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瀟 吉兆言 白宇 仲思彤
摘 要:目前大學生就業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話題,而中國日益增長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是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大學生畢業如同失業這樣的說法一直揮之不去。就業是民生之本,對于應屆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找到工作是最重要的。如何才能改變大學生就業現狀呢?在大學生尚未畢業時,學校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綜合性素質,從而促進大學生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就業現狀;就業指導
引言:
從生物學上來說,社會這個大系統想要得到正常運轉,就要保證系統內每個細胞都能成功運行,中間不能出差錯,連接部分要起到良好的作用,不能中斷。而百姓作為連接部分的每一小部分,都必須運行才可以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就業是重中之重,大學生就業有關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也等待探索。
一、認清就業的嚴峻形勢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大學生就業的形勢日益嚴峻,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也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但是這種嚴峻的形勢并沒有發生太大轉變。2009年的就業形勢也依舊不樂觀。應屆畢業生達到600多萬人,而當年的工作崗位才150多萬個,這樣明顯的差距,更能顯示出就業的嚴峻形勢[1]。2009年,大學生失業率已達12%,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我國各級政府部分急需解決的問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一部分也是他們自身的問題。想著一畢業就可以找到高薪水較輕松地工作,不愿意放下身價從最基礎做起,導致了大城市出現“用工荒”的現象。而大學對于學生的培養方面一直都是“通才”模式,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逐漸下降,技術不精,很難獨立完成任務。比如目前有些大學教授一直專注于科研活動,并沒有把教書育人放在第一位,自己手下的研究生沒有得到較好的教育,疏于教導,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高校的責任與使命
現如今,社會都注重大學生畢業的就業率,將其作為考核的重要一項指標。每所高校都注重學生的就業率,努力提高就業率[2]。但是,高校應把培養人才放在首位,并不能只為了就業率這一好看的數據。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轉變教學模式,切實的讓大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所以,學校應從以下方面來培養大學生,達到預期的就業率。
(一)注重教學
高校要準確了解到現如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人才走到社會會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要從哪些方面培養學生、如何培養、學生想要往哪方面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在選擇好的教材,按照老師的時間去定課程,有些課程只適合去做學術研究,學生很努力聽,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內涵,想去問老師,老師就會說:“聽不懂很正常?!比绻髮W教學都是這樣,對學生就業有什么幫助呢?
所以,學校要想抓好教學,就要合理設置課程,以學生為根本,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
(二)注重實踐
學校要定時給學生提供就業指導,給學生創造就業機會。學生有時會有很多不錯的主意,但由于缺乏經驗,經常有頭無尾,如果能有專業課老師進行指導,想必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學汽車工程的同學,如果能利用實驗室這一平臺,再加上教授的指導,從大三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創業,那么,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大大提高。學校也要定期舉行創業大賽,鼓勵學生參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有專業老師進行指導,使學生就業創業信心與熱情倍增。
這也就是說學生要想在學校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就必須要有一個平臺,沒有平臺就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高校與高校之間要定期進行交流,對于開展什么樣的活動要有創新性,能從一定程度上幫助到學生。
三、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努力探索
“不想做老師的廚子不是好司機”,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句話,看似沒有任何邏輯,但是卻有很深寓意。這里的“廚子”指的是一個人的出身,“老師”指的是這個人的理想,而“司機”確實這個人現在的身份。常用來比喻大學生創業,不管自己出身如何,家境如何,但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雖然有時付出了也不會有收獲。成功的關鍵不僅在于有實力,還需要機遇[4]。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然不僅當不了老師,還做不成司機。大學生在實踐學習的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創業理念,這正是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精神。所以,我們要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發揮自己的優勢,轉變自己的思想,由被動就業轉為主動創業。所以大學生要做足準備,一邊要在實習公司做好自己的工作,一邊要參加創業培訓,以此來提高就業率。
結束語
做好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業觀等觀念;鍛煉學生自主創業、吃苦耐勞、開拓創新、不斷探索、敢于闖的精神;激發大學生的就業創業的興趣,提高自身素質與綜合能力;使大學生跳出空想的圈子,離開父母,能面對現實,認清社會現狀,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現自己的一技之長,成為國家棟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榮.當代中國美術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D].西安美術學院,2017.
[2]陳靜.高校主導型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3]宋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4]蔣保偉.當代大學生創業素質培育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2018年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81022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