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琳
摘 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廣泛傳播,中華大地掀起一股興辦各種自治團體的熱潮,商會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奉天商會成立于1906年,它是東北近代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組織,其社會活動領域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社會公益等請多方面,對東北近代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奉天商會;東北經濟;近代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一系列空前的社會變動,中國社會流變出許多新興的社會團體,商會即是其中之一。它廣泛涉足工商經營活動,孜孜牟利;同時也涉足近代社會的政治、教育、外交等諸多領域,成為近代社會一個舉足輕重、極其活躍的社會團體。因此,有必要對其作出一個客觀的歷史評價。
一、奉天商會對東北近代社會發展的貢獻
奉天商會是近代東北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團體,對東北近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對東北社會的貢獻也是多方面的。
(一)促進東北近代經濟的發展
創設商會是晚清中商主義的重要內容之一。奉天商務總會以“維持商政為主議”,“凡設立有益商業之舉,本總會比實力提倡輔助”。奉天商務總會成立后采取了多種措施,以期推動奉省經濟的發展,舉辦商品陳列所、組織工商界人士赴日參觀考察、創辦《勸業報》、《商工日報》等各種措施,轉變了人們的商業觀念,使東北商人的眼界開闊了,他們開始關注國際市場上的風云變幻,考察外國的風俗習尚,了解其嗜好與要求,比較中外產品的質量,研究商戰的戰略戰術,以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由于近代工業的發展,也促使商業由傳統向近代轉型,加速了東北經濟的近代化。
(二)為推動東北政治的民族化進程做了一定的抗爭
由于長期實行抑商賤商政策的結果,中國的商人不獨缺乏法律保護的社會地位,而且缺乏相應的政治意識,被絕在中國政治生活的主流之外,久面久之就形成政治上的冷漠主義與孤立主義。東三省的坤商是立憲運動的積極支持者。1908年春,請愿風潮傳至東北,三省立憲團體立即行動響應。奉天的請愿活動是教育會和商會領導的,他們聯合三省紳民共同赴京請愿。在教育會和商會的影響下,奉天各界人士共同組成了國會發起人團,前往北京請愿。晚清以來,苛捐雜稅畸重。因此,商人們的抗稅抗捐斗爭延綿不斷。由于日本加劇了對東北的侵略,奉天商會領導“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同時,也在外交方面為爭取國家主權而努力。如1915年反對袁世凱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以及在華盛頓會議期間強烈要求日本撤軍,交還山東主權等外交活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后來的反對日本在臨江設領事館與日本交涉朝鮮排華案等外交事件中,商會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維護國家主權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對東北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貢獻
商會重視實業教育,把啟發商智作為自己的宗旨和活動內容之一,為推動中國實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商會的實業教育活動幾乎與其自身的誕生同時開始。奉天商務總會一成立,就把開展工商教育活動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其章程規定:“本總會經費充裕之后應先籌設學堂銀行等以開商智,而興實業,如一時未能舉辦,亦應設研究講習所,以開智慧,而除舊習。”奉天商務總會首先開辦了商業講習所、商業學堂、高等實業學堂,學習商業常識和職業技能,這些學堂造就了一批新式實業人才,使中國的第二代實業家的文化素質大為提高,為民國以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準備了人才條件。商會在其存在的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通過自已的各種活動促進社會文化教育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官辦學校的腐敗風氣,推動實業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商業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而且還改變了從前輕視商業和賤視商人的沉浮社會價值觀念,商人的地位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近代經濟發展,政治變革,文化進步的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奉天商會的歷史局限性
商會誕生后,雖使商人擺脫了以往分散與各個行會相互壁全森嚴的落后狀況,凝聚成為一個相對統一的整體,明顯增強了商人的抗衡能力。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商會自身的主觀原因及其所處時代的客觀歷史條件等諸多因素,奉天商會仍存在著諸多難以克服的缺陷。
(一)獨立性不強
與近代西方許多國家的商會相比較,近代中國商會的獨立性是非常有限的。其原因在于,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政策的轉變及其保護,商會的產生,也并非單純通過自身經濟實力和政治意識的提高,而是在國家統治者的支持和保護下才得以退生,奉天商會的成立亦是如此。商部制定了一個統一的《商會簡明章程》,盡管各地商人可以根據各地情況另定詳細章程,但卻不能違背部頒章程的各項規定。獨立性不強的這一缺陷,嚴重的制約了商會自身的發展,同時也使商人缺乏抗衡官府侵蝕和扼殺的實力,制約了包括近代中國商會在內的民間社團的發展。
(二)內部派系紛爭
內部派系紛爭,也是近代中國商會的缺陷之一。中國歷史上的商人很早就形成了行與幫,而且各自成立了公所、會館等行幫組織,近代商會雖然與舊的行會組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是統一聯合工商各業的核心社會團體,但它本身也殘留著一定的行幫性,所以各行與各邦之間的此疆彼界難免也會不同程度的在其中有所反映,實力雄厚的大行幫壓抑小行幫,本地上幫派壓抑外籍商幫的現象,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在有些地區,甚至出現少數行幫控制商會的情況,引起其他行幫的不滿,于是商會內部的派系紛爭不斷發生。這種情況在奉天商會中也屢次出現,其中最具影響的要算是以商董李富堂等人為一方,同以會長丁文廣等人為一方,長期勾心斗角,互相排擠,涉訟多年,最后由官方出面,通過改選的辦法加以解決,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商會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結語
奉天商會的成立,使商人團結一致,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斗爭成為可能。這大大増強了商界的凝聚力,同樣也増強了商人自身的抵抗能力,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參與國家的內政外交,對有損工商界者利益的政策進行抗爭同時也促進了東北的文化教育事業。近代奉天商會同樣也存在歷史局限性,但總的來說,在歷史長河中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遼寧博物館:《奉系軍閥檔案史料匯編》(一)[M].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頁。
[2]遼寧博物館:《奉系軍閥檔案史料匯編》(一)[M].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