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遠
摘要:近年來統計學資料表明,我國新生兒存活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圍產醫學、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和新生兒搶救技術的不斷探討和發展,尤其是輔助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存在早產、低出生體重、圍生期缺血缺氧、高膽紅素腦病等危險因素的高危新生兒搶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明顯提高,但在生命得到救治的同時神經系統疾病及各種后遺癥發生率增多,如腦性癱瘓、智力低下、發育落后等,這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關鍵詞:高危兒;早期干預;運動發育水平;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
面對這種情形,諸多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年是兒童中樞神經系統整合和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大腦的可塑性強,早期進行早期干預可以利用發育中大腦的可塑性來達到最優的功能結局,因此,對高危兒進行運動發育監測及時發現發育異常,并能根據異常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就是符合上述要求的評估工具,它是由加拿大Alberta大學Martha C.Piper博士和Johanna Darrah治療師于1994年創制。創制的初衷正是為了滿足對日趨增長高危嬰兒群體進行監測以早期發現粗大運動發育異常并給予盡早干預的需求。它是一個信度和效度很高的評估量表,可用于早期發現嬰幼兒運動發育速度運動質量異常、指導干預訓練,在國外已經廣泛應用,但在國內應用還很局限,本文旨在講述AIMS在高危兒運動發育監測及指導訓練中的研究進展,希望能被更多的醫學專業人士熟知。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它是通過觀察對嬰兒從出生到獨立行走階段(即0~18個月齡)這段時期的粗大運動進行量化評估的工具,該量表被設計為一種觀察性量表,從而避免了因評估者的操作造成的評估誤差。它結合了兒童運動發育的神經成熟理論及動態多系統理論,既反應了嬰兒運動發育順序,又考慮到相關子系統如自身因素、環境及任務的影響,通過各體位下運動的負重部位、姿勢特點及抗重力運動等三個方面的觀察對運動發育質量進行詳細的評估,同時,此量表操作簡便、不需要特別的工具,耗時短,臨床上易于推廣。該量表包括58個項目,分為4個亞單位,在4個體位下對運動進行評估,AIMS創制后,在加拿大建立了常模,根據年齡分層及相應AIMS得分劃分出不同的百分位范圍,在應用AIMS進行評估時,對每個項目進行“觀察到”“未觀察到”評分,計算出AIMS的原始分,將原始分與年齡匹配得出該嬰兒在目前年齡所處的百分位,百分位越高,發生運動異常的可能性越小,所以無論是對于高危兒門診醫師還是治療師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Peabody運動發育量表-2從2006年開始已在中國廣泛應用,并具有較高的效度。但目前臨床康復評估需求大,PDMS-2評估內容多,評估時間相對較長,難以滿足康復評估的需求,目前的嬰幼兒其它發育評估方法如Bayley嬰兒發育量表、Denver篩查測試等,主要評估嬰兒獲得運動里程碑的數量,但是,在嬰兒期運動里程碑的數目較少,因此,這次評估方法較難敏感地早期發現嬰兒運動發育異常。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在選取數據一致的情況下,AIMS的信度接近0.99,與BSID、PDMS-2的一致性效度在0.95以上,AIMS的組間信度與BSID的一致性效度均超過0.75,另外AIMS總分與PDMS-2粗大運動標準總分(GMS)的一致性效度達0.91,這些均表明,AIMS是一項信度和效度均較高的運動發育評估量表。
基于信度和效度都很高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充分發揮AIMS用途,廣泛應用于臨床上,由于AIMS不僅評估運動技能是否獲得,而且對每一項技能從負重、姿勢及抗重力運動三個方面特征進行分析和評估,從而可以盡早地識別出運動發育不成熟或運動模式異常的嬰兒,所以對于正常嬰兒運動水平方面的監測不僅可以得出在同齡兒中的位置水平,也可以對每個月運動技能是否獲得提供參考;對于有運動發育不成熟或運動模式異常的嬰兒,比如一個三個月的寶寶我們從俯臥位下進行觀察,姿勢呈現出一個頭背屈明顯,雙上肢屈曲,臀高頭低位,負重部位不是在兩側肘關節處而是胸部稍抬起支撐,肘關節落在肩關節的后方,抬頭小于45°,頭部的抗重力運動欠佳,這樣我們就對這個三個月寶寶俯臥位下的運動水平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可以看出運動模式哪里異常哪里落后,從而進行相應的治療。
AIMS還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正常嬰兒在較短時間內發生的運動微小變化,因此,它可以用于精確地評估嬰兒運動發育成熟水平以及在干預治療后的變化,運動的微小變化對于小月齡的寶寶來說很重要,能反應運動發育的里程碑,特別是在干預治療后的變化,這樣為我們觀察干預后的效果提供了依據。
AIMS能夠精確地展現運動技能在質量上的成熟改變,這正是干預希望體現的效果,干預后運動技能的進展不應該僅僅是數量上的還應該是質量上的,質量上的不斷完善才能趨向功能的完善。這一點應不包括腦癱的療效評估,因其運動模式常難以恢復正常。由于AIMS不僅關注運動技能的發育速度,它更具優勢的是觀察運動技能的缺失或異常的成分,因此,對干預方案的制定尤其是干預要點的選擇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信息。AIMS的這個特點對于缺乏經驗的治療師來說可能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
