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措次仁
摘 要:雖然當前素質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當下,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培養與提升也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但通過對實際教學情況的調查了解可知,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合作學習作為當前教學流行的學習方法對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具有較為突出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將在分析了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相對較低的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研究
一、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相對較低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課時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兩個部分,操作部分包括office主要辦公軟件、網絡操作、計算機操作系統基本操作等,理論部分包括計算機發展歷史、操作系統常識、網絡技術常識等。由此可見,計算機信息技術所包含的內容較為龐大、復雜,但與之相對的是,學生在校上課時間相對較少,對信息技術的課程安排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知識點的教學,必須對教學課時進行壓縮,影響教學效果。
(二)小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層次不齊
小學學生的生源素質整體水平較差,通常情況下,一個班約五十名學生中,學困生的比例最高可以達到30%,這部分學生根本無法適應正常信息技術的教學安排,需要教師進行精準輔導。除此之外,只有約10%的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其余大半只有在學習意愿高漲、認真學習的情況下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因此教師需要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課堂輔導上,導致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理解存在誤差,學習積極性相對較低
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除了基本的課堂任務外,基本上不會主動探究問題,更遑論是主動提出問題,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即使想要提供幫助也無從著手,導致教學效果較差。
二、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
(一)明確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
當前的小學課堂教學中已經被引入了合作學習模式,只是一些教師并未取得理想中的合作學習效果。因此,在總結教學經驗時,可以發現合理設計合作學習內容,是提高合作學習品質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確定合理的合作學習主題,讓學生可以有足夠的自主探索空間。比如,教師在開展“設置版面”這一課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設計“感恩”這個主題,讓學生自主發揮想象力,合作設計一個精美的版面作品,讓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同時,也可以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注重分組與分工的科學性
在一些教師開展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合作學習的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學生的小組分工不夠合理,又或者沒有進行合作分工,只是聚在一起討論。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并不高,也很難切實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或者很難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小組成員和小組任務進行相應的合理分工。比如,在“制作電子小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合理地分解這一學習任務,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個人需要完成的任務。比如,有的學生負責構思,有的學生負責搜索圖片,有的學生負責尋找資料,有的學生則負責美工,等等。在這樣有條不紊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彼此之間可以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又可以相互配合解決一些問題,讓學生都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并且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推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注重趣味性教學,令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同樣生動有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趣味性的學習內容會抱有較濃的興趣,其學習驅動力也會比較大。因此,小學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的合作學習時,可以融入游戲元素,激發學生參與進來的興趣,又或者在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課的元素。在這個方面,教師可引入計算游戲、賽車游戲、金山打字游戲、鍵盤拼圖游戲等等游戲內容,既可豐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又可保證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與趣味性,可吸引學生的心神,鍛煉學生的指法。為了適當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教師可在合作性的游戲教學過程中,合理地設置關卡。而這些關卡需要用到回車鍵、光標鍵以及快捷鍵,等等,有利于充分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在信息技術合作學習中同樣需要重視創新與探究教學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不僅是新課改對每個學科教師的要求,也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獨特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多方面健康發展。比如,在“插入藝術字”這方面知識的教學活動中,其插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求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探索多種多樣的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出個人的創新想法,在嘗試操作的過程中驗證自己的創新想法。而在作品完成之后,教師可引導每個小組展示自己的創意作品,并且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在這個基礎上,每個小組還可以在有所反思的情況下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完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為了有效的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制定明確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注重分組與分工的科學性,加強趣味性教學、視創新與探究教學,令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同樣生動有趣,以此來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豐葉.例談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構建策略 ——以《制作電子小報》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31-33.
[2]蔡桂妹.基于ITtools平臺的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模式研究——以《制作電子板報》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v.19;No.202(5):114-116.
[3]丁冉.人多計謀廣 柴多火焰高——提高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效率的策略[J].文存閱刊,2018(10):84-84.
[4]邱昌林,錢向前.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中),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