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榕
摘? 要:幼兒期是人的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何把握住這一關鍵期,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語言信息,自由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筆者認為,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閱讀區域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可以彌補正式語言活動中語言信息及自由操作語言機會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幼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沒有壓力的、輕松愉快的語言運用和語言創造的空間。本文就試從幼兒閱讀的特點來談談幼兒早期區域閱讀的必要性,并結合幼兒心理發展的普遍特點,探討在我園推行幼兒區域閱讀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區域閱讀;圖譜閱讀;游戲閱讀;多種感官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46-02
1.當前幼兒區域閱讀活動開展的現狀
研究表明,要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就必須加強語言能力的訓練。而早期閱讀是學前兒童語言學習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促進學前教育語言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如何在早期閱讀開展科學的、恰當的引導,已成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點。
在實踐中,有這樣一種現象:經過老師的閱讀指導后,孩子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但也明顯出現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差距。例如:1、在大班的圖書角,孩子們總會圍著插圖多、顏色鮮艷、與動畫片有關聯的“搶手書”而發生爭搶,涉及到傳統文學故事、行為規范養成類的書籍卻無人問津;2、有些孩子可以耐心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有些孩子總是換來換去,坐不住,甚至大聲嬉戲打擾其他認真看書的孩子;3、有些孩子閱讀能力很強,也有極強的創作欲望,卻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而始終局限在“讀”的層面無法升華到說的層面上。
綜上出現的困惑,幼兒閱讀區域的環境創設、區域規則也非常有必要。
2.幼兒閱讀區域的環境創設
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能讓幼兒擁有愉悅的閱讀心態,更能促進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設置一個安靜舒適、光線充足、不受外界干擾、相對獨立的閱讀區,鋪上地墊、擺放小沙發和小椅子,讓幼兒進入閱讀區的感覺很溫馨、很放松。并投放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感興趣的閱讀書籍,讓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自由取放,以增強幼兒閱讀的興趣。
除了這些顯性的環境,隱性環境的創設也很重要,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隱性環境。記得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說想要孩子喜歡看書,首先你要看書。”身教重于言教,作為教師,只有自己喜歡閱讀才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在平時的閱讀區角活動中,教師以身作則帶頭閱讀,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或是約上三兩個孩子和他們一起閱讀,在閱讀中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了解孩子已有的閱讀能力,這樣的無聲教育也能達到促進幼兒閱讀興趣的效果。
如果說閱讀興趣是幼兒閱讀的內在動力,那么區域閱讀規則的建立則是幼兒閱讀的外在約束。在幼兒閱讀區角活動中,我們經常發現:幼兒雖然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同樣存在著很多幼兒亂翻書、不愛惜書、看書時頻繁換書及不夠專注等問題,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常規,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隨意翻閱成了孩子們閱讀的家常便飯,不能很好地理解圖書的內容,只是單純靠畫面的形象和色彩來感知圖書,所以不能長時間保持對圖書的閱讀,一些閱讀書籍投放3-5天幼兒便失去了閱讀興趣。
因此,在閱讀開始之前,我們和幼兒一起商討建立區域閱讀規則,如:輕輕取放圖書、一頁一頁的翻書、安靜看書、輕聲交流、歸類整理圖書等,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閱讀規則。由于幼兒親身參與了制定閱讀規則的整個過程,制定出的這些規則比較接近幼兒意愿,對幼兒有著一定的約束力。
3.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區域活動
(1)開展以圖譜閱讀的區域活動
維果茨基認為:“幼兒的任何活動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過符號來幫助他們晉升和鞏固經驗,故而符號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就曾試著將畫書的有關內容提煉出來,制成若干“小圖譜”,使之成為幼兒閱讀的文字“圖譜小人書”,輔導幫助幼兒進行早期閱讀。同時,引導幼兒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一些“生活標志符號”,比如公共場所的標識、路標等,來拓展幼兒的閱讀能力。
在語言講述活動后,我們教師可以把繪本的主要內容進行提煉,抽取出重點情節,制成有序的、連續的圖譜,投放到區域中,讓幼兒以擲骰子的方式輪流講述故事,或者以“摸百寶箱”游戲進行講述。
利用圖譜推測故事,主要讓幼兒以圖畫、文本和原有知識經驗等為線索,去發現和判斷文本中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的、隱藏在圖畫之外字里行間的內容。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策略運用能力,我們教師可以開展這類拓展活動,選擇讀本中帶有線索性的直觀形象,做成簡單的圖譜,讓孩子自己來接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我在區域活動中布置一些如天空、花園、森林等背景圖片,同時,準備大量的幼兒熟悉、喜歡的事物形象小圖片供幼兒選擇,當他們選到喜歡的形象時,可以貼在背景上自由講述。如在區域中設置“圍裙寶寶的故事”:教師在圍裙上貼上樹、花、草等當作森林背景,穿在一幼兒身上玩捉迷藏游戲講述,另一幼兒選取小猴、小狗、小鳥等動物,他把小猴貼在樹上、小狗貼在花叢里,小鳥貼在天上,邊貼邊講述:“小動物們在森林里玩捉迷藏,小猴躲在樹上,小狗躲在草叢里,讓小鳥找,小鳥飛在天上,一下就找到他們啦……”。這種講述法不僅滿足了孩子說的愿望,而且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隨機改編故事情節,任憑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力。
