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喆
摘要:目的:調查研究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應用護理人員進行干預的護理,評估其療效。方法:將2017年3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治療并進行體外循環術的38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術后對患者采取有護理人員干預的專業優質的綜合護理,并觀察護理效果。結果: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體外循環術后,經過專業優質的術后護理后,有2例患者死亡,其余36例患者全部手術成功并順利出院,手術成功率高達94.7%,治療效果顯著。結論:先天性心臟病體循環術后采取專業優質的綜合護理措施,對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有著極其顯著的效果,減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字:體外循環術 綜合護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的不斷污染等現象,導致現在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現在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護理技術的不斷進步,先天性心臟病的治愈率逐年上升。先天性心臟病主要發生在剛出生的嬰幼兒中,由于血管異常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對于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采取的主要的治療手法就是體外循環術,而心臟體外循環術的手術難度大,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進行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專業優質的綜合護理,從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1研究資料
本次關于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護理的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是自2017年3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進行先天性體外循環術的38例患者。年齡在1-9歲,其中男童22例,女童16例。所有的患者均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并全部進行了體外循環術。
2術后護理
2.1常規護理
護理人員密切關注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的心臟、血壓進行檢測,時刻觀察患者各種監測器的數值變化,同時觀察患者的體溫狀態,隨時對患者的體溫進行記錄,防止患者出現高溫狀況。若體溫不斷升高,可對患者采取物理降溫,若持續不下,可遵照醫囑對患者使用藥物降溫。當患者出現任何不良現象時,要及時的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2.2全麻術后護理
進行體外循環術的心臟病患者,在進行手術時,要進行全身麻醉。在進行手術后,立即將患者送入監護室,密切關注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根據患者的情況,定時對患者進行心臟、血壓的測試,觀察患者的呼吸是否順暢,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若患者尚未清醒,要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并及時清理護理口腔,防止痰液或者嘔吐造成呼吸困難。
2.3循環系統護理
進行體外循環手術后,在72小時內,患者極易出現變化。因此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進行體外循環手術的患者是否出現心律失常的現象,進行動脈血壓的監測,及時,準確的測量患者的血壓并記錄,并根據血壓的變化進行對應的治療,進行CVP監測,從而了解患者的血容量、心功能的狀態,監測并記錄數據,直至患者病情平穩。
2.4呼吸系統的護理
進行體外循環術的患者在回到監測室時,首先,護理人員要及時檢查患者的氣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確,插管的松緊是否合適,并防止患者將插管拔出;其次,護理人員對患者使用呼吸機時,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呼吸機模式進行調試,促使患者達到血氣指標;再次,護理人員要確?;颊吆粑赖耐〞?,護理人員要及時幫助患者清理痰液,清理鼻腔,防止呼吸通暢;最后,由于患者長期使用呼吸機,進行強制吸痰,所以極易引起患者的肺部感染,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操作章程,減少肺部感染的幾率。
2.5泌尿系統的護理
進行體外循環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要對患者持續使用導尿管,并時刻注意尿液的顏色,尿液的量,并定期對患者的尿液進行檢測,并進行記錄對比,并根據患者的各種指標測試,決定是否對患者使用利尿劑。
2.6營養護理
進行體外循環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給與患者靜脈注射營養的同時,可在患者進行手術后48小時,可對患者進行鼻飼流食,,在患者無不良反應時,可持續少食多餐。在患者進行撤掉呼吸機時,可鼓勵患者逐漸進食正常食物,護理人員叮囑患者要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補充體內所需要的營養。從而促進傷口的快速愈合。
2.7心理護理
進行體外循環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疼痛,因此會導致患者出現焦躁的不良情緒,十分恐懼。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術后的狀態進行心理疏導,安撫患者的情緒,使患者消除不安情緒,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使患者能夠接受有效的治療。
3結果
經過對38例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護理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先天性心臟病進行體外循環術的患者,在經過手術后,護理人員給予專業優質的綜合護理,治療效果明顯,治愈成功并順利出院的36例,死亡2例,成功率高達94.7%。
4討論
本文通過對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的術后護理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體外循環術后,接受專業優質的綜合護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患者的術后的恢復情況,制約著體外循環術的成功率。護理人員進行對患者進行專業優質的護理,可以大大加快患者恢復健康的進程,減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5結束語
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時,體外循環術時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在手術后加強護理人員的優質的護理,并不斷完善護理措施的實施,能有效提升手術的治療效果,減少死亡率。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對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的護理工作,為心臟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黃潤,劉霞,徐敏;嬰幼兒體外循環心臟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上海護理[J];2015年03期.
[2]浦濤,肖韶玲;50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護理;護理研究[J];2007年24期.
[3]王蕾;低體重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護理體會;中國繼續醫學教育[J];2013年01期.
[4]張磊,李建.疼痛護理模式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25:3137-3138.
[5]朱秋萍.個體化健康教育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術后照顧者的效果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7,1204: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