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萍
摘? 要:在心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體驗式團輔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體驗內(nèi)化應用、課外實踐活動和心理社團等體驗式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心理體驗。
關(guān)鍵詞:體驗式活動;心理課程;體驗式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33-01
體驗式活動是指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有目的地讓學生通過探索、實踐,并通過與團隊成員之間的分享、交流達成共識。學生通過反思、總結(jié),最后積累為自己的認知理念,并能把它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體驗式活動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強調(diào)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它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為前提,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注重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體驗式活動不僅強調(diào)學生行為體驗,更側(cè)重體驗過程中的認知、感受、啟示和領(lǐng)悟等。
1.體驗式團輔活動,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
團輔活動是體驗式團體活動模式的呈現(xiàn)形式,也是學生普遍喜歡的形式。學生在團體輔導活動中通過互相合作、認識自我、察覺改變、獲得成長,學生逐漸產(chǎn)生情緒和認知方面的新領(lǐng)悟和理解。這樣的理解不是老師單一地灌輸,而是學生自主地領(lǐng)悟,是開放的、觸動情感層面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如筆者在接待新加坡成康師生到本校來訪時,為了幫助30位新加坡學生和本校學生快速認識和加深了解。筆者設計了“有緣相識”“啄木鳥行動”“報紙履帶”等環(huán)節(jié)。特別是“有緣相識”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設計了蘇州文化元素,學生們根據(jù)自己拿到的卡片拼圖,有的拼成蘇州園林,有的拼成金雞湖,有的拼成蘇州古鎮(zhèn),最后就有了以蘇州文化命名的各小隊蘇州“園林”隊,“金雞湖”隊,“昆曲”隊等等。兩國學生在體驗式團輔活動中,被激發(fā)了深厚的情感體驗,更感受到了蘇州文化的浸潤。
2.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體驗。
(1)心理劇
在教學《真誠贊美朋友多》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們體驗不同方式的贊美帶來的不同效果,提前請班級學生錄制了一段心理短劇:描述了在班級中,北北的作文獲得優(yōu),其他同學不同的贊美語言。同學們在觀賞完心理短劇后,通過討論分析,總結(jié)出贊美需要具體化,不夸張,贊美不是嫉妒,更需要有真誠的肢體動作,比如微笑等。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種運用行為替代或者行為模仿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筆者在教學《我的情緒我做主》一課時,設置了五種情境請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1、當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去春游的時候;2、當你想要買一樣玩具或者一件衣服,媽媽卻沒有同意的時候;3、當你考試拿到好的成績的時候;4、當你功課沒有做好,父母批評你的時候;5、當你在拿好東西準備付錢,發(fā)現(xiàn)自己沒帶錢的時候。”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和感受不同的情緒。
3.體驗內(nèi)化應用,拓展學生實踐能力
內(nèi)化,即把外部對象變成內(nèi)部主體的東西。學生通過反思、同化或者適應,將經(jīng)驗中的事物、情感體驗等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行為或想法。體驗式教學活動既需要學生在設置的情境中參與體驗活動,也需要學生在獲得新體驗的基礎上,以新的行為模式適應類似的生活情境。因此,體驗式活動的重點不但在于體驗,還在于行動和內(nèi)化。筆者在教學《真誠贊美朋友多》一課中,為了內(nèi)化和實踐贊美,筆者設計了練習贊美和寫贊美手環(huán)兩個體驗式活動。練習贊美時,請同桌兩位同學面對面,微笑地看著對方,用如下的句式相互贊美對方“我要贊美你:某某同學,我覺得你_________,因為________”。練習完贊美之后,邀請學生將贊美的話語寫在贊美手環(huán)上,同時在課上或者課后送出贊美手環(huán)。學生們在這一內(nèi)化活動中,練習了贊美技巧,最終將課堂所學內(nèi)化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
4.課外心理實踐活動,親歷情感升華
在體驗式心理健康活動課外,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課外實踐活動課程,不僅使課堂空間得到擴展,而且由于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式實踐活動,體驗比較深刻,能夠收到情感升華的效果。在校本心理健康活動課程方面,筆者嘗試開展各項體驗活動:全校1-6年級開展“母親節(jié)親情檔案制作”活動;一年一度的學校體驗式心理節(jié)在1-6年級全面開展;以體驗為核心,三年級開展十歲成人禮活動;心理與德育的融合,借助學生春季、秋季綜合實踐活動,全校開展戶外心理游戲拓展活動;三年級全體學生開展“小小護蛋,體驗關(guān)愛幸福活動”等。
5.心理社團活動,培養(yǎng)良好品格
學校心理社團也是心理課程中體驗式活動的呈現(xiàn)方式之一。筆者學校組建了“陽光小天使”心理社團,由“陽光天使”心理工作室的心理老師對學生志愿者組織開展體驗式活動。“陽光小天使”心理社團成員在中高年級進行招募。社團本著“尊重、溝通、健康、快樂”的宗旨,關(guān)注學生心靈、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體驗,激發(fā)個人潛能。心理社團組建的目的在于提升社團成員的心理品格,同時將每個志愿者培養(yǎng)成為學校的心理觀察員,使學校心理工作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心理社團的LOGO是“陽光小天使”手環(huán)。心理社團活動圍繞情緒、合作、同伴關(guān)系、溝通能方方面面開展體驗活動,旨在提升心理社團中“陽光小天使”們的整體綜合心理品格。“陽光小天使”心理社團開展的體驗式活動分別有:《團隊初體驗,凝心聚力》、《妙解同伴壓力》、《陽光總在風雨后》、《舊友新朋、攜手同行》《體驗催眠、心想事成》等等。心理社團為學生們設計了8個主題的相關(guān)體驗式活動,一學年共16個主題體驗活動。通過心理社團一系列的課程活動,社團成員“陽光小天使”們的心理品格得到很大的提升。
體驗式活動作為心理學科課程和心理活動課程的主體活動,成為幫助學生內(nèi)化心理知識為心理品質(zhì)的橋梁紐帶。實踐證明,體驗式活動在提升學生整體心理品格上具有更大的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