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使體育教學逐漸從注重增強人的體能、改善人的體質向培養人的意志品質、完善人格方面轉化。在體育教學中,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也可以根據所教授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有意識地、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其效果要比其他課程更實際。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意識的教育影響,塑造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精神,使得體育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而且進入到精神層面,這使得體育教學有個更高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體育是眾多教育學科中,與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和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具有極高的德育價值。德育的教學,雖不像傳授技能那樣目標明確,但一直深刻的影響著整個體育的教學過程,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做好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傳授工作的同時,加強德育的教育工作,能有效的達到德育和體育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實現新時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
一、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識的學習轉移到自我判定、自我教育和自我選擇上來,避免盲目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要充分利用體育教育的動態課堂環境,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自我教育。例如,體育課程中的耐久跑,常有學生摔倒或堅持不下來,但也會繼續參加練習的事例,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表揚,這樣其他學生也會深受鼓舞。又如,隊列隊形的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組織性和紀律性。借還體育器材還可以培養他們熱愛集體、愛護公物,使學生逐步形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良好品質。
(一)道德情感的滲透教育
道德情感可分為公正感、責任感、義務感、自尊感、羞恥感、友誼感、榮譽感、集體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等。其中愛國主義情感、責任感和自尊感對于青少年尤為重要。首先,集體主義教育是要使學生形成集體主義觀點,關心集體、助人為樂的感情和善于在集體中生活的教育。集體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核心,是德育的內容之一。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情感,就是為了培養他們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培養他們集中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習慣,在集體中發揮自己的最大作用。這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的使命。體育教學就是一種教師為主導作用,學生為主體共同參與的集體性教學活動。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滲透集體主義精神,教會大學生站在集體的立場上處理問題,積極健康的心態為集體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意志品質的培養
意志品質是指構成人意志的諸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獨立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持性。意志,是人類能動性的集中表現,是人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調節和支配自身行為的心理過程,對現實目標的有方向、有信念堅持下去的一種心理活動。大學生的意志品質直接支配或影響著學習、工作和生活。
1.自覺性
意志的自覺性是指人對行動的目的及其社會意義有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并能主動支配自己的行動以達到既定目的的品質。獨立自主,遵守紀律,執行準則,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勝不驕,敗不餒,排除誘惑,抗拒干擾等,都是自覺性的具體表現。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目的性,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比賽觀,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勝利而驕傲自滿。
2.果斷性
意志的果斷性是指人在選擇目的、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過程中善于辨明是非真偽,抓住機會,迅速而堅決地進行決斷,或及時調整決策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外界環境的品質。因此,在動機斗爭時能當機立斷、迅速而堅決地作出決定;在需要行動時敢作敢為;在不需要立即行動或情況發生變化時又能根據需要立即停止已作出的決定。在各式各種的體育賽事活動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種的出其不意的問題,這就需要運動員根據賽場上的變化和自身的能力特點,果斷堅決的作出對集體有利的決定。
3.堅持性
意志的堅持性是指一個人能長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戰勝各種困難,不屈不撓地向既定目標前進的品質。具有堅持性品質的人,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壓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誘面前不動搖。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意志堅持性的表現。
4.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緒并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的品質。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善于驅使自己去執行所采取的決定;二是善于抑制與自己的目的相違背的愿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時刻積極滲透自制自律的精神,這些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良好的心態,提高自身條件能力。
(三)社會行為的導向
一,規范行為。學生處于成長受教育階段,身心發展還是不夠成熟,需要積極地教育和引導,使他們經過不斷的學習進步逐漸做到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規范自身的行為。體育課堂中的課堂常規是對體育教師和學生共同的要求,他規范和約束并指導課堂行為的作用。例如,上課時的著裝要求、課堂開始時的師生問候和道別等。及時而有規矩的建立課堂常規,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形成有組織有紀律的氛圍,有利于提高課堂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組織性和紀律性。
二,交往行為。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學生間的交往構成了體育教學中的人際交往的過程。相對于其他課程,體育教學的人際交往相對于比較開放、實踐性也會更強。體育教師要努力的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之間產生共鳴,才能更好地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之間進行的交流,也會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際關系。
三,合作行為。無論是在學習和生活中,人都不能脫離群里,這就需要養成與他人合作的行為習慣,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互相合作。許多的體育項目就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配合才能完成的項目。例如排球項目中的傳球、配合扣球?;@球項目中的傳切配合等。
二、總結
體育教學的過程也是德育教學的全部過程。在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德育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F階段的各所學校的體育項目的設置都很全面,能夠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并且也在不斷深入和發展中,這就為在體育教學中德育的全面滲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無論是體育部門的管理者還是一線的教師,都應充分的認識到體育教學的德育價值,達到預期的德育目標。即,不僅重視實現體育技能、完成體育目標,還要關注情感意識的表現、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性等目標,最終實現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科.談新課程高中體育教學的德育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