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佩佩
摘 要:初中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從小學向高中過渡的關鍵時期,所學內容也從單一的文字學習,變為了方法學習、思想學習和能力的學習。初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都非常多。因此,想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就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多元化教學。本文詳細論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教學方法
在所有的學習中,熱情和興趣都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熱情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生追求的目標。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也不能讓學生缺少這兩種情緒。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也需要得到及時的更新。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從多個方面入手,以提升學生能力和幫助學生學習為主要目的,采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對于初中語文的多元化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課前演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依靠學生對知識的熱情來推動的,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在需要知識的時候才會對知識產生熱情,從而推動學生去學習、汲取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占主導地位,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學生沒有使用自身已有知識的機會,也就無法得知自身還欠缺什么知識,學習就成為學生眼中無足輕重的事情。而新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這就意味著,學生在課堂上有著更多表現自己和使用知識的機會,這樣就很容易讓學生知道自己還欠缺什么,也就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熱情。那么需要以何種形式讓學生對自身的有明確的認識呢?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和藝術交融所產生的學科,有兩種基本的展現形式:一種是講,另一種就是寫。而寫是學生作文的主要任務。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最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就是讓學生進行演講。演講是展現一個人知識儲備和語言組織能力的一種形式,通過演講,學生可以充分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時加以彌補。但是要注意,語文課堂中的演講不是隨便講,而是在演講之前,確定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最好是貼近教材的,這樣,學生們在準備演講的同時就可以加深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例如,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有很多關于長征的文章,那么就可以根據這一主題進行演講,學生想要演講好,就需要大量地去閱讀課本,無形中增加了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們也會大量翻閱關于長征的資料,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有趣的情境導入,吸引學生注意
如果說學習熱情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那么興趣就是吸引學生學習的方向標。在初中階段,隨著學生身心的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越來越明顯,一些教師的教育會被學生認為是對自身的束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既不愿意學習,也沒有學習的方向。特別是對語文教學來說,初中階段是學生從小學向著高中過渡的時期,教材中會出現較多的詩詞和文言文,而大部分的古文還要求背誦,這就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加失去了興趣。
情境導入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吸引學生進入課堂的重要方法,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接下來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就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蘇教版九年級上冊《魚我所欲也》,這是孟子的一篇文章,課堂的導入就可以給學生講《孟母三遷》的故事,故事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對于初中生也不例外,通過講故事讓學生知道孟子童年的故事,也能吸引學生走進課堂,學生們也就更有興趣研究孟子的學說,為教學奠定基礎。
三、課堂中的情感激發,引發學生共鳴
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學的關鍵,對于初中語文來說也毫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呢?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對課堂或者說對教師的教學產生認同感,簡單來說就是在課堂上與課堂內容產生情感共鳴,通過共鳴,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學習效率也就有所提升。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本身就是作者表達自身情感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這種情感,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產生與作者相同的情感共鳴。
例如,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的教材中有一篇《背影》,這是描寫父子之情的一篇文章,對學生來說,父母是他們最為重要的親人。因此,對父子之間的感情也有較為直接的感觸。學習《背影》時,教師首先可以詢問學生“你們的父母有沒有做過令你們十分感動的事情?”這時學生們都會回憶,當學生們回憶起來,情感就已經被激發出來。那么,在學習這篇文章時就會有更深刻的感觸。
四、結束語
初中語文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提升語文素養,加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而多元化的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為學生語文學習創造動力;合理的情景導入則能夠讓學生快速沉浸到課堂中,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內容產生共鳴,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實現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 學周刊:C,2012,(9):80-81.
[2]屈雅潔. 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J]. 電子制作,2014,(1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