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泳欣
摘 要:VIE結構是指我國境內企業為了滿足境外融資的需要與境內外商準入的限制,通過外商獨資企業與國內經營實體之間簽署協議來達到控制和合并財務報表的目的,這種協議控制下的實體就是可變利益實體,即VIE實體。本文對VIE情況在我國企業中的利用情況進行了闡述,分析了VIE結構在我國互聯網企業中發揮的作用。根據近年來的政策變化,本文認為未來VIE結構拆除可能會成為潮流,并基于阿里巴巴對VIE的應用,對企業拆除VIE結構的原因及稅務風險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VIE結構;拆除VIE;阿里巴巴
2011年5月11日,雅虎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馬云未經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同意,私自將支付寶的所有權從阿里巴巴集團剝離,轉移到了一家由馬云控制的中國內資公司。這在國內外引發了人們協議控制的VIE脆弱結構和“契約精神”的討論。脆弱的VIE結構能否長久?本文基于阿里巴巴集團對企業VIE結構進行了分析。
一、上市企業搭建VIE結構概況
(一)VIE結構的定義及內涵
VIE的全稱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中文直譯為可變利益實體,在國內通常稱作協議控制,是指境外注冊的上市實體擁有中國境內經營實體的實際或潛在的經濟利益,但該企業本身對此經濟利益并無完全的控制權,而是通過兩者之間簽署一攬子協議的方式來達到控制和經營的目的。他的本質是利用協議來實現外國投資對境內不允許外資直接投資的經營資本的控制,同時又不受到國內監管機構的限制。這樣來解決引入外國資本與滿足國內投資限制沖突的問題
(二)搭建VIE結構的原因分析
發展中的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往往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巨大困難,在尋求海外融資時,由于我國對于境外的資本投入國內行業有明確的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列舉行業的企業不能吸引直接的外資投入,因此企業只能搭建VIE模式。
(三)搭建VIE結構的路徑
根據VIE結構的概念和作用,實際中的VIE模式一般由三個部分構成——境外上市主體、境內外資子公司或公司以及境內持牌公司。同時,從有益于企業的稅收及資本管制等方面來考量,開曼群島、BVI和中國香港地區往往都是構成VIE結構最常見和受歡迎的公司注冊點選擇。通過這一過程,企業既實現了海外融資的目的,也通過模糊的法律處理方式滿足了國家對特殊行業外資進入限制的要求。
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注冊于開曼群島,也是在美國上市的主體,其100%控制了注冊于香港及BVI的若干家公司,而這些公司又100%控制了境內淘寶、天貓等5家外商獨資企業。完全的內資企業則通過VIE協議受控于外商獨資企業。
二、基于阿里巴巴對企業利用及拆除VIE的分析
(一)阿里巴巴對其VIE結構的利用
在搭建完成VIE結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美股上市,以BABA作為股票代碼。市值狂漲。
同時,阿里巴巴對其VIE結構也在進行著持續的修改。
(二)對企業拆除VIE結構的分析
1、拆除原因分析
(1)法律風險。VIE并不是符合中國內地成文法系的產物。其被看做是企業與中國監管部門博弈導致的應對措施,雖然規避了監管的限制,但是,它沒有獲得法律許可和保護,其性質屬于在合法性與非法性之間的灰色地帶游走。這種身份為企業帶了強大的不確定性。同時,隨著監管部門對VIE結構企業監管的收緊,投資者難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審批機關可以以“符合法律規定,掩蓋非法用途”的特征而認定協議無效,否認VIE控制的存在。
(2)投資者的質疑。由于VIE結構的復雜性與目的性,投資者可能難以理解,并產生顧忌。特別是對于阿里巴巴來說,“支付寶事件”中馬云團隊對于支付寶股權的轉讓問題,讓投資者更加地質疑VIE的可靠性。
(3)海外環境風險。除了發生在阿里巴巴自身的“支付寶事件”,還有其他的“新東方事件”等,都反映了通過VIE結構在海外上市的企業面臨被做空、被退市的巨大風險。
(4)外國投資法的修訂。目前,我國正在持續推進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修改后很可能導致VIE結構下的企業不再擁有對某些領域的投資許可權,其也就不再擁有其存在的意義。
2、拆除VIE導致的稅務風險及其應對
在拆除VIE結構的過程中會涉及許多的股權轉讓及支付對價問題,稅務風險需要重點關注的。
(1)稅收成本增加。在VIE結構中,上市企業的主體通常位于國際避稅地開曼群島或英屬維爾金群島,一旦拆除VIE結構后,全部經濟往來回歸我國境內,企業極可能將會面臨較大的稅負上升。
為了避免稅負的急劇增加,企業應該聘請專業的團隊進行稅收籌劃,利用不同處理方式下不同的稅收政策,節省企業的稅收成本。
(2)特別納稅調整。拆除VIE后企業可能面臨利潤變化與稅負上升的問題。對于阿里巴巴來說,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與浙江阿里巴巴之間通過獨家技術服務來轉移利潤的情況,在拆除VIE后,很可能引起企業稅負的極大變化,因此帶來了被特別納稅調整的風險。
為了避免被特別納稅調整,企業應該盡早規劃應對拆除VIE可能帶來的問題的措施,保證有充足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稅負水平,將其保持在安全的水平內。同時,注意企業合理的信息披露,避免被稅務機關審查。
(3)稅收政策運用不當。由于拆除VIE結構的復雜性及企業和稅務機關對于同一事物的認識不同,常會導致適用稅收政策的爭議。而且這種爭議通常是不利于企業的,會導致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因此在實踐中,應盡量避免這種矛盾的出現。多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協商解決稅務爭議,盡量避免爭議的激化。
參考文獻
[1]梁俊嬌,宗貞.我國境外上市企業拆除可變利益實體(VIE)結構的稅收風險分析[J].商學研究,2018,25(03):27-33.
[2]韓冰,齊楚.VIE架構拆除過程中的稅務處理方法優化研究[J].中國物價,2018(10):45-47.
[3]趙嫻,黃薇.VIE構架的財務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36):101-102.
[4]段永慶,黃薇.VIE架構下稅務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09):178-179.
[5]吳銘.VIE結構的中概股回歸之路[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
[6]陶紫薇.VIE架構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4.
[7]王喆,林蔚然.VIE模式會影響企業估值嗎?——兼論“中概股回歸”后VIE企業信息披露監管[J].證券市場導報,2018(08):39-46.
[8]王振江.阿里巴巴在美成功上市案例研究——基于經濟后果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8(02):89-94.
[9]鄧奇志.VIE與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以阿里巴巴為例[J].中國商論,2017(1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