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飛
摘要:當代大學生已逐步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雖然其就業形勢嚴峻,但是在實踐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在大學生教育過程中,要將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結合,打造兩者的協同教育模式。對此進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而且還能夠促使大學教育質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國務院頒布的《有關深化高校雙創教育改革實施建議》為獨立學院開展雙創教育提供了正確方向。但怎樣轉變獨立學院現階段雙創教育現狀,提高雙創教育能力,開拓出符合我國發展形勢的道路,是當下獨立學院需要重點思考與解決的課題。積極借鑒思政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先進成果和經驗,從思政教育視域下重新審視獨立學院雙創教育,能夠有利于推動其雙創教育變革及發展。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首先,堅持創新創業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理論之一。馬克思主義強調不斷地運動和發展,而堅持運動和發展的動力就是矛盾和問題的意識,創新創業,就是在尋找和發現問題和矛盾的一個過程,只有找到了問題和矛盾,才會有發展,社會才會得到進步。其次,從國際背景上來看,重視對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教育,是應對國家經濟發展和交流的大勢所趨。隨著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人類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時代,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完成,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方便,地球正在變得越來越小。這樣的結果勢必會導致當今世界信息的更新速度的加快,甚至是日新月異,往往在前一年還流行的產品或者是潮流,到一年以后就無人問津了。所以要想保證發展,緊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國家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創新和創業意識,重視創新創業工作的教育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思想、新技術、新文化。對于此,當今世界經濟在曲折中發展,新一次的科技和信息革命即將到來。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我們國家必須提高創新,鼓勵大眾創業,為國家注入新的血液。在高校中,尤其要注重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工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2.1、努力獲得可持續發展動力
思政教育是按照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而逐漸誕生的一門學科,而在其不斷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能夠明顯看出,正是因為我國思政教育在保障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各項重大事業一直堅持社會主義屬性和基本方向,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積極主動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努力克服并剔除各種消極現象及不良社會思想,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及其引領,服務我國經濟、文化、政治以及生態文明等眾多領域的建設和發展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因而才讓思政教育自身的生命力不斷加強,從這一層面出發,獨立學院雙創教育想要不斷壯大,就需要積極順應新時代下我國實行創新推動發展的政策方針、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構建新型國家的需求。此外,還要適應創業引領就業的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水平提高及轉型的急切需求,以及適應推動職業院校深入改革、培育學生雙創意識和能力,促進廣大畢業生順利創業的現實需要。
2.2、建設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對大學生的未來就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不僅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而且還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時,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對創業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為了滿足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需要構建一支優秀的教育工作隊伍,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實力要達到一定標準和要求,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需求。時代的發展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各個部門的職能作用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在課程設計方面,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創業課程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創業教育的普及,而且還能夠促使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從剛剛進校園就開始培養。這樣不僅能夠對學生們起到良好的鼓勵作用,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創業意識,一旦發現學生們在哪一個方面的興趣比較高,可以適當將學生們的興趣作為未來創業的主題,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完善大學生道德人格,進一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勢必對大學生主體人格的發展造成沖擊。成長在新時代的大學生個性更加張揚,自我意識覺醒得更早,大部分同學通過四年的培養教育和自我成長會形成較為成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我批判能力。對于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及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推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開展精準的大學生服務指導,積極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題中之義。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完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主要受到個體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完善的道德人格的養成需要主觀和客觀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在高等教育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做到的是不斷對大學生業已形成的道德人格的萌芽進行道德內化,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標準教育引導學生,教育引導的內涵激發大學生主體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自我選擇,來自學生對于正確價值觀的情感依賴和自主性選擇,而不是依靠權威力量對學生施以強制性服從,教育重點是激發人性而不是壓抑人性,是激發學生自發內化核心道德觀,而不是進行專制道德,這也是我們全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斷踐行和努力的方向。
結束語
因此,在對其進行思想工作指導時,還應重視大學生的健康職業觀和人生觀的培養和教育,樹立他們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意識。同時,積極鼓勵各大高校建設屬于自己的創新創業基地和團隊,讓其成為一種體系。
參考文獻:
[1] 楊翠蘋.大學生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模式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9,32(05):86-88.
[2] 潘愛婷,唐榮靜.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5):39+41.
[3] 周士榮.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