、裝置、影像等等,越來越豐富多樣,也產生了許多現代藝術大家和當代令人目不暇給的作品。改革開放以來,各種西方現代藝術一股腦的涌入國內,在我們嘆為觀止的同時產生一種錯覺,覺得好像西方藝術完全改變了方向,認為傳統的具象繪畫已經且應該被野獸派抽象派等當代藝術完全取代。很長一段時間言及當代藝術,張口畢加索,閉口波洛克,各種冷熱抽象作品是很多藝術家標榜自己當代前衛的必談項。如果誰還老老實實從事具象繪畫,那多半會成為被嘲笑對象。但是事實到底是什么情況呢?在西方,傳統的具象繪畫仍然有很多畫家在繼續堅持,與那些各種各樣新穎的藝術樣式和流派相并存。即便是在上個世紀如火如荼的各種新興流派風起云涌時候,那些學院派的堅持學習傳統具象繪畫的人也大有人在。并且也出現了不少有分量的畫家及作品。
那么問題就出現了,首先我們知道繪畫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樣式,與其它藝術門類一樣,是藝術家要傳達內心精神感受給觀者的一種表現方式。那么我們知道,上世紀那些抽象主義的現代藝術已經從視覺沖擊力上給觀眾傳遞了時代氣息,并且取代傳統具象繪畫成為藝術潮頭。為什么傳統具象繪畫依然存在?具象繪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并且具象繪畫在今天如何像現當代藝術一樣也能表現活力呢?
一、藝術是現代性和永恒性并存的,所以抽象藝術和具象繪畫也同時存在
我們可以看到,當下社會對現代性的理解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社會意義上的現代性,一個是精神和文化意義上的現代性;一個是“作為西方文明史一個階段的現代性”,一個是“作為美學概念的現代性”。我們今天主要就后一種精神和文化意義上的現代性來探討。尤其是架上藝術作品的現代性問題。波德萊爾說:“現代性就是過渡、短暫的、偶然的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變”。可見,藝術本身分成兩半,藝術品這個范疇也劈為兩半。一半是現代性,另一半是古典性,也就是永恒和不變。波德萊爾又說:“如果我理解正確,那就意味著,在藝術作品中,藝術家要同時展現兩個方面:短暫的、偶然的、過渡的方面以及永恒和不變的方面。藝術作品要抓住時代,表現時代。……而時代是不斷變遷的,因此藝術作品要抓住那些瞬間的、偶然的東西。……當然僅僅抓住這些東西還不夠藝術家還要從瞬間的東西中把握永恒。這樣的藝術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作品。……如果藝術作品只有時代性而沒有永恒性,那么這個作品也就沒有恒久的價值。”通過波德萊爾對藝術現代性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為什么在實驗的當代藝術充盈整個二十世紀時,古典具象還同時存在。應該說,不僅僅在整個藝術圈,現代藝術品和古典永恒的唯美藝術同時存在,就單個看一幅作品,現代性和永恒性也會同時出現,當代前衛的作品如此,古典具象的作品也一樣,也就是說,一幅抽象繪畫中有永恒性存在,筆觸和色彩可以大膽前衛,但是不代表抽象畫傳遞出的精神內涵時崇高的古典主義。反之,一幅具象的繪畫作品雖然造型筆觸色彩是古典的,不代表它不能傳達當代的精神和時代的思索。
二、不同樣式的藝術各自散發魅力,無法相互替代
哈貝馬斯指出:“人的現代觀隨著信念的不同而發生了變化。此信念由科學促成,它相信知識無限進步、社會和改良無限發展。”藝術也是不斷吸收科學的成果加以轉化運用。印象派的產生不僅僅是受到當時的三菱鏡分解光產生色彩的理論影響,同時也是因為工業革命以后顏色得以批量生產管裝便于攜帶,使得畫家能走進大自然中。之后的攝影藝術、電影藝術、電子樂等許多新的藝術產生都與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但是我們要知道,即便是不斷產生新的藝術門類,但是也不能替代傳統藝術。電影不能取代話劇,電聲不能取代歌唱,同樣攝影也不能取代繪畫。我們不能說因為現代雕塑的材質豐富就比古代雕塑更美更好!我們也不能說十八世紀的油畫要比十五世紀的坦培拉甚至更早是濕壁畫更有藝術魅力,同理,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與安格爾的大宮女各有千秋。因為不同時期的藝術傳遞不同時期的審美氣息,同一時期的不同藝術也各自有著獨特審美語言。同一個風景用油畫來表現和用水墨來描繪,就會有各自的審美趣味,但是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區分二者高低新舊。當代藝術創作可以表現傳統古典精神,同樣,傳統的藝術創作方式方法也完全能充分表達當代的精神內涵。
三、在抽象藝術盛行的潮流中,依然有許多具象表現的作品和畫家對藝術世界產生著影響和作用
二十世紀到本世紀,西方藝術世界還有很多具象寫實的畫家創作出有當代性和深刻性的作品。比如法國畫家巴爾蒂斯、英國畫家蒙德里安、德國畫家里希特、美國畫家安德魯懷斯,還有現在依然保持旺盛創作力的西班牙畫家安東尼奧·洛佩茲加西亞、愛德華多·納蘭霍等等。安德魯懷斯在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盛期依然堅守獨特的寫實畫風,不為美國“主流”藝術潮流和觀念所左右,開創了富有爭議的現實主義題材。他用細膩的寫實手法描繪家鄉的一草一木,他的畫面中有一種被稱為“提煉出的抽象”的繪畫元素,將客觀世界與主觀感受融合一起,形成具有深刻內涵的思考性藝術。在他的畫面中抽象的因素非常明顯,同時他又能把對故鄉的情懷和思念揉進畫面中,形成了鄉土寫實主義。英國偉大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也是在抽象表現主義盛行的藝術世界中,堅持具象表現主義的一位偉大的畫家。肖像和人體是他創作的永恒主題,他運用具像寫實的手法不厭其煩的刻畫模特。畫家說:“我希望我的作品再現現實,但不是機械的再現”這句話,是對其藝術的最好詮釋。他用畫筆揭示了人性的深度和靈魂。懷斯和弗洛伊德對中國很多畫家影響至深。
通過這些具象畫家的創作可以看出,具象寫實作品將瞬息萬變的現實凝固為永恒的畫面,凝固的光陰、流動的四季、人生的百味和世事的繁雜常常能喚醒人們對現實和生活的關注,這就是具象繪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單位:本溪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