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制動液用于液壓制動系統和液壓離合器操縱系統的能量傳遞,制動液的質量直接關系著行車安全。為了保證汽車行駛安全,汽車制動液必須具有適當的黏度、氣阻溫度、氧化安定性及橡膠溶脹性等。本文將對制動液性能要求、制動液選用及更換注意事項等內容作具體介紹。
關鍵詞:汽車;制動液;選用
1.制動液性能要求
(1)黏度
制動液必須有合適的高、低溫黏度,其高溫(100℃)運動黏度不低于1.5mm2/s,否則將起不到潤滑作用,而且密封性差,容易出現滲漏;而低溫(- 40℃)運動黏度不應大于l800mm2/s,否則在嚴寒地區使用時,由于流動性差會影響安全。
(2)平衡回流沸點和氣阻溫度
平衡回流沸點是指在一個單位大氣壓下,60mL制動液在容量為lOOmL并裝有回流冷凝器的圓底燒瓶中,在規定的回流速度下的沸騰溫度(經壓力校正)。平衡回流沸點越高,動液在使用時越安全可靠,在制動液規格中對平衡回流沸點作了規定。氣阻溫度是指制動液溫度升高蒸發汽化,導致氣阻,使汽車制動液壓系統開始失去制動能力的溫度。氣阻溫度越高,制動液在使用時就越安全可靠。一般來說,平衡回流沸點高的制動液,其氣阻溫度也高。
(3)濕平街回流沸點
當制動液含有(3.5±0.5)%的水時,所測定的平衡回流沸點稱為濕平衡回流沸點。這一性能指標是考慮到汽車在使用中,制動液不可避免的會吸人一部分水分,吸有水分的制動液其平衡回流沸點和氣阻溫度都會降低,這就會影響制動液的使用性能,當制動液含水2.0%時,其平衡回流沸點可由193 ℃下降到150℃。因此,制動液在使用和貯存時要注意避免吸水。
(4)氧化安定性和防腐性
為防止制動液對制動系統部件產生腐蝕作用,制動液中必須加入抗氧劑、防銹劑和多種抗腐蝕添加劑,來有效地控制制動液的酸值和提高其抗腐蝕、防銹蝕的能力。而氧化安定性直接關系到制動液的使用壽命,所以制動液的規格中規定制動液在規定條件下進行70℃、168h的氧化試驗,以測定制動液的氧化安定性。
(5)橡膠溶脹性
制動總泵和分泵的橡膠皮碗和密封件如果和制動液產生溶脹,導致皮碗的形狀、尺寸和機械強度發生變化,而不能有效地密封,甚至出現翻碗,使液壓系統失效。因此制動液對橡膠皮碗等橡膠部件的侵蝕作用應盡量小。在制動液規格中,要求橡膠皮碗在制動液中,分別進行70℃、120h和120℃、70h的橡膠溶脹試驗。
(6)溶水性
制動液中存在游離的水時,在低溫下可能結冰,高溫時會汽化而導致制動故障,所以要求制動液能夠把外來的少量水分完全溶解吸收,并且不因此而分層、產生沉淀或顯著改變原來的性質。
2.制動液的分類、品種和牌號
①國外制動液的規格標準。常用的進口制動液有DOT3和DOT4,它們屬非礦物油系,是由以聚二醇為基礎和乙二醇及乙二醇衍生物為主的醇醚型合成制動液,再加潤滑劑、稀釋劑、防銹劑、橡膠抑制劑等調合而成,是各國汽車使用最普遍的制動液。其性能指標見表1所示。
②目前國內還在使用的制動液按原料不同分為合成型、醇型和礦物型三種。合成型制動液有4603、4603-1和4604等牌號。4603、4603-1適用于各類載貨汽車的制動系,4604適合于高級轎車和各種汽車的制動系。醇型制動液以乙醇或丁醇及蓖麻油為原料,其抗阻性和低溫流動性達不到要求,行車安全性差,已被淘汰。礦物型制動液有良好的潤滑性,無腐蝕性,但對天然橡膠有溶脹作用。
3.制動液的選用
①優先選用進口名牌制動液。根據汽車使用說明書中的規定選用制動液,普通汽車可使用DOT3型號的制動液,比較高級的車型可使用DOT4型號的制動液。真假制動液對比如圖1所示。
②合理選用國產制動液。使用國產制動液時,合成制動液適用于高速重負荷和制動頻繁的轎車和貨車;醇型制動液只能用于車速較低,負荷不大的老舊車型;礦物型制動液可在各種汽車上使用,但制動系需換耐油橡膠件。
4.制動液選用及更換注意事項
①各種制動液絕對不能混用,否則會因分層而失去制動作用。
②保持清潔,不允許雜質混入制動系統(圖2)。
③注意防潮,防止水分混入和吸收水分使沸點降低。存放制動液的容器應當密封,更換下來和裝在未密封容器內的制動液,不允許繼續使用。
④定期更換。制動液應在一至二年進行更換,以防制動液吸濕后影響制動性能。
⑤山區下坡連續使用制動或在高溫地區長期頻繁制動,制動液溫度可達150~170℃,已超過一般合成制動液的潮濕沸點。因此要注意檢查制動液溫度,以防因氣阻發生交通事故。
⑥防止礦物油混入使用醇型和合成型制動液的制動系統,使用礦物油制動液,制動系應換用耐油橡膠件。使用醇型制動液前,應先檢查是否有沉淀,如有沉淀,應過濾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