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惠郴 唐新國
摘要:隨著林改的進一步推進,森林資源培育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使當前森林資源的培育工作存在諸多不利因素。本文先分析森林資源培育現狀,接著闡述森林資源培育的主要技術,最后提出林改背景下森林資源培育優化對策,以此促使森林資源得到更好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林改;森林資源;培育;現狀;對策
森林不僅能夠保持水土,凈化空氣,還能夠為人類提供極為豐富的用材和食材,更是地球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地球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資源的培育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其數量多少和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人類生存環境的優劣,影響人類的健康持續發展。因此,如何對森林資源進行優質培育是當前擺在世人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森林資源培育現狀
當前森林資源不管是在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相對不足,人口發展和森林資源也存在嚴重的供需矛盾。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時對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的需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使森林資源顯得嚴重不足,其培育現狀是:
1.是樹木生長周期相對較長,這就使得培育森林資源的周期也變長,很難跟上人們對森林資源大量需求的步伐,造成供給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2.當前森林資源在分布方面不夠合理。在我國在東、南部資源分布相對較多,西北部森林資源分布相對較少,使森林資源更顯得嚴重不足了。
3.一些地區在森林培育體系方面還不夠健全,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推進,森林資源流轉的相關法律法規實際操作性不強,有待完善。地方政府在發展開發時僅僅注重經濟利益,并沒有考慮到對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和合理利用,從而導致森林資源培育工作難見成效。
4.違法占用林地破壞森林資源現象嚴重。當前森林資源培育中違法占用林地的現象比較嚴重,人們缺乏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的意識,在工程建設中未批先占或少批多占林地的違法行為大有所在,導致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相應的破壞,森林的覆蓋率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縮減。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引進一些投資項目,違規審批,采取先上車后補票的方式違法占用林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森林資源的進一步流失。
5.保護體制不夠完善。森林資源的保護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林業部門宣傳工作不夠扎實,只知道埋頭苦干。不知道勤請求多匯報,爭取政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二是沒有與時俱進的對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三是在辦理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的工作中時常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致使打擊力度有所欠缺。
二、森林資源培育的主要技術
(一)幼齡林培育技術。幼齡林資源培育的技術主要有進行除灌、除草,在這個階段林分郁閉度比較小,林分里會存在很多灌木和雜草,此時,可以采用人工割或者機器割的方式對灌木和雜草進行處理。對灌木和雜草的處理主要是在春夏和季節進行開展,前二年對幼樹樹蔸周圍進行鋤撫一次,起到松土、透氣、蓄水和根除灌木雜草的作用,對改善土壤結構也起到一定作用。
(二)中齡林培育技術。對于中齡林分進行培育時要注重解決目的樹與非目的樹之間的矛盾,以便能夠使得目的樹生長不會受限制。在林分郁閉度較大時,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進行撫育間伐、衛生伐或修枝管理。
(三)天然林培育技術。天然林培育技術主要是擇伐。一是保留目的樹種,清除不利于目的樹種正常生長的其他樹種,有利于林分中的樹木能夠進行通風,透氣,使得林分結構能夠具有一定的梯度,形成完整的林分群落結構,以便更好地促進林木生長和生態平衡。
三、林改背景下森林資源培育優化對策
(一)充分合理利用國家林業政策
1.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和豐富農村生產責任制。把林木、林地、森林等森林資源資產化,進一步明晰森林資源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和處置權。充分調動林農培育森林資源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政府要加強對森林資源流轉工作的宣傳和扶持力度,正確引導林農合理整合資源,充分利用好國家現行的林改、林下經濟、公益林補償、石漠化綜合治理、天然林保護和新造林補償等項目正在實施的利好政策,合理綜合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繆力培育森林資源。
(二)加強科技創新和培訓推廣
1.森林資源管理部門要注重林業科技創新,在森林資源培育中注重科學技術的應用,增加森林資源培育的科技含量和效率,這對于森林資源培育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在森林資源品種的選擇中要能夠選擇較為優質的品種,加大品種進行引進力度,不斷提升森林資源培育的效率。
2.做好森林資源培育的相關技術推廣工作。可以利用各種平臺進行信息、技術的宣傳和傳授,具體來說可以采用廣播,網絡等多種形式對森林資源的培育工作進行宣傳。同時組織林農參與學習和培訓,讓其意識到科技興林的重要性,注重使用科學技術對種植技術進行優化。提高林木種植技術,充分優化時間、空間配置,對森林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達到林業技術的終端推廣,以此更好的發展和保護森林資源。
3.拓寬森林資源培育思路,對林農進行政策引導,讓林農充分認識森林資源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學會靠山吃山,靠山用山的經濟思維。注重林下經濟的發展,建立林下套種,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模式。更好的實現多種形式的林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林業產業鏈進行延續。實現森林資源的良性循環式發展,盡可能的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構建保護和補償機制
1.首先要具體落實森林管理的主體,根據當地實際發展情況對森林資源進行管理,可以采用專業承包的方式,也可以使用聯戶經營的方式。以便更好的落實森林資源保護中的權責利。
2.不僅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家和省級公益林的補償機制,同時也要積極推進和落實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市縣兩級公益林補償機制。結合生態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區域方面的劃分,對森林的保護等級進行劃分,形成一般、重點和嚴格保護的分類管理體系。
3.要注重構建森林資源的現代化動態監測體系,時刻掌握森林資源的動態變化,監測森林資源的發展趨勢,以此更好的促進森林資源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結語
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充足發展的同時對生存和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整個社會不僅對森林資源量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而且對森林資源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習近平總書記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調。其充分反映了森林資源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綜上所述,要想更好地培育出又多又好的森林資源,一是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二是在林業生產中加大對科技的使用,三是進一步對林業經濟結構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季東強,張澤利.淺談林改背景下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J].農技服務,2016,33 (11):158.
[2]詹春明,趙強.林改背景下森林資源培育現狀與優化對策[J].現代園藝,2016(14):222.
[3]任佳美,劉春利.基于林改背景的森林后備資源培育現狀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5,35(14):71+118.
[4]歐陽喜林,何小龍,熊考林.林改后宜春市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福建農業,2015(04):218-219.
[5]蔣群,李華.林改背景下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面臨問題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3,33(05):70-71.
[6]苗雨.林定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探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