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又占據重要地位,花費課時多,耗費精力大,其效果也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也就將起到點石成金之效。閱讀教學,其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些能力都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奠定理解力與表達力的基礎,在小學教學中舉足輕重,無論理或文,正確理解與掌握中心信息都是學好該課程的首要任務,而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又占據重要地位,花費課時多,耗費精力大,其效果也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也就將起到點石成金之效。
閱讀教學,其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些能力都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客觀地說,沒有任何一個課程的教學是完全依賴于課堂上老師的指導的。由于課堂時間的有限,課文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個體能力與環境的多元化,要實現橫縱兼顧,因材施教對于教師來說并不太可能。因此,課堂上的教學相當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于課外的準備和鞏固。當然,課內與課外的閱讀首先應該建立在不互相侵占時間等資源的前提下,這就需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教師在任務的安排上也就得按需要、主次和緩急來分配,不應一味地要求學生擴大閱讀量。其實往往一次享受式的閱讀更優于多次填鴨式的閱讀。課外閱讀與課堂閱讀是相互服務,互相滲透的,在課堂上剖析掌握一定閱讀技巧,課外閱讀才能有更多更深的心得;而課外閱讀所拓寬的知識面又能使課堂閱讀的思考更為全面,兩者相輔相承,考驗提高個人的閱讀水平。
一、興趣的鼓勵與培養
興趣,自始至終都被教師強調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好奇心人人與生俱來,然而興趣的萌芽與形成是需要鼓勵與扶植的。孩子心靈單純直率,面對各種各樣的圖書會失去自主判斷力。因此,在孩童時期就對其灌輸正確的書籍選擇知識至關重要。少年兒童時尚文學當然是一個好選擇,而經典名著的閱讀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段必須經過的生命歷程,從小接觸它們當然并不會教會孩子學會語文,但它們同樣能激發孩子對正義與美善的領悟。課堂上,創造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圍同樣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和愉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和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利用身邊可以利用到的多媒體,講故事引出懸念,引用名家名言均是激活課堂的好方法。
二、相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沒有充分的準備,一堂閱讀課必定會進行得十分艱難且枯燥乏味,不僅是學生,連老師也會失去耐心,課前的預習以往都是老師布置下問題讓學生們自己看書思考。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己自覺地反復閱讀課文,根據自己的想法,從結構到內容,甚至是字詞的用法提出問題,并自己又盡可能地不參照參考書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這當然需要耗費精力與時間,但卻能大大地提升課堂效率。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被自己解決,這本身就潛在著一種自我能力的肯定與滿足(當然不是自滿),對學生的學習是極具鼓動性的。問題當中必然有幼稚、抑或難以解答的。教師都應當予以肯定與鼓勵,再加以客觀的點播。這些對師生關系的發展和學生自主學生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好處。
三、多方向性“欣賞”與“享受”式鞏固。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也就說明了人記憶力的缺陷。其實并不是所有的閱讀方法都可以用文字記載,這其中更重要地在于體會與領悟。課堂上適時的點播也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學生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當然,課后的鞏固著重的是所學課文的感情與主旨還有思考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所謂的標準答案,在熟與理解所學課文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聽磁帶范讀,聽同學讀配樂朗誦甚至是話劇表演等進行享受閱讀。閱讀的目的在于更深刻而自然地順著文章感情主旨理解課文,閱讀不僅僅在于讀與寫,而更在于品味與表達。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具有豐富情感適合朗誦的,當面對一些說理解性強的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該課的知識進行辯論、出海報或是知識競賽,這其中必然會涉及到課外閱讀的知識。課外閱讀所欣賞到的優美片段也可以在交流會上分享與朗誦。這些句段的掌握對于學生寫作文亦很幫助。
總之,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奮斗的目標,然而絕對地讓學生掌握主動權是很難實現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而聰穎的,他們都有自己喜愛和擅長的學習方法,而課堂也必須有最基本的秩序來維持。但我相信,只要教師順承語文教學的規律,努力培養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課堂上短暫的時間,無論課內課外,他們的收獲都是讓人欣慰的。
參考文獻:
[1]劉克祎.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z2):119-120.
[2]趙桃蘭.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幾點思考和體會[J]. 未來英才, 2016(6):245-245.
[3]江瑞相.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探究及反思[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07(5):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