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進入了繁榮發展時期使得混凝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應用的同時施工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不僅嚴重影響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壽命還埋下安全隱患,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進行規范和提高是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實踐探究
1 引言
工民建是建筑行業的重要種類,在材料和結構科學發展的背景下,大量混凝土結構在工民建中不斷出現,如何運用好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就成為工民建施工的關鍵性核心內容。本研究從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工民建施工應用的實際出發,對于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的關鍵步驟進行探討,在結合混凝土施工全過程的基礎上,對于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運用的其他方面做出分析,提升了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水平。
2 當前我國工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存在的問題
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材料之一。目前,影響公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的主要問題分為多個方面,主要是因為混凝土質量受到多個因素的因素,在混凝土形成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溫度,還需要控制時間,很多工程建筑施工項目都需要配合混凝土形成時間進行施工,所以在工地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可以看到建筑施工人員半夜還在工作。但由于時間和溫度作為非常細節的部分,非常難以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出現混凝土質量問題,對存在質量問題的混凝土繼續進行澆筑施工工作,就會出現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這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會形成極為不利的影響作用。除此之外,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不到位也會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形成不利影響,例如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差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對工民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形成非常不利的影響作用。
3 混凝土澆筑施工要求
工民建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澆筑之前,應當先濕潤模板,而且墻與柱模板清掃口位置應當在清理完積水和雜物后封閉。混凝土材料從吊斗口位置下落的傾落高度應當控制在2米范圍之內,否則需加串筒予以處理。豎向結構澆筑混凝土時,若澆筑的高度大于3米,則應當利用串筒以及導管和溜槽等在模板的側面開門子洞。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當采用分段和分層方式進行施工作業,每一層的澆筑高度均應當結合結構特點以及鋼筋的疏密程度而定。通常情況下,分層的高度為插入式振動器有效作用長度的1.25倍,最大控制在500mm以內,而且平板振動器分層的厚度以200mm為宜。實際施工操作過程中,如果采用的是插入式振動器,則應當注意快插慢拔,而且插點的排列應當保持均勻,并且講究逐點移動,按預設順序進行施工操作,以免出現遺漏或者振實不到位、不均勻。同時,移動的間距不得超過振動棒有效作用半徑范圍的1.5倍,通常在300至400mm之間。上層振搗過程中,應當插入下層混凝土面大約50mm,這有利于消除上下兩層之間的接縫。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當保持連續性,如果中間必須間歇,則時間不宜過長。需要注意的是上一層混凝土初凝前,應當對次層的混凝土完成澆筑任務。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應當派專人對模板鋼筋、預埋件以及預留孔洞和插筋是否出現位移變形甚至堵塞等進行嚴格把關,一旦發現問題需停止澆灌,而且已澆筑混凝土上初凝之前必須對其進行修整完畢。
4 攪拌應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混凝土攪拌時,應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比例進行配置,特別是要充分考慮砂石的含水量,對混凝土的用水進行合理調整,在雨天應增加對其含水量的測定次數。在使用攪拌機時,應先對其進行空車運行,保證其正常之后再進行裝料攪拌。除此之外,在進行加料時,應注意按照石子、水泥、砂子、水的順序依次進行。
5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規范應用
一是混凝土的攪拌,工民建過程中混凝土攪拌應該做到連續進行,并應該運用控制的手段控制拌和的速度與強度,以確保各種原材料有效地混合,同時要對混凝土溫度、含水量等關鍵指標及時進行控制和檢驗,避免離析現象和坍落現象的發生。二是混凝土澆筑,要避免澆筑對混凝土模板的沖擊,降低澆筑混凝土對鋼筋系統的影響,要保持澆筑過程的連續和均勻,當出現>2m的澆筑高度時,要采用流管或串桶,混凝土澆筑中要避免混凝土運輸問題,要實現連續澆筑,預防冷縫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控制混凝土澆筑的厚度,一般保持在30~40cm,要在不同層支架加強攪拌,以便確保層與層之間結合的緊密。三是混凝土振搗,要保持振搗器之間的距離在40cm的范圍內,避免漏振、過振、不均振搗等問題的發生。四是混凝土養護,抹壓的次數要按照實際需求進行,做好覆蓋工作,及時養護是確保混凝土質量的有效措施。
6 特殊環境施工技術
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在施工過程中是不能完全避開特殊季節的,比如寒冬、炎夏等,對此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應盡量降低混凝土的凝結溫差。在高溫環境中進行混凝土施工時應根據施工環境中的具體情況對施工材料進行降溫并在養護過程中增加澆水的次數,從而有效保證降低其凝結溫度保證施工效果。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應盡量在氣溫以及混凝土表面溫度差異最小時實施拆除避免在拆除過程中出現冷縮裂縫。
7 混凝土供需數量與表面處理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時時注意混凝土的供需數量,以便與混凝土攪拌站取得及時聯系和溝通,做好組織協調工作保證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澆筑不會出現間斷現象。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應對其進行及時刮平和拉毛處理。在進行刮平和拉毛處理時要先制作適量的水泥砂漿,并加入一定的界面處理劑然后用拉毛滾筒將其涂抹到混凝土的表面,充分保證混凝土建筑表面的平整度。
8 結語
綜上所述,工民建筑作為建筑重要類型,可以充分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需求,而工民建筑質量安全也直接關系著生命經濟安全,對社會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實踐中應當加強重視,注意各個環節的施工技術交底和施工質量控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還應當把握好攪拌、運輸以及養護等配套環節的技術和施工質量,這有利于整體上促進擬建工民建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葛紅英,劉澤.混凝土地下輸送廊一體化澆筑施工方法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5,(3):42-44.
[2]次志新.淺析高溫天氣下混凝土樁基澆筑施工的控制要點[J].價值工程,2015,34(16):127-128.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三信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