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柔 張紫巖 馮多
摘 要:科學技術應著社會的需求,不斷地創新與研發,氣相色譜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我國做了大量的實驗,得出很多的工程試驗與物理、化學實驗的方法。氣相色譜在有機化工領域上越來越受歡迎。用科學方法示范進行正確的推理,科學分析氣相色譜的技術特點,在物理實驗中彌補存在的缺陷,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氣相色譜分析法;有機化工應用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相當迅速,化工方面的氣相色譜分析法技術也相應得到了發展以及重視,實驗證明,氣相色譜在相應的行業中的應用表現良好,發揮的效果都得到了行業的認可,特別是在有機化工行業中,氣相色譜擔任的角色很重要,靈活應用使氣相色譜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
1 氣相色譜分析法
氣相色譜分析法的操作方式是分離分析法。它是是一個很典型性的方法,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是我們無法預知的,現在在氣相色譜分析法不斷改進下,它已經衍生出新的儀器,而且它的靈活性更高,選擇性更多了。目前檢測器有兩個是應用最多的儀器,分別是火焰電離檢測器,還有熱導檢測器。他們的應用對象不同,熱導檢測器主要針對載氣外的氣體,而火焰電離檢測器主要針對于烴類物質,這兩種檢測器有相同的優點,它們對物質成分分析的感應都非常靈敏。
2 氣相色譜分析法的特征與優勢
氣相色譜儀在分析惰性氣體時,利用惰性氣體的流動性,根據惰性氣體的成分吸附力的不同,檢測器采用分階段的方式分別引入它的成分,然后對檢測器中的惰性氣體進行監測,根據情況作出分析,得出結論。另外,氣固色譜法是根據它的表面積作固定相,對其進行吸附。方法是根據它的吸附能力不同,分為不同的成分,將不同的組裝進色譜柱混合起來,我們就可以通過吸附壓力得到不同組分的運動速度,最后不同組分分別分解到檢測器中。在有條件的環境下,利用組分的標準濃度對其多次分析,而且與化學分析法的精密度相比較后,它比化學分析法更優勝。如今新型儀器又帶自動分析功能,并與化學分析法的吸收減量方法不沖突。
氣相色譜分析法的優勢很多,不但能進行重復測量,它測量的結果達到精確化,在化學分析法漏氣方面,以及吸收不完全的情況下彌補了測量的缺陷,氣相色譜分析法自帶計算功能,精確度高、自動化高,相比人工計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錯誤率。
3 氣相色譜分析法的應用
有機化工產業中包括煤化工產業,而且所占的比例也大,煤化工產業屬于它的附產業,煤氣的檢測是煤化工產業中最主要的流程,保證安全生產和精確結果的關鍵點在于煤氣的檢測。在分析氣體的時候,檢驗色譜柱中出現不同的純度,所以在進行煤氣分析時,一定要排除其他氣體和固體,除掉不必要的液體,保證在干凈的環境下進行檢驗。
氣相色譜分析法中的分子篩使用時也要多避免環境受到破壞,因為他的吸水能力很大,占用空間對分子篩非常不利,那么在分析時,我們為了避免分子篩失去活性,可以使用干燥載氣,干燥載氣具有重新激活分子篩的作用,要特別注意的是,使用分子篩千萬不要讓氨甲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參與進來,它們是不可逆吸附的物質,最后對分子篩的失活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4 氣相色譜分析法的探索
煤氣分析專業的檢測器是TCD檢測器,一般專業檢測儀器要求嚴格,它的環境溫度都有相應規定,像柱箱溫度要求為800-100℃,而檢測器溫度一般設定為200℃。檢測器的氣體載體經常用氫氣來完成。為了減少檢測的影響,一般檢測前就會使用凈化裝置多余水分子去水脫氧,才能保證環境的干燥標,載氣的純度才會高、作為氣體載體的氫氣純度高達99.999%,載氣中的水分子的影響力很大,操作時,也要和前面所說那樣,用凈化裝置先去水脫氧,如果不能完全去除水分子,我們可以利用高溫法,高溫可以使水分子老化,從而達到去水的作用。
除水之外,還有氣體雜質的影響,只需用干燥劑就能完全去除,干燥劑一般選擇干燥力強的干燥劑,硅膠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硫化氫的濃度比原濃度高,我們還可以進行反干燥處理,在組分分解后就能除去多余的雜質,色譜柱受到的影響也減少了。
5 氣相色譜分析法的應用前景
在科學技術發展的腳步很快,氣相色譜分析法的運用空間不斷加大,為了滿足有機化工產業的各種要求,色譜柱的性能應多元化,包容性大,能研發出低成本高性能的合規產品。色譜柱的組件上,應選擇輕便,小巧,耐用的元件。需要在速度上下功夫,借助當代的網絡科技,將它的特色與其優勢發揮出來。再加上遠程技術的運用,進行完善系統分析,在傳統的模式上進一步提高了操作性能,有資源共享的網絡平臺上,更能快速的完成分析作業。
6 結語
氣相色譜分析法近年來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在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更不能馬虎,工作上不得松懈,端正態度,科學刻苦的學習氣相色譜分析法的多種應用方法,提倡將實驗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發現不足,不斷改進與完善。讓它更好的在化工生產中起作用,使用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不起眼的細節工作,因為細節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失更大,早發現問題,問題早解決,才不會影響下一步的工作。氣相色譜在不斷完善中繼續向前發展,它促進了有機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淼.有機化工標準中的氣相色譜分析法初探[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2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