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兆宙
【摘要】 ?“新五環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潛能。“五環”指“教師導引——自主探究——互助交流——展示點撥——鞏固提升”。 高中政治復習課中,可以應用“新五環教學法”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 ?教學法 新五環 政治復習 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014-01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新五環教學法”教學模式體現的是以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基本思想、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等學習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潛能。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五環”指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即“教師導引——自主探究——互助交流——展示點撥——鞏固提升”。那么,在高中政治復習課中,能不能應用“新五環教學法”提高復習效率呢?我們作了一些嘗試。
下面以《文化對人的影響》這部分的復習談談我們的做法。
一、教師導引,明確目標
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明確復習的目標、方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教師再對問題進行分析篩選、梳理,形成問題的知識點鏈條。在《文化對人的影響》這課的復習中,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提出了本節的復習重點和難點有:文化對人影響的原因(重點+難點),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重點),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重點+難點),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關系(重點)。老師在此基礎上指出歷年高考中“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考的頻率較高。并回答了學生關于“優秀文化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問題。實踐證明,精彩的設問會產生興趣和需要,而有了學習需要會使得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機會和恰當的點撥指導,讓學生充分地展示思維過程,并及時引導生進行梳理、歸納,明確知識的內在涵義、規律性以及知識點之間的本質聯系,形成課題目標內容線索和知識框架。如學生在這部分歸納的易錯點有“文化并非影響人的唯一因素;潛移默化強調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深遠持久強調文化對人影響的時間跨度;不能準確區分文化影響人的表現;不能正確區分文化影響人的兩個特點”。老師對其中學生理解不到位的進行了點撥。
三、互助交流,鞏固拓展
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容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通過促進信息的橫向交流,使學生從思維上和知識上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鞏固拓展中做到先練后講、講練結合、精練精講。我們在課堂上一般把學生分為6個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分組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如這節課學生提出的一個問題“辯證分析文化的‘塑造作用”,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達成了以下的認識:文化對人的影響,包括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文化塑造人生,強調的是向上的、先進的、優秀的、文化的積極塑造作用,它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然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也會對人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老師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點撥:在對于這個問題的理解上,我們可將其與教材第四單元的“走進文化生活”以及“先進文化的建設”結合起來,分析自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原因和意義。
四、展示點撥,回顧整理
展示是學生創造自我的表現機會,是知識的鞏固和規范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更多地鼓勵學生,對照復習結構圖,及時引導學生回顧教學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把第二課《文化對人的影響》所有知識點用問題的形式概括總結出來:3.2.1感受文化影響(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是什么?(2)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有哪些?(3)文化對人影響有什么特點?如何理解?3.2.2文化塑造人生(1)優秀文化如何豐富人的精神世界?(2)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是什么?(3)當前,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4)優秀文化如何增強人的精神力量?(5)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6)如何理解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就這樣學生在討論中學習,在表現自我中交流,有效避免學生上課走神,聽課效率低的問題。
五、鞏固提升,及時反饋
針對教學目標當堂進行檢測,檢測內容的設計要貼近生活、重在實踐,堅持題目要有針對性、層次性、量力性、典型性。盡量做到當堂檢測,當堂反饋。本課的當堂檢測包括選擇題和主觀題兩部分。
如主觀題部分: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某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以孝、誠、愛、仁為切入點,推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運用“文化的作用”的相關觀點,分析該省通過開展“四德”建設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依據。
結束語
用新五環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學、教我學到我要學、我能學,體現了新教改的方向,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三維目標的培養。通過模式引領,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創造發展的需要。這樣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和優秀生的“專用”課堂,而是全班同學共同展示的舞臺;這樣的課堂,不再是考試的訓練場,而是師生共同學習與探究的陣地、智慧展示與能力發展的平臺、情意交融與人性養育的殿堂。
[ 參 ?考 ?文 ?獻 ]
[1]李兆端.“三主五環”教學概論[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4-13.
[2]蘇錦繡.“五環”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J].教學評論,2015(03).
[3]劉清法.高效課堂五環高效教學法[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