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
摘要:傳統教學模式單一而固化,很少給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機會,就造成了他們思維水平難以提升、學科成績無法進步的弊端現狀。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師應該運用分層教學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并讓他們通過問題的自主研究,發現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同時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將來有機會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本文具體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情況,希望其他教師也能夠轉換一下引導思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分層教學法;運用研究;分析
引言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閱歷不甚豐富,在遇到復雜難題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自主探究不積極、數學信心不足等情況,脫離教師正向引導,他們很難走上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之路。如何改善弊端現狀,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呢?筆者建議,在實施分層教學指導的同時重新整合課程資源,結合小學生實際的認知情況進行教材內容的補充、教學步驟的簡化和引導方向的調整。下面是筆者對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提出的幾點不同看法。
一、科學合理分層學生
小學數學教師組織分層教學活動前,一定要了解一下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認知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強弱、興趣愛好的表現等等。在實踐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要知道,小學生的自主性、創造力、性格特點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想方設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對于和諧師生互動關系的形成來說也會產生積極影響。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學,是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走向更大成功的關鍵所在。比如,可以查閱學生檔案,并且通過平時觀察,綜合考慮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后,對他們進行層次劃分。再如,按照一定比例完成科學分層,優等生為A層,中等生為B層,后進生為C層。A層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強,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B層學生智力因素好,也具備了刻苦精神;C層學生成績并不穩定,但是內在潛能靜待挖掘。只有公正的劃分學生層次,才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保障,才能更好的減輕教師教學負擔,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解決問題體現分層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有助于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進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接近或達到同一目標。如在教四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時,筆者在創設情境出示例題后,讓后進學生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優等生通過作圖或分析條件理解題意;接著讓中等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寫出標題;最后再讓后進生結合標題說出列式過程。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愉快地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從而,產生“異曲同工”的教學效果。
三、健全設施有效分層
要確保科學性始終體現在小學數學分層教學中,并對教學設施、教學文具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一定要肯于投入,舍得投入,保證分層教學相關設施、設備、附件的齊全,進而在滿足小學數學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深入開發到學生的智慧潛能。如在教學“認識角”相關知識點時,就需要三角板、活動角、小棒等教學用具,而且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大量的相關文具才能完成教學,需要學生們去獨立操作,獨立“找角”和認識角,如果沒有充分的三角板、活動角、小棒等用具做保障,就無法完成相關的學習和分層教學。那么,在“認識角”中實施的分層教學,主要就是采取優秀帶動中等、帶動后進,老師巡回輔導加提問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記作:∠1,讀作:角1。在這次“認識角”的分層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結合生活實際,千萬不能偏離于生活,教學宗旨就是要讓學生們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更深一步則是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在此次分層教學中,要對學生們進行科學的分組,通過“找角、認角、擺角”等活動來完成分層教學和學習,除了要帶動學生們直觀認識角和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外,還要通過“比一比”活動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以及其他關于“角”的知識中的重要元素,教師要積極調動和發展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分層教學中實現對“角”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牢記,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角在是這期間所發揮的作用,是由健全、齊全的教學設施和附件決定的,是這些設施和附件確保了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四、激勵機制的常規化
評價是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它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由于學生個體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因此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過程及結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為使不同層次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歡愉,樹立自信心。我們嘗試對學生各方面進行分層評價,實踐中努力從以下這幾方面尋求突破:對于布置的作業,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了其相應的作業,便可以得到相應的肯定。如書寫工整的作業,在評定等級后,我會加一顆“★”;有進步的作業,在評定等級后加一個笑臉娃娃,一個蘋果,寫一兩句評語:“有進步,繼續加油噢!如果在做題的時候能更仔細些,好成績會來你交朋友的。看著你這么認真的作業,老師真高興!再看仔細些,是這個數嗎?……”我認為不能小看這一顆“★”、這一個笑臉娃娃或一兩句評語,它們雖然只需要花很短的一點時間,但是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認同、與鼓勵產生了成就感,他們會慢慢喜歡做作業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年教學實踐充分的證明了,分層次教學能真正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它獨有的作用,激發各個層次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增強后進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心。讓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尊重了各個層次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教學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