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斌
摘要:中醫基本理論中對于氣有不同的釋意,具體分析中也相對較為復雜。當前醫學中,對于氣的概念主要認為是生物電質,但對于其具體的來源途徑及作用,認識還較為模糊。本文主要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對于中醫中“氣”的概念及一些作用,簡要的做以下科學解釋,并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為中醫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可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醫基本理論 氣的分類 氣的作用 分析
一、氣的概念中醫基本理論中,對于氣的概念也有所區別,一般認為氣是人體中,一種無形的能量物質。氣是人體生命狀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氣的存在直接關系著人們生命特征的延續。正如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人斷氣了,也意味著一個人生命特征的終結。由此可見,氣也是維持人體生命特征的一個重要組成物質,與人體的其他能量供應體同等重要。
二、氣的分類氣是人體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門,那么氣是如何產生的?根據氣的來源來分,可分為先天精氣、水谷精氣及自然界清氣三種。其中,先天精氣,是來源于父母生殖之精,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水谷精氣,則是后天從日常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物質;自然界中的清氣可以簡單理解為空氣中存在的氧氣及一些稀有氣體。水谷精氣及自然清氣,也可以稱之為后天之氣。這三種氣體通過相互協調,即成為了之后的元氣、衛氣及真氣等。
1.元氣 元氣也可稱之為原氣,它是在先天精氣基礎上,經過水谷精氣的滋養所存在的。元氣主要來源于腎,蘊含于人體丹田,經過經絡傳遞到人體的各個部位,為人體提供基本的能量物質,從而維持人的生命特征健康運行。一些武俠小說中,也常提到人體武功的修煉需要氣沉丹田,而比武過程中一旦損耗元氣,則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如初。
2.衛氣 衛氣主要是水谷精氣經過脾胃的運化而產生的,它運行于脈外。這種氣主要作用于人們的皮膚與肌肉之間,主要起到保護皮膚及抵御外力的作用。從保衛人體的自身機能方面來看,衛氣可以簡單理解為人體通過攝取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來達到增強身體機能的目的。
3.真氣 真氣也可以稱之為人體正氣,氣基本功能大致等同于人體元氣。然而,人體中真氣的概念,一般是相對于人體中產生的邪氣而言的。一些小說在敘述過程中,對于人體真氣也往往會涉及到,如練功過程中真氣護體等,從這一點描述來看,人體中的真氣,更如同人體中的一種特殊的衛氣,能夠讓人保持一種正能量,從而達到身體防護的目的。
4.營氣 營氣又常被稱之為榮氣,也是水谷精氣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形式。與衛氣所不同的是,營氣運行于脈內,主要功能是通過靜脈來達到強身健體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人體通過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物質,通過人體的血液循環功能來營養身體各機能的目的。
5.宗氣 宗氣主要是人體通過肺功能吸入清氣,并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相互結合聚于胸中而成,其大致功能基本等同于衛氣與營氣,由于其是后天之氣的作用來維持人體的整體身體機能,因此,也被稱之為宗氣。其中,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呼吸運動、氣血的正常運行、肢體的冷暖及人體臟器官的一些活動等,都與人體的宗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通過對于上述幾種氣體的描述可知,這幾種基本氣是供應人體整個生命運行,不可缺少的氣體形式,并且密布于人體的各個功能器官,并起到有效的功能作用。同時,也會形成人們日常聽到的胃氣、肺氣、肝氣及經絡之氣等,為人們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起到良好的參考作用,也能讓醫生對于相關疾病的診斷做到有跡可循。
三、氣在常見病治療中運用氣在人體中的正常運行,可以稱之為氣機,主要包含升、降、出、入四種不同的運動形式。只有在相對協調平衡狀態下,才能發揮其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作用。通常人體內氣體運行不暢,則會形成人們常說的氣滯及氣郁等。如人體內肝氣不疏,便會膠著成痰,痰氣郁結留滯于肝脾,則會引發疾病。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合理調節,臨床上實際用藥過程中,可用疏肝解郁化痰的柴胡、白芍、半夏、茯苓、陳皮、甘草來進行治療。氣在一定程度而言,關系著人們的日常健康狀況,而且人體中的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人體的氣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一些人在生活中,身體體質較差,容易生病,這在醫學上而言則屬于元氣不足;如一些人在生活中,常出現精神頹靡,意志消沉等狀況,這也是一些理論中常見的氣郁典范。具體到實際治療過程中,可以采用人參、黃芪、紅糖、當歸、枸杞并加入適當冰糖,煎服使用以升調氣機。人體中氣的量也需要保持適中,氣不足則容易導致體質較弱,而人體內氣太過于旺盛,也是身體不健康的征兆。人體中氣太過旺盛,則會導致火氣過大,需要適時調節。如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因為食用狗肉、羊肉等燥熱食物出現流鼻血的情況,這就是補氣太過,導致身體內火氣過大,則需要適時去火,這種情況可以采用金銀花、蒲公英、菊花、小薊等清熱祛火的藥物進行煎服,服用周期約為一周,則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氣是維持人體生命特征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物質,通過上述的闡述,可以大致了解氣的涵義及大致功用。當我們真正了解了氣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后,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對人接事要注重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注意不要動氣,不然就會影響人體內氣的平衡,從而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余,也要多注意休息,在室外多吸收一些新鮮空氣,并多做一些有氧運動,從而達到頤神養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范劍非.中醫基本理論中“氣”的科學解釋[J].沈陽部隊醫藥,2010,23(02):137.
[2]楊麥青,宋殿方.對中醫基礎理論中若干基本概念的淺識[J].醫學與哲學,1993(08):45.
[3]陳繼業,尤光明.從現代科學看中醫中營衛二氣[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