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青
摘要:小說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占比重很大。小說作為初中生初步接觸并系統學習的一種題材,所以小說閱讀教學也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國傳統的小說閱讀教學主要從小說三個基本的要素:情節、環境、人物入手,并進一步展開分析。這種按部就班的做法很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對小說文本感興趣,但對小說的閱讀教學卻并不感興趣。這樣以來,學生獨立自主地閱讀、欣賞和理解小說的能力逐步下降。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景導入教學;小說閱讀現狀研究
引言:
小說作為初中生初步接觸并系統學習的題材。對于教師來說,引領學生通過走入小說中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體驗活潑有趣的故事情節、進入小說締造的環境,把握小說主題是十分重要的。既能激發學生對學習小說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掌握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培養其自主欣賞并理解小說的能力,需要一線教師做些什么呢?目前來看,情境教學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劑良方。
因此,本課題積極探索將情境教學理論與初中小說閱讀教學相結合,著重研究在初中小說閱讀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的現狀、出現的問題及具體的實施過程等,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一種可靠的方法。
一、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在摘要中講到,學生對小說這種文體非常熱衷,但對小說閱讀教學及教學方法卻并不喜歡。這就好比我們帶領學生欣賞北京的鳥巢,本來學生己經領略到它的外在魅力,但教師非要把這個建筑肢解成各種建筑結構、建筑特色和各種建筑裝飾品讓學生品位。這樣不僅破壞了建筑本身固有的美感,更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這種欣賞變得索然無味。情境教學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有一段時間。目前在文體上包括說明文等不同的體裁,在學習段上囊括了小學教程以及其他學習段的教程。但唯獨缺少對小說閱讀實施情境教學的理論論述、具體實施過程、情境創設方法及實施效果的探索。
思其原因,目前大多數的一線語文教師忽視了小說語言文字的內涵及語言文字創造的廣闊意境,忽視了小說本身的價值,而僅僅是在完成考試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對小說的寫作技巧、細微末節剖析地太深,一堂課下來把一篇完整的小說分解得支離破碎,導致了學生對課堂學習小說的興趣不大、疲于應付,而正是這種現象降低了初中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建立閱讀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針對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方法不正確所帶來的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在這里提出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情景導入——小說情景閱讀教學的開端
1.音樂導入
音樂作為一門最能打動人心的藝術,在小說閱讀導入環節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沉浸在美妙絕倫的樂曲中,還會將學生的情感帶入,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與小說作者的共鳴打下堅實的基礎。譬如:吳春峰教師在組織《驛路梨花》這一課教學的時候,就采用了在上課之初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梨花頌》一歌,引導學生置身于美妙舒緩的樂曲之中,進一步產生對該篇文章的種種猜想,充滿詩情畫意的情境自然而然就生成了,為小說教學打下了情感基調。
2.背景導入
一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對于初中生等讀者能否讀懂文章尤為重要。在了解了寫作背景之后,有利于讀者理解文章的內涵、領略文章的內在構造。
鄒垚娟老師在講述《一滴水經過麗江》這門課時,就利用了背景導入的方法:麗江是旅游勝地,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麗江居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區,隸屬青藏高原南端,境內地形地貌多樣。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作家阿來,去暢游麗江,領略麗江不同尋常的美。寫作背景:2012年8月,阿來到麗江作關于藏文化邊緣區的一些相關調查。當地政府知道阿來到了麗江,邀阿來寫一篇適合小學生讀的關于麗江的文字。于是阿來先生寫了這篇文章。也是對麗江之行的一個紀念。
(二)情景鋪墊——小說情景閱讀的發展
1.引入背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明確指出:初中生在開展文學作品閱讀活動的時候,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在引導學生閱讀小說的時候,教師需要從背景入手,使學生站在小說的背景環境中,站在作者的位置設身處地地感知小說內容,這樣才能理解文本。
2.對比感受
初中生現在正值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階段,但是這個階段中形象思維仍占主導,他們思考問題比較單一,不夠全面。小說的高潮一般是多種矛盾激化的結果,而初中生對小說中的各種矛盾關注不夠,這限制了他們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建立對比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時間、地點、人物出發,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發現人物的情感變化,發現情節自身的矛盾,以此加深學生對小說內容的印象。
3.角色體驗
小說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小說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由作者“化身”而來的,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以表演的形式將故事呈現出來。如此文字可以轉變為生動的畫面,在表演的烘托下,學生自然而然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并在表演中將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呈現給大家。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利用音樂、故事等建立導入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小說背景、對比等鋪墊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文本、設身處地感悟文本。
參考文獻:
[1]張春影.關于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思考[J].小學語文教學.2015(32).
[2]溫瑞芳.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
[3]王建華.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9(20).
[4]辛緯國.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