上述是AIMS獨特性特點,在臨床上主要是篩查、評估及指導治療三個方面,?對高危兒發育監測,盡早識別出運動發育不成熟或運動模式異常的嬰兒;?敏感反映嬰兒運動發育自然成熟或經干預治療后的變化。但是,猶豫AIMS是基于正常運動發育構建的,所以它不適用于腦癱患兒的療效評估,因為其病理性運動模式難以達到正常;?由于AIMS可以提示運動技能的缺失或異常成分,對干預方案的制定尤其是干預要點的選擇具有很好的參考價。
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出院后的高危兒其遠期發生神經發育障礙(NDD)的風險是正常兒童的8~10倍,其中運動發育落后作為NDD最為主要的表現之一,所以對于在這類高危兒的隨訪中篩查運動發育落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中對于小于6月齡的寶寶,其它運動量表包含的項目數量不夠且分布不均衡,不能對嬰幼兒各個階段的運動技能做出充分和恰當的評估,而AIMS彌補了這些不足,更加側重于從俯臥抬頭、翻身、坐、爬、仰臥位的姿勢獲得和站立位下肢的支撐下的觀察,因此,AIMS更適合于小月齡的運動發育水平的評估,有助于盡早篩查出運動發育落后的高危兒,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合理的干預策略,為避免對高危兒過度診斷和干預提供依據。
已經有研究采用AIMS對高危兒進行干預前后的評估,得到證實其實不僅早期干預對高危兒運動發育有影響,外在環境也很重要。AIMS在各體位下各項目按嬰兒運動里程碑發育順序編排,但不同年齡各體位下發育不平衡,其中俯臥位下的AIMS評分差異比較顯著,這與家長在日常的撫養中,普遍不習慣讓嬰兒處于俯臥位,讓嬰兒處于俯臥位下運動機會有關,而經過指導訓練,在俯臥位的運動中學習相應技能,從而取得四個體位重最顯著地效果,以上也說明了高危兒各體位下運動發育的不平衡性,且如果改變撫養方式可以改變嬰兒的運動發育水平及運動模式,國外研究也發現,清醒或睡覺時常保持俯臥位姿勢要比只保持仰臥位姿勢的嬰兒運動發育的速度快,獲得運動里程碑的時間要早。俯臥位屬于主動體位,要求兒童更多地主動參與,常保持俯臥位姿勢對于嬰兒頭部的控制及抗重力伸展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對高危兒進行運動干預治療的同時,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外界環境,如擺放至不同的體位等來促進他們的運動發育。
雖然,目前關于Alberta運動量表在嬰兒運動發育水平的評估方面有很多研究,但是真正能成熟、有效的應用于臨床中的醫院或機構還是偏少,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城市市級醫院可能都還沒有開展這個項目,相信隨著對于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的應用方式、特點和作用不斷了解,以及更多關于各種角度和方式的大量的臨床研究的證實,Alberta的應用將實現全方面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王晨,王丹華,小早產兒遠期預后[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9,24(5);318-319
[2] 王瑋 王翠 席宇誠 黃真?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高危兒中的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2,27(10);913-916
[3] 胡恕香 黃蓉 彭桂蘭等,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高危兒早期干預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2)
[4] Piper MC,Darrah J.發育中的嬰兒運動評估;Aleberta嬰兒運動量表[M],黃真等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5] 王翠,席宇誠,李卓,等,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正常嬰兒中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10);896-899.
[6] 王翠 黃真Aleberta嬰兒運動量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9);858-861.
[7] 周洪濤,張惠佳,王跑球等,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與Peabody運動發育量表-2在腦損傷高危兒中的一致性研究,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6,(19).
[8] 顧秋麗,Ale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0-18個月早產兒、高危兒運動發育中的應用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5,5(10).
[9] 林碧云,危曼,邵肖梅等,Aleberta嬰兒運動量表對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高危兒出院后篩查運動發育落后的準確性研究,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5,4(10).
[10] 郭秀春,趙世剛,缺血缺氧性腦病治療研究進展,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