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湘湘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經鼻空腸腸內營養支持應用在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治療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中盲選60例納入本次研究之中,常規組30例接受經胃鼻管管飼治療,治療組30例患者接受經鼻空腸腸內營養管鼻飼治療,對常規組和治療組患者呼吸指標、營養指標、GCS評分、APACHE II評分以及并發癥展開分析和對比。結果:治療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ALB、VE、P(O2)/Fi(O2)、Hb、血BUN、APACHE II評分、GCS評分、器械通氣時間、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與常規組之間存有明顯差異,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的患者接受經鼻空腸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可降低反流率、誤吸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數,值得推廣。
關鍵詞:顱腦外傷;腸內營養;ICU機械通氣;經鼻空場
在臨床之中急性顱腦損傷為常見的急性損傷,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患者、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1]。本文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中盲選60例納入本次研究之中,分析經鼻空腸腸內營養支持應用在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治療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研究如下文詳述:
1.研究資料
1.1患者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的中盲選60例作為納入本次研究之中,按照患者在本院治療的時間順序納入分組之中。常規組男與女之比為19:11,平均年齡為(45.18±5.51)歲,車禍傷共23例,3例患者為暴力打擊傷,2例為高處墜落傷,摔傷2例。治療組男與女之比為17:13,平均年齡為(47.29±5.82)歲,車禍傷共21例,5例患者為暴力打擊傷,1例為高處墜落傷,摔傷3例。本次研究之中治療組和常規組進行資料展開分析,結果在分析和對比之中并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
1.2方法
60例患者在進入ICU之后均接受了脫水降顱壓+抑酸+促胃腸動力+抗感染等治療。機械通氣:在確保患者p(CO2)保持在32mmHg-35mmHg之間,必要的時候需要加用PEEP治療,將患者的床頭抬高至40°左右,每日接受脫機試驗。在脫機的時候需要保障患者的自主呼吸頻率每分鐘保持在12-20次,吸氧濃度低于35%,患者的氣道有少量的分泌物且患者容易咳出,PPEP小于5cmH2O,指末氧飽和度需超過90%,p(CO2)始終超過60mmHg,經過CT、胸片檢查其炎癥小時,并且原感染灶吸收。常規組30例接受經胃鼻管管飼治療,治療組30例患者接受經鼻空腸腸內營養管鼻飼治療,在患者入院或者手術治療結束的兩天之內營養場內營養泵,把腸內營養劑在20小時之內進行勻速滴注,輸液增溫器熱度需要保持在38攝氏度-40攝氏度之間。初始滴注速度每小時保持在20-40毫升,速度增減按照患者個人的耐受狀況進行調整,在2天之后每天達到1500毫升。加強胃腸殘留量的監測,如果出現反流則需要給予胃腸減壓,喂養量取決胃內容物,如果出現能量不足需要給予全腸外營養補充。
1.3指標觀察
對常規組和治療組患者呼吸指標、營養指標、GCS評分、APACHE II評分以及并發癥展開分析和對比。
1.4統計學研究
該次研究經過實驗所獲取的數據主要是應用PPSS22.0軟件對數據展開統計,計數資料多是經過(n%)進行數據表述,計量資料多是經(x±s)對結果展開相應的表述,檢驗水準多是應用P<0.05對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若符合P小于0.05,本次的研究結果具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呼吸指標、營養指標分析
治療之后,治療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ALB、VE、P(O2)/Fi(O2)以及明顯高于常規組,治療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血BUN明顯低于常規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詳細見表1:
2.2兩組指標對比分析
治療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APACHE II評分、GCS評、器械通氣時間、住院天數和常規組對比存有差異,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詳細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的對比分析
治療組患者之中應激性潰瘍、誤吸、反流各1例,腹瀉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常規組應激性潰瘍共2例,4例腹瀉,誤吸共3例,6例患者反流,并發癥發生率為50.0%;治療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
3.討論
在臨床之中,會因顱腦損傷致使代謝功能加快,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若不采取積極的干預政策,會致使患者的病情加重[2]。患者受到重度損傷之后會出現應激性反應,會加強患者代謝的分解,器免疫功能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因此機械通氣變得尤為重要[3]。患者在治療的早期給予器營養支持,可有利促醒和支持患者各臟器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在臨床之中進腸內營養支持主要包括有鼻腸管、鼻胃管途徑給藥,因為鼻胃管管飼置管十分方便,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之中。顱腦損傷給予器械通氣,經鼻胃管管飼十分容易出現吸入性肺炎、反流以及誤吸等并發癥,無法保障患者可以得到充足應用,因此在發病早期并不適合應用。因此經過鼻腸管給藥,腸內營養其優勢更為明顯[4-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ALB、VE、P(O2)/Fi(O2)、Hb、血BUN、APACHE II評分、GCS評分、器械通氣時間、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與常規組之間存有明顯差異,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
概而言之,急性顱腦外傷ICU機械通氣的患者接受經鼻空腸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可有助于患者改善其營養指標,降低反流率、誤吸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數,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莉,趙衛川,崔乃強.經鼻胃鏡放置三腔喂養管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8,24(04):425-428.
[2]白冰心.經鼻-空腸腸內營養支持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4):22-23.
[3]程黎民,呂瑩瑩.不同腸內營養方式對老年危重癥患者營養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09):2171-2173.
[4]王丹.腸內泵營養聯合中醫早期護理預防腦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08):142-144.
[5]王衛麗.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經鼻腸營養管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0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