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疆
摘要:人人皆知,紀錄片是根據我們的實際生活拍攝出來的,因此,紀錄片的內容都是我們身邊的真人真事,“紀錄”通常只用于名詞,指在一定時期或者范圍內記載下來高的成績,打破紀錄、創造紀錄。當然,“紀錄”也有用于動詞的時候,主要是指將我們聽到的話或者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借此,文章對重慶萬州區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創作中關于細節的幾點思考進行了探究分析,以期可以為同行們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紀錄片;創作;思考
研究證明,觀眾在觀看紀錄片過程中,很大程度上會被紀錄片中的一些感人的細節所打動。換言之,細節在紀錄片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沒有細節就會破壞紀錄片的完美性。此外,編導在創作紀錄片中,應該時刻謹記紀錄片應該將生活中的細節真實的呈現到觀眾的眼前,在此之上用貼合觀眾實際生活的案例去講解,從而將紀錄片中的細節表達出來。下面根據本人在工作實踐中對紀錄片細節的幾點認識和思考。
一、紀錄片創作細節取舍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細節往往可以打敗一切人和事,因此,編導在紀錄片創作中,應重視片子的細節,詳細來說,紀錄片主要是指紀錄片中的人物性格以及事件的發展順序,是一種非虛構的,看得見、聽得見的一種傳播形式。此外,紀錄片是可以沒有情節內容的,但是不能沒有細節,因為編導發現和挖掘紀錄片中的細節決定著這部片子的成敗。因此,細節對紀錄片的成功與否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細節和情節有著很大的區別,情節是紀錄片中的整個鏈條,我們通常會借助情節將故事的精彩部分引出來。然而,細節主要是我們在紀錄片創作中用來凸顯主題的,因此,我們在紀錄片創作中是否保留拍攝的全部細節,保留多少,在整個紀錄片中至關重要。
二、紀錄片創作中關于細節的幾點思考策略
(一)紀錄片的細節和人物
眾所周知,人生的路程很遠,不好的事情總會伴隨在我們的身邊,因此,我們在紀錄片創造中,應注重將生活中的生動鮮活、正能量的人物作為我們紀錄片創作的主旨。因為,正能量、積極向上的人物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牢記于心。在紀錄片拍攝中,我們會發現紀錄片前期的拍攝和后期編導的制作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說,每一個紀錄片的創作,都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細心,耐心的關注片子中的細節,除了需要我們將人物的情感變化歷程和復雜的心理活動外化以外,還需要我們能將生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事情傳播給所有的觀眾,只有這樣的紀錄片,觀眾才可以借此將生活中真實可見的生活細節洞察明了,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促使我們達到可以強化紀錄片中各個人物的真實感和可信感,揭示人物的命運特征,進而達到塑造一個鮮活人物形象的目的。
(二)紀錄片的題材應本土化
魯迅在“致陳煙橋”中說:文化的藝術是有這地方的色彩的,很容易讓這種多姿多彩成為世界。這句話一直被升華到今天,成為了一句至理名言。當然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區縣在紀錄片的創作中。具體而言,區縣廣播電視臺由于自身所處因素,和一些國家臺、省級臺相比,在制作上成本以及視野的不足。但是,區縣紀錄片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將自己本土上的一些優勢與紀錄片相融合,探索出一條不一樣的題材。以重慶市萬州區廣播電視臺為例,該電視臺在紀錄片創造中就可以將自己本土的一些文化與之融合,如,我們都知道,重慶萬州區武陵鎮在2016年10月份入選中國第一特色小鎮,因此,我們在紀錄片創作中,就可以抓住本土的特色,借此為我們在紀錄片創作中的細節加分。
(三)紀錄片內容應故事化
在拍攝多部紀錄片后,編導們會發現創作紀錄片和做事、做情懷、做擔當是一樣的。主要是因為現如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更新速度頻繁,因此,我們要想在快時代信息下,讓我們的紀錄片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在創作中,就應該注重將紀錄片中的人文情懷以揭示給觀眾,在此基礎上將我們的紀錄片創作水準和功底發揮的空前絕后。此外,我們還應時刻牢記紀錄片創作中的鏡頭應該是時刻圍著人物而轉的,換句話說,紀錄片的人物故事化、情節戲劇化都離不開人物。
(四)紀錄片包裝應精美
紀錄片真實是編導們在創作中的職業操守,但是在不違背職業操守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借助一些三維建模,影視資料等高科技手段將紀錄片事實真相呈現到觀眾的眼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一部紀錄片在外拍攝需要很久的時間才可以將其完成,在完成后,還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將影視的資料以及照片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可以創作出新的紀錄片。
總而言之,電視是門遺憾的藝術,因此,我們在紀錄片生產過程中,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不讓其留下遺憾,在此前提下,我們還應不斷摸索,多多總結,用自己的腳力、筆力、腦力濃縮歷史、記錄時代,從而創作出不愧于觀眾和偉大時代的好作品。
參考文獻:
[1]王旭雷.論紀錄片創作的情感表達[J].中國報業,2018,09.
[2]吳若菡,張建國,李毅,張逸凡.淺析細節在紀錄片創作中的運用技巧[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