(2)開展以游戲為主的早期閱讀區域活動
游戲活動是當前兒童最主要的活動,引導幼兒把閱讀內容創編成游戲,這是最受幼兒歡迎的形式了。一方面,設法把閱讀當作游戲,借助幼兒對游戲的熱愛來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發產生閱讀的欲望,并取得閱讀的快樂。另一方面要探索讓幼兒在游戲中閱讀的具體策略。并把指導行為轉變為支持性行為,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游戲行為中學習閱讀。
首先,可利用游戲的相關性進行區域閱讀拓展活動。通過相關故事之間的聯系,激勵孩子自己去找相似點,或者是將游戲和故事串聯起來。
其次,可通過表演性游戲進行閱讀趣味性提升。表演是孩子喜歡的形式,大多數孩子都有表演欲,要激發孩子將表演欲轉化為求知欲。如繪本《拔蘿卜》,當閱讀完這個讀本的時候,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參與表演,于是,提供了頭飾、服裝及蘿卜道具,讓幼兒們在區域中盡情表演。不難發現,當閱讀活動引起幼兒情感共鳴時,展示的動作與角色扮演就成了幼兒對圖畫書情節的回放,因此,多感官參與的故事表演為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供了幫助。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慢慢回放他們在故事閱讀中的進程,可以重游自己在故事閱讀時有疑問的地方,還可以借此了解其他人對閱讀的理解。②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我們要促進幼兒的前識字行為能力發展,在閱讀的過程中,可滲透識字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然而然的對文字產生興趣。在區域活動中,可以利用象形文字填空游戲,讓孩子猜火、水、月等象形文字。孩子認識的字多了,自然更有興趣閱讀文字更多的書本。
(3)開展以多種感官刺激為主的閱讀區域活動
研究成果表明:“一切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沒有感官的參與就沒有學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可刺激其大腦皮層并增強大腦皮層的暫時聯系,激發興趣,加強理解和記憶。因此,筆者開展了如下感官參與的閱讀區域活動。
第一,“聽讀說”結合,豐富閱讀手段。
美國著名學者崔利斯說過:“孩子大聲讀書是最便宜、最簡單、最古老的教學手段,不管在哪里使用都再好不過了,它既簡單又有效。”而讓孩子學會默默閱讀又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大聲朗讀是默默閱讀最好的補充。所以在閱讀講述活動中,我將默默閱讀與大聲朗讀相結合,開展視聽讀區域閱讀活動。
首先是“聽讀”。在區角中提供繪本的錄音,讓孩子一邊安靜聽,一邊默讀繪本。
其次是“讀”,創設一個溫馨舒適的、半封閉式的“小書吧”閱讀區角,提供各種各樣的書籍,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大聲朗讀圖書。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后,自主閱讀能力均有所提高。
繼而是“說”,在“小書吧”中,將大紙箱設計成電視屏幕,讓幼兒根據一定的主題進行播報節目,大家輪流當“播報員”,沒輪到的幼兒安靜傾聽。
第二,“讀讀畫畫”結合,表達閱讀情感。
由于幼兒尚不能自如地運用和理解文字符號,來表現自我,表述思想,所以只能找到一種自己能看得懂的方式來表現,而此時美術活動就成了最佳選擇,比如在閱讀中,孩子們從聽到的、看到的故事中構畫成兩貓相爭“故事畫”,云朵故事“自由畫”、落葉飄飄“詩歌畫”……,孩子們的想象力盡情發揮、自由展現,以解他們的一睹之快樂。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畫畫、記記、寫寫”的方式,放飛自己閱讀作品的愉悅心情,同時閱讀自己制作的“圖畫書”,孩子倍感親切,既增強了對圖畫書的興趣,也獲得了滿足感。
(4)親子閱讀是區域閱讀的延伸平臺
事實上,家長是每個孩子的第一本書,家長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兒童閱讀興趣、提升自主閱讀能力最佳的途徑。
在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不僅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真實閱讀狀態、孩子閱讀興趣所在等,更能為家長在家庭中和孩子開展閱讀活動提供第一手資料,以便家長有的放矢地制定家庭閱讀計劃。開展親子故事會、親子閱讀表演、親子故事接龍等活動,也可以開設講座,指導家長選擇適合孩子的書籍,樹立科學的閱讀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4.幼兒區域閱讀重在引導,不可操之過急
幼兒閱讀的目的性還不是很強,對自己究竟喜歡哪一類的書等還沒有強烈意識。在幼兒階段對孩子開展閱讀訓練的目的并非讓幼兒掌握多少詞匯量、熟記多少個故事、閱讀多少名著,而是在于對幼兒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的培養。因此,我們教師不應過分看重幼兒閱讀的數量,而是注意觀察幼兒看書、翻書的姿勢,能否安靜看完書,是否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完畢后能否將圖書收好放到原位等。
5.結語
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早期閱讀區域活動,對幼兒的心智發育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應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系統制定相應區域活動計劃,以幼兒為本,注重保障幼兒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安全,同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對幼兒在此過程中的狀態進行記錄,以便積累經驗。
參考文獻
[1]王愛芳.以閱讀區角為載體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J].文摘版:教育,2015(06)
[2]孫超.大班幼兒自然角活動興趣培養策略[J].啟迪:教育教學版,2014(12)
[3]楊俊梅.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廣西教育,2012(45)
[4]韓英.粗論在區角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0(13)
[5]葉頂永.淺談對幼兒游戲、閱讀興趣的培養[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8)
[6]左蕓.區角活動在培養幼兒能力中的作用[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