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PE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過程中綜合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6月在我院行PENA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76例,隨機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給予干預組系統的綜合護理措施,對照組采用常規臨床護理,采用ADL生活能力評分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比較,通過滿意度調查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結果:手術前干預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經過綜合護理干預2月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干預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E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從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給予全面的指導,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術后生活能力,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促進了護患關系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股骨粗隆間骨折;護理效果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好發于老年群體的一種疾病,由于老年人身體狀況的特殊性導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生率持續較高[1]。為提高患者術后恢復能力,促進疾病康復是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和并發癥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至6月在我院進行PFNA治療的76例患者,采用臨床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綜合性護理措施對于患者術后的臨床效果以及肢體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術后2月生活能力較對照組恢復顯著,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現具體匯報如下。
1. 一般情況與方法
1.1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
選取自2018年1月至6月在我院行PENA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76例,采用隨機數法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8人。干預組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齡49-77歲,平均年齡(63.4±4.7)歲;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4.6±4.1)歲,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案。干預組患者采用系統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心理護理、運動功能護理、中醫結合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干預等手段。術后持續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2個月。具體干預內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要求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進入病房時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積極準確的向主治醫生進行反饋,由醫生根據患者個性化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護理人員同時制定出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案。護理人員要定期觀察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前的心理狀態,推測患者的心理活動,如出現焦躁、抵觸等消極情緒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保障患者在進行康復治療時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態,保證康復訓練的效果。
1.2.2 運動功能護理
運動功能訓練是患者術后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術后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早期應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訓練前教育,幫助患者在訓練開始時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應達到訓練過程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訓練的肌肉,雙目半休息狀態,配合有節律的深呼吸,從頭部、手臂部到腿部逐漸放松肌肉,最終達到全身放松的最佳狀態。訓練早期應由護理人員輔助患者進行肌肉伸縮訓練,幫助患者逐漸恢復肌肉自主活力。中期在持續進行肌肉伸縮訓練的同時,增加訓練強度。后期患者的肌肉能力逐漸恢復,自主運動基本可以完成,應適當增加負重訓練。
1.2.3 中醫結合護理
中醫作為西醫用藥和治療手段的補充措施,根據中醫治療以內調為主的治療原則,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在術后早期應采用以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的藥物,因為患者早期疾病主要呈現傷筋斷骨、患處疼痛以及氣阻淤血的特點。以中醫調理之道指導日常的合理飲食,早期可服用瘦肉黑木耳粥等。在治療中期,則以促進骨骼和肌腱的再生,補血補氣,提升患者身體狀態為主,可周期性的服用當歸烏雞湯、枸杞豬腳湯等。在治療后期,飲食的主要宗旨為強化骨骼肌肉的力量,持續的補腎補肝,進一步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提升,可食用豬筋花生湯等。
1.2.4 健康教育干預
患者術后由于患處的疼痛,通常情況下依從性較差,尤其是在進行運動功能康復的過程中,嚴重影響術后的機體恢復。要求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既定的治療過程,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著重強調運動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幫助患者排除心中的抵觸、焦慮情緒,同時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認識,協助護理開展相關工作。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口頭宣傳、張貼宣傳畫、成功案例交流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
1.2.5 評價指標和統計方法
采用ADL生活能力評分評價患者恢復情況并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比較,通過滿意度調查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并采用X2檢驗進行比較分析。應用SPSS 21.0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比較
手術前干預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69.45±11.78分,與對照組的72.47±11.36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綜合護理干預2月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90.34±8.43分高于對照組的84.13±12.94分,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1. 討論
近些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不斷提高,老年人群身體狀況較年輕人群更容易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病等,發病后容易引起治療時間延長、康復進程較慢、并發癥較多的情況,臨床死亡率達到50%以上[2]。由于患者長期臥床,所以并發多以下肢靜脈栓塞、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為常見。所以股骨粗隆間骨折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損傷性疾病。
本研究采用綜合性的護理措施,旨在通過循序漸進的運動康復訓練,盡快的增加患者的活動量,減少臥床時間,促進患者新陳代謝,提升機體恢復。但是患者由于患處的疼痛癥狀,常常對運動訓練存在抵觸情緒,所以在患者術后前期要求護理積極的開展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一方面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病情的嚴重程度、并發癥和注意事項,提高患方對疾病的重視程度[3]。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對運動康復的認識。在心理護理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了解患者心理負擔的來源,及時全面的制定心理護理方案,為之后運動康復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整個恢復過程中,采用中醫食療的方法,在康復治療的不同階段給予患者不同的營養補充,前期的活血化瘀,中期的促進骨骼愈合以及后期的提升機體力量,分階段分層次的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可在康復過程中有效為患者機體提供必要的營養,促進患者機體康復[4]。
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心理護理、運動功能護理、中醫結合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干預等手段,以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為前提,以運動訓練為主體,以中醫食療為補充,整個護理干預方案在保證運動訓練可以有效開展的前提下,分階段的協助營養補充,幫助患者有序、有效的改善術后運動功能,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同時也促進了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值得推廣采用。
參考文獻:
[1] 張以秀. 對行PFNA內固定術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討[J]. 當代醫藥論叢. 2017,15(14):172-173.
[2] 王水飛,王芳. 綜合護理干預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20(33):4208-4210.
[3] 錢偉清,董芳輝,周玲. 綜合性復溫措施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病人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骨科. 2017,8(5):399-402.
[4] 曾麗芬,樊文娜,符瓊月. 基于量化評估策略下綜合護理干預對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6,14(23):2433-2435.
作者簡介:馬繼燕,女 主管護師,山西省祁縣 本科,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一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