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軼夫
摘 要:隨著國家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鋼琴演奏專業在教育系統中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任務,為了能夠給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我在2018年開始了訪學任務,主題就是《綜合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現狀探究本科院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江蘇師范大學2018TDFX008)。在訪學過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文提出幾點新的教育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特色體現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已經開始重視鋼琴演奏水平,并越來越多的舞臺需要此項專業,在此過程中鋼琴教學較為重要,只有合理的對此類人才進行培養,才能展現出高職院校的相關特色。
一、欣賞解析音樂作品,促進鋼琴學習動機,自我發揮情感處理
每首音樂作品都有它的風格特色。傳統的教育方法通常會出現一種狀況,就是每個人彈奏出的同一首作品幾乎一模一樣,不像是音樂,更像是生產線生產出的產物。這次訪學也和其他教師商談到了此問題,得出的結果一致,那便是在開始嘗試練習之前,更應該先嘗試了解它。
拿一首肖邦《降E大調夜曲》與一位學生上了節實驗課程,在開始學習前,給學生講解了夜曲的特點,比如首先想到的是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首創的一種樂曲體載,旋律優美、歌唱性強,速度以中速慢速為主。然后和學生欣賞音頻,在聆聽后,一起暢談聽后感,過程中給學生簡述作品創作背景以及作者背景等等。在進行了這一系列的鋪墊工作之后,這位學生已深深被吸引住,迫不及待地渴望嘗試彈奏,而當他一周后前來還課的時候,發現他不僅僅能夠基本完整地演奏此曲,而且非常明顯的感受到他對這首曲目滲透進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可以說演奏出了他自己的《降E大調夜曲》。通過幾次此類實驗,發現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所得到的收益遠遠超從前。
二、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培養鋼琴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鋼琴教學過程中,很多人的感受都是枯燥、乏味。因為很多時候,都是以講述、示范、糾正等等這些方法為主,而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所感受到的僅僅只是需要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不可能產生多少興趣,更難高質量的完成學習目標。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善教學思想,教師要以興趣培養為出發點,科學化整合融入到鋼琴課題教學內容,在豐富內容的基礎上提升教學內容實效性,在落實過程中引領、指導學生,使其輕松理解、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感知鋼琴魅力,在建構知識中順利培養鋼琴學習興趣。
以初學者“識譜”為例,教師要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形象呈現五線譜知識,在圖文并茂中有效降低課題知識難度系數的同時增加趣味。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時指導學生觀看五線譜的微視頻,在多感官體驗中主動融入到認識五線譜教學中。隨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性格特征、愛好、學習能力等,科學選取并呈現難易度適中的基于五線譜的音樂作品。巧設一些基于五線譜知識的簡單問題,在層層互動中不斷引導學生有效思考,在解決問題中更好地從整體上感知鋼琴作品的同時促進鋼琴學習動機,這樣的特色教學方法可以為之后的學習鋼琴做成很好的鋪墊。
三、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鋼琴潛能
教學方法優化是鋼琴有效教學實現的關鍵點,也是激發學生鋼琴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要優化傳統單一而滯后的教學方法,在平日引領與實踐中深層次激發學生們鋼琴學習潛能。
我接觸過的學生中,多數之所以練琴,只是為了所謂的考試不掛科,順利畢業為目標。這樣的想法之下,他們很難能認識到自己對于鋼琴學習究竟有多大的學習潛能。應多為學生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盡量可能多的給予他們可以在公開場合演奏的舞臺,使他們在真正的演奏過程中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成就感。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演奏出自己風格的音樂作品,在相對應的考核中也根據這一點作出相對應的改變,不要以那些彈奏速度快、選曲難度高作為打分高的標準。畢竟作為鋼琴教師的我們,更希望教出的學生都可以演奏出更好聽的作品,而非僅僅只是完成彈奏。
四、根據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性格的不同,所以對同樣一首鋼琴作品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高職院校的鋼琴演奏教育過程中,應做到因材施教,這個“材”是指被教對象,而非教材。
19世紀偉大鋼琴教育家萊切鐵斯基就說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沒有方法的方法”,正是好老師的真實體現。以我校學生來說,在與他們的交流過程中得知,每個人都有不同所喜歡的音樂風格,在這種情況下把同樣的東西強加于他們每個人的話,所得到的收益自然是非常低的,至今為止,還沒有一種公式化的教學方式或程序能夠成功證明其優越性,更不用說高職院校中培養鋼琴演奏人才了。而因材施教使得鋼琴教學和音樂本身變的更具有想象力和樂趣,使演奏的曲目充滿個性和人性,所以,作為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師,要分別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但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到鋼琴演奏。但同時,對于鋼琴教師的我們也就要求越高。不僅僅需要自己在鋼琴演奏中繼續學習,在相關的知識領域中也要有所涉及,只有這樣,在針對不同學生制定教學計劃時,或學生向你提問時,才可以做出最準確的答復,同時也會為學生們樹立榜樣,使他們哪怕是在課后也有動力不斷學習。所以,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和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好的技能。
五、總結
總而言之,作為當代高職院校鋼琴教師的我們,應該突破傳統鋼琴演奏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潛能為主,針對性因材施教,并且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盡可能的使他們快樂地學習,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應付,這樣方可以體現出更加具有特色的高職院校鋼琴演奏教育課程,從而實現高效鋼琴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滿足我國社會整體對于人才方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段雪.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改革中現代教育理念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