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麗+雷大星+張耀平
(1.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2.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摘要:庚子賠款是中國近代遭受的深重災難,需要向帝國主義列強支付巨額賠款,但美國政府在權衡自身利益后,率先決定退還部分賠款作為興學之用。通過對美國退款的緣由,款項資助的留學人群,及最終學成歸來的人才所做出的貢獻的研究可得出,各國退還的庚子賠款資助中國的教育及留學事業,積極運作為自己國家投資未來中國的過程中,無意中使中國走上了發展近代教育的道路,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成長為中國近代教育的先導,他們的努力和貢獻為中國近代教育培育了成長的沃土。
關鍵詞:庚子賠款;近代教育;留學生;近代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0-0234-02
一、庚款留學的緣由
1900年,由于義和團與帝國主義的激烈沖突,列強借口保護使館和僑民發動了侵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與11個列強國家簽定了《辛丑條約》,其中要求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作為戰爭賠償,這就是近代恥辱的“庚子賠款”。其中,美國獲賠白銀3200多萬兩,超出實際戰爭支出1500萬兩白銀。1904年中國駐美國公使梁成與美國交涉,希望美國退還部分戰爭賠款,后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商議將退款用于興辦學校、資助游學之用。梁成還廣泛進入美國各大高校進行游說,爭取了一些大學校長的支持,因此美國一些具有長遠眼光的校長給總統提出建議,利用“庚子賠款”資助中國留學生,使得美國培養出可支配影響未來中國的優秀留學生,使美國在中國的利益最大化。并且當時中國青年前往日本留學的隊伍十分壯大,使美國感到十分不安,因此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美國國會于1908年通過了退還部分庚子賠款以資助中國學生留美的議案。中美協定,從1909年開始,前四年每年派100名學生到美國留學,學生總數的80%學習工、商、農、礦等自然科學,20%學習文、史、師范、哲學等社會科學。以后每年的留學人數都規定在協議里,這就是對中國近代教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庚款留學”。美國開啟此項先例以后,其他各國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都實施了相應的辦法,退還了部分庚子賠款,以資助文化交流事業和青年學生的留學事宜。
二、庚款留學對中國近代教育的積極影響
1.庚款留學對中國近代教育現代化的促進。中國近代教育事業一直在曲折中艱難前行,盡管清政府于1905年實行“新政”,廢除了科舉制,還廣辦新式學堂,但收效甚微。20世紀早期,除部分教會學校以外,新式國立高等學府只有京師大學堂、山西學堂和北洋大學堂,而且任職教員絕大多數是外籍教師。等到大批庚款留學生歸國以后,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扭轉,近現代化的高等教育蓬勃開展起來了。留學歸國的人才還有很大一批直接擔任高校的領導,1928年至1937年間,90%的校長都是留學歸來的人才擔任的。還有一批優秀的學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成為了奠基人和先驅,結合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和精神,成長為開宗立派的教育先導,影響和指引著中國青年的進步。正是在庚款留學生的影響下,中國近代教育逐漸從舊的體制中走出,轉向