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斌
山東省汶上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所在縣唯一的公辦職業學校,學生來源復雜,學校一度呈現出“老師生氣埋怨,學生厭煩厭倦,學校家庭兩頭愁”的狀況。鑒于此,學校以“立德樹人,服務發展”為宗旨,以“辦特色學校,育特色人才”為目標,堅持“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按照“適合的才是好的,有特色的才是優秀的”的思路,因材施教,充分尊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著力課程與課堂建設。目前,我國正逐步推進各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著力構建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統領的中小學課程體系,各地紛紛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實踐研究。對此,我校做了如下努力——
第一,以省規范化學校建設為抓手,全方位進行專業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力爭實現“五個對接”: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第二,通過校企合作,組織企業、行業專家和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在適合每個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整合全校優質教育資源,結合我校分層教學模式,分別開發面向升學和就業的校本課程。同時,結合互聯網發展的態勢,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資源建設,打造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環境與平臺,實現課堂教學的數字化。
第三,積極拓寬學習載體、豐富課堂內容、創新學習形式,使課堂在多樣化、常態化、廣泛化的活動中彰顯職教特色。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內容”的原則,以第二課堂為載體,探索中職生素質教育新模式,力爭做到天天有運動課、生活課、勞動課,周周有升旗課、禮儀課、職業素養課,月月有活動,人人都參與。
構建學習成長共同體。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流,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
職業學校的教學有其特殊性,一味地按照教材來講、對學生進行灌輸是行不通的。結合學校實際,借鑒德國職業教育六步教學法,我們積極推進自主教育模式,制定了適合本校的六步教學法,即信息、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報告(應用),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講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和企業建立關系,學習如何與顧客打交道、如何與同事打交道、如何融入團隊,并逐漸開始學習技術,以此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工匠精神,真正做到把課堂留給學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學習交流,把職業教育辦學理論與我校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探索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徑,全面提升學校的綜合競爭力,努力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