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紅
進入科技快速迭代升級和經濟全球化的21世紀,財經素養教育作為財富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人生教育的有機融合體,順應時代潮流,走進教育人視野。它不僅關注財經常識的普及、資源管理思維的培養,更注重健康人格與素養的形成以及財富價值觀的塑造,因此成為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新熱點。
作為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探索的先行者,廣東一批財經素養教育課題學校以學校和課堂為主陣地,通過學科教學、德育活動、綜合實踐、學生社團、校本課程等渠道,積極探索在中小學校常態化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的有效方法,正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廣東經驗。
在學科教學中自然融入財經素養教育
我國中小學學科中雖然一直都有大量與財經素養相關的課程內容,但財經素養教育在學科教學中基本處于“點綴”地位,甚少引起學科教師的認真思考。事實上,中小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課程中豐富的財經教育資源,拓展學科教學的廣度和深度,這不僅不會擠占學科教學時間,反而能提升學科教學品味、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例如,高中生往往覺得經濟生活近而政治生活遠,《政治生活》難教、教學效果不理想是很多政治老師的直接感受。廣東實驗中學古景春老師抓住時事熱點,從解讀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入手,選取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經濟指標GDP作為財經素養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將GDP總量、GDP增長率作為評估指標,從財經角度解讀政治熱點,引導學生在全球視野中直觀感知、觀察我國的改革開放,真切感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來之不易,并深刻認識到國家政治與經濟建設的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在德育主題活動中滲透財經素養教育
中小學校每學年均會有目的、有計劃地系統設計德育主題活動,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民主法制、理想信念、勞動紀律、心理健康等系列教育。德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學校、家庭和社區,了解社會、國情和職業,注重實踐參與、真實體驗、文明養成,這些既是財經素養教育的良好資源,也是財經素養教育的道德目標。
例如,中小學校一般都會組織愛心義賣、商品交易會、美食節、科技節等類似的經濟活動,如果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其中蘊含的基本經濟規律,活動質量將顯著提升。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在年度模擬商品交易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由學生自行組成創業團隊報名參加“黃金攤位”的眾籌活動,通過展示攤位經營方案來吸引眾籌團的募股集資,競爭黃金攤位。這些具有真實度和難度的模擬活動促使學生將貨幣流通、商品交換、成本核算、利潤分紅等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從而真正懂得尊重市場、尊重比賽、尊重觀眾的道理。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機整合財經素養教育
中小學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積極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以密切學生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聯系,有效培育學生的問題解決、探究質疑、合作交流等綜合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般包含社會服務、社會調查、職業體驗/生涯規劃、研學旅行等若干主線。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直面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運用調查、對比、取舍、評價等多種技能做出規劃和選擇,這是從事每種綜合實踐活動都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例如,廣州中學把財經素養教育與生涯規劃教育自然融合作為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探索的重點方向,其中采用模擬拍賣形式組織的生涯規劃教育專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該節專題課上,教師設計“友情、親情、美貌、愛心、誠信、金錢、快樂、健康、智慧、一門手藝、讀名牌大學、自己的公司”這12個寶貴的人生財富作為模擬拍賣會的拍品,組織學生依循五個競拍規則競拍自己所愛,從中體會在資源有限、機會有限、成本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合理選擇。然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選擇與決策、目標與行動、財富與人生之間的辯證關系,理解財富有多種表現形式,幸福人生也有多種豐富內涵,重要的是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學會規劃人生,承擔應有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這不僅達成生涯規劃教育的預設目標,也很好地體現了財經素養教育的價值引領作用。
在學生社團活動中彰顯財經素養教育
學生社團種類繁多,如文藝社、棋藝社、影視評論社、攝影社、合唱團、舞蹈隊、籃球隊、足球隊、話劇社、信息社、金融社等,每個社團的籌備、組建、經營、發展都離不開基本經濟規律。特別是其中的經濟社與金融社,為財經類潛在愛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和發展平臺。
比如,廣州市執信中學的金融社成立于2008年,秉承“鑄造領袖,商而為贏”理念,通過情景模擬、現場觀摩等方式,開展了公益拍賣會、金融沙龍、企業走訪參觀、模擬IPO等特色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經濟制度與體制、政府收入與支出、個人收入與消費、個人投資與信貸、財富與人生,鼓勵學生運用博弈論、要素分析法、指標對比分析法等方法獲取金融分析、金融模型、風險管理、企業戰略等領域的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財能力與觀念、團隊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在校本課程建設中拓展財經素養教育
校本課程是當今時代賦予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以改進學校實踐、彰顯學校特色為指向,從學生需求、學?;A、所處社區經濟與文化水平出發,由學校校長與教師共同研發和實施。研發財經素養教育的校本課程,或者選用現有財經素養教育類教材開設校本選修課程,對生活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處于無孔不入的各種金融產品、金融服務、金融誘惑、金融陷阱中的中小學生而言,不僅需要,而且必要。
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牽頭組織編寫了覆蓋幼兒園、中小學、大學各個學段學生的《財經素養教育讀本》,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編寫發行了《金融知識伴我成長》,這些都可供學校參考。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自主研發校本課程。例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一直致力于將財經素養教育與校本選修課程融合,借力校友與專家,聯合開設“金融趣聞與奧妙”“微觀經濟學”“投資理財”“學生公司”等若干種選修課,深受學生歡迎。
財經素養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不僅需要中小學校自主開展積極探索,更需要從國家層面整體謀劃。財經素養教育的實踐主體一定是學校教師,只有立足于學校自身力量,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探索才能走得穩、走得長久。目前,財經素養教育沒有作為單獨體系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也沒有專門教學課時和專職教師,因此,只有在現有學科課程、德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教育教學工作中自然融合滲透,才具有操作性和落地性,才可能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