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磊 陸飛
摘 要:對土木工程建筑而言,混凝土結構性能良好意義重大,所以一直以來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基于此,本文研究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控制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的有效方法,探討如何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總結混凝土澆筑、搗實工作的施工要點。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溫度應力;抗裂性能;搗實工作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水平會深刻影響我國建筑業的發展,當前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意味著施工技術水平需要有所提升,此時施工難度就會加大,對于土建項目來說做好混凝土結構施工非常重要。雖然混凝土結構的配置工藝比較簡單,造價成本也不高,但是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建設質量還是有一定難度。
一、控制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的有效方法
土建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比較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當外界溫度過高,混凝土自身就會產生溫度應力,如果沒有良好應對溫度影響,混凝土結構就會出現裂縫,這會導致施工無法順利進行,更為嚴重的是,混凝土裂縫會降低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混凝土結構的溫度應力不是無法規避,只要處理得當,就會避免裂縫情況的發生。控制混凝土應力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從材料展開分析,要保證應用于土建工程混凝土結構主要材料的用量符合要求。其次,要保證在施工的過程中,控制好澆筑過程的濕度[1]。而且還要適當改善和控制混凝土的溫度,此時要以周圍環境的氣候條件為依據。良好控制混凝土的溫度應力,這會在整體上提升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此外,如果外界的溫度對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溫度產生影響,就要盡可能選擇合適的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澆筑時采取降溫手段,避免出現溫度變化的情況。比如建設暖棚,在暖棚內完成混凝土結構的澆筑工作,維持混凝土結構表面溫度恒定。
二、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
通常情況下,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都是高效減水劑和礦物摻和料,為此在配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時,需稍微降低比例值。當混凝土遇到較強的水化作用,就會出現非常干燥的現象,此時混凝土就會自縮,從實際情況考慮,自縮這一問題十分嚴重。自縮就是混凝土體積減少,極有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斷裂。針對這一問題,要運用抗裂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在澆筑混凝土的階段中發揮作用,運用抗裂技術,會明顯增強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第一種方法是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增加一些添加劑,這時混凝土的自縮數值就會有所增加,從而有效規避抗裂問題的發生。第二種方法是添加增強材料,這些增強材料包括金屬材料、纖維材料,在加入增強材料之后,混凝土裂縫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第三種方法是合理控制配比,在運用該技術時,要指派具有專業技術的施工人員,還要保證用科學的方法準確計算使用材料的量,從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
三、做好澆筑工作
以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為例,該類型混凝土結構澆筑厚度較大,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主要做好散熱處理工作。如果出現散熱不及時的問題,就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溫度差異較大,從而引發裂縫問題的出現,此時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能也會受到影響。為此在澆筑混凝土結構的工作中,要保證合理調整水灰比。而且在澆筑時,還要選擇設計合理的澆筑模板設備,保證澆筑效果的連續性。在應用墻體混凝土澆筑技術時,要保證澆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確保墻體的施工質量符合標準。為此開始澆筑工作之前,需先在底部澆筑出與墻體相同的砂漿,注意將澆筑的厚度控制在0.4cm左右,澆筑層澆筑間隔的時間要控制在0.5到2小時之間。
四、做好混凝土搗實工作
在搗實混凝土的工作中,較為重要的任務是選擇合適的搗實器。該項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使用了錯誤的搗實器,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強度,這會給建筑物的質量帶來不利影響。在選擇搗實器時,要切實考慮到混凝土的厚度[2]。比如混凝土的厚度大于30cm,此時就需要選擇表面搗實器。在很多情況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面積比較小,為此要選擇插入式搗實器。使用該設備的方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垂直振搗,另外一種是斜向振搗。垂直振搗就是振動棒垂直于混凝土的表面。斜向振搗則是振動棒和混凝土表面有一定的角度。振搗混凝土,使用合適的振搗器,確定科學合理的振搗方法,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能夠符合建設項目的要求,從而為土木工程的整體質量提供保障。
總結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質量好壞,會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近年來,中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建筑行業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還遠遠不及,這不利于國家增強國際競爭力。在未來,土建行業工作者還需繼續向前,拼搏進取,加強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認識,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保證符合建筑施工要求,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鈕依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風,2019(08):99.
[2]薛軍.淺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42):22-23.
作者簡介:
邢玉磊(1989-)男,遼寧遼陽人,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陸飛(1991-)男,遼寧阜新人,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作者單位:1.榮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瀚景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