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慢思 張銳波

摘 要:在農業生產中,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防治病蟲害,種養植戶經常向農作物或養殖物中投放一定量的農藥或者獸藥。如果農藥和獸藥的使用劑量合理是不會對動植物本身造成傷害的,然而大多數種養殖戶使用農獸藥時不夠標準,或是使用了禁止隨便濫用的農獸藥等,這些都是食品中農獸藥含量超標的原因之一,進而導致食物出現安全隱患。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及研究食物中農獸藥殘留的檢測技術,以期提高食物的安全性。
關鍵詞:農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儀器分析;免疫分析;生物傳感器
農獸藥是農牧產品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物品,其也是高效提高農牧產品產量的產品,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種養殖戶不能夠合理、準確地使用農獸藥,所以經常會出現食物中農獸藥含量超標的現象,進一步導致食品安全隱患現象的出現,并快速演變為業內討論的主要問題。
1 對食品中殘留的農獸藥進行技術前處理
在進行食物中農獸藥殘留檢測時,多數用到的樣品具有成分繁雜、品種眾多、需要被檢測的物質含量低等一系列特點。在檢測前,對所取樣品進行技術前處理才能更精確地檢測出樣品中農獸藥的含量。現今,樣品技術前處理大致包括凝膠滲透色譜、QuEChER等幾種,用時短、操作容易、更為精確、溶劑劑量消耗少等是這類型技術的共同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樣品的前處理技術也在與時俱進,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例如納米材料就是一種較為新興且有效的材料,使用納米材料比以往傳統的方法更為容易、簡捷,并且對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1]。
2 食品中農獸藥的殘留技術檢測
2.1 儀器分析法
儀器分析法(圖1)是指在檢測食物中的農獸藥殘留時使用質譜儀、色譜儀等十分精密、準確的分析儀器,使用這類型儀器進行檢測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精確。例如:在使用質譜儀檢測食物時,能夠將其中的各種質荷提取出來并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精確地檢測樣品中殘留的農獸藥種類與含量;利用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則可以更加靈敏地檢測農獸藥殘留,這類型檢測技術是我國較為常用的檢測技術。
2.2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就是利用生物間抗體與抗原互逆的原理檢測食物中的農獸藥,而且它們會發生一種能夠讓檢測人員準確且有效率地選出殘留在食物中農獸藥的特殊反應。此方法能夠準確、高效、靈敏地進行檢測。現實生活中,農獸藥的藥物分子體積均小,不足以具備免疫原,所以它們通常是和其他較為大型的個體進行結合再轉變為人工合成的抗原。此方法就是利用上述特點,再使抗體與樣品中所含的待檢測物發生免疫反應,進而達到檢測殘留物的目的。
2.3 傳感器及芯片技術
將抗體、酶、適配體等活性物質通過某些手段固定在換能器表面,然后這些活性物質與待檢測物發生特定的反應后放出一些不可識別的信號,再將這些不可識別信號轉換成可識別信號,進而實現對農獸藥殘留的檢測就是生物傳感器技術。近一階段,傳感器技術已經大量應用于食物農獸藥的殘留檢測中,可以說這項技術的前景是非常可觀的。微流控芯片技術是一種可以同時制備檢測樣品、檢測反應以及檢測分析的技術[2],它是農獸藥殘留檢測的微全分析系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項技術花費的成本很低,但是卻十分高效、精確,利用這項技術能夠向實現食品安全檢測便捷化再邁進一步。
3 結語
作為目前主流的農獸藥殘留分析方法,儀器分析、免疫分析、傳感器及芯片分析在近幾年來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進步,也為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平臺。但各種分析方法仍然存在技術缺點和不足,仍然需要廣大科研工作人員的繼續努力。食品中農獸藥殘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分析科學。由于食品樣品的復雜性和檢測的特殊要求,農獸藥殘留分析檢測面臨巨大的挑戰。尤其體現在檢測通量、便捷化程度、靈敏度等方面如何滿足現代高效、快速的生活節奏的要求上。此外,建立健全相關食品安全問題的監測體系,規范生產企業合理使用農藥和獸藥,從源頭上杜絕食品中農獸藥殘留,對提高農牧產品的質量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倪建秀,陳濤,陳桂芳. QuEChERS方法在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進展[J].現代農藥,2016,15(5):5-8.
[2]錫建中,宋嬌,王庚南,等.農獸藥殘留檢測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53-55.
作者簡介:陳慢思(1993—),女,廣東湛江人,本科,有機組主管。研究方向:食品中獸殘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