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仙 白楊 劉翀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和互動變得頻繁,漢語言文化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人民愿意主動去了解漢語言文化,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對話和溝通。然而,在實際推廣漢語言文化的過程中,我國仍然需要處理許多的推廣問題,比如推廣機構的管理、資金扶持、教學內容及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為此,本文先分析現階段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現存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希望相關的分析和研究結論能夠起到一些參考的價值。
關鍵詞: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問題;策略
一、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存在的戰略問題
在這個文化交融的時代里,語言能夠起到溝通和傳播文化的作用。所以,我國必須重視漢語言文化的國際推廣,并正確認知和處理推廣過程中的問題,才能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溝通和交流,從而促進彼此的了解和戰略互信[1]。那么下面本文先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要分析當前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過程中的戰略問題,以正確認識和看待現存的問題,并從問題中尋找出有效地應對策略。
(一)推廣機構發展經驗不足、推廣工作重復
在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過程中,我國建立在海外的國際推廣機構起到重要的推廣作用。可是,我國的海外推廣機構的成立時間尚短,機構內部的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缺乏戰略性的工作指導,管理工作存在許多重復的地方。比如說,在漢語教學方面,我國設立在海外的孔子學院、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都具備漢語文化教學功能,這樣很容易導致推廣機構互相搶占生源的尷尬局面。另外,我國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機構與發達國家相比,推廣工作經驗明顯不足,還有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學習和改進[2]。比如說,在舉辦漢語水平考試或者漢語學術交流活動中,推廣機構需要改進推廣的方式,避免過場式的文化傳播。
(二)推廣機構可利用的運營資金有限
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事業的發展必須擁有充足的財政資金支持,才可能保證各項推廣工作有序地開展。但是,以目前來看我國對漢語言文化推廣事業的資金投入還不夠充足,機構各項推廣事業的運營資金有限,不利于漢語言文化的推廣。比如說,在海外設立的孔子學院,每年需要很大的運營資金才能維持學院的日常開支,可是現階段的政府財政資金比較有限,能夠給學院撥付的資金明確不足,導致學院的運營負擔加重,長期依靠外方資金的投入,這樣不利于學院的后期運轉,同時也不利于開展各項語言文化的傳播工作[3]。
(三)漢語教學的內容及方式單一、缺少創新
漢語教學是漢語言文化推廣和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有效地漢語教學能夠將漢語言文化的精髓傳播到海外,使得更多的海外人民能夠深入了解我國的文化和歷史。但是,在以往漢語教學過程中,漢語教材內容的主觀性太強,教學的內容不夠鮮明和有趣,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方式上,沒有很好地結合國外的教學環境,導致學生無法適應漢語教學的內容,進而影響到漢語教學的質量。
二、如何有效地推廣漢語言文化的策略分析
通過上述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的戰略問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當前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工作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我們必須重視這些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才能促進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下面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推廣漢語言文化工作做如下分析:
(一)完善管理的模式,實現有效地文化推廣
在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過程中,我們需要確立和完善好國家各個管理部門的管理模式,以避免工作職能的重復,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比如說,國家級管理機構如教育部、文化部以及國僑辦等部門機構,主要負責規劃、協調以及統籌相關的漢語言文化推廣項目;省級部門則主要負責傳達上級的文件精神,并監督各項推廣工作的落實情況;對于高等院校等管理機構擔負著管理留學生的具體學習和生活事宜,以執行好國家的各項推廣政策等[4]。通過明確好國家各級部門的工作責任及內容,可以有效地推廣漢語言文化工作,并實現資源最大限度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推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最終將漢語言文化有效地推廣到世界各地。
(二)鼓勵民間資本的投入,以緩解推廣機構的運營壓力
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保證各項推廣工作可以順利的開展。可是,我國政府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有限,不可能完全負擔起推廣機構的運營成本。因此,我們仍然需要鼓勵民族資金的投入,以緩解推廣機構的運營壓力。比如說,在海外設立的漢語言文化推廣機構,機構應該積極與當地的商務組織進行聯系,以吸引當地企業的投資。同時,機構還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向國內的企業說明自己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以吸引本國企業資本的投入,從而提高機構的運營能力。通過鼓勵國內及國外民間資本的投入,有助于漢語言文化工作的推廣,并實現文化推廣工作向規模化及市場化方向發展。
(三)提高漢語教學內容的創新性,促進教學工作的多元化
首先,我們應該提高漢語教學內容的創新性,盡可能結合當地的教學環境,融入一些當地人的思維和生活習慣等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貼切當地的教學環境,以促進漢語言文化的傳播[5]。其次,在教學方式上,推廣機構還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優化和豐富現有的教材內容,使得漢語教學更加生動有趣。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有意識地增加教學的互動頻率,給予學生更多實踐和交流的機會。比如,我們可以采用情境創設等方式,從而為學生營造具體的語言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漢語的能力,最終促進漢語言文化的傳播。
三、結語
當前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是在推廣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現階段我們必須處理好推廣過程中的問題,以促進漢語言文化的有效傳播。
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成果,批準號:HB18-YB001
參考文獻
[1]王振頂.漢語言產業特質及發展戰略探析[J].中原文化研究,2015,16(32):88-93.
[2]朱麟.“互聯網+”下漢語言文化的國際傳播策略[J].新聞戰線,2016,34(14):18-19.
[3]郭艷紅.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中實踐教學問題研究[J].長江叢刊,2016,27(32):48-49.
[4]姜楠.試析對外漢語推廣中文化元素的必要性[J].考試周刊,2016,31(96):16-17.
[5]賈涵.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戰略問題及策略分析[J].中華文化論壇,2016,13(28):76-81.
作者簡介:
汪俊仙(1968.05)女,漢族,河北孟村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英語翻譯,對外漢語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滄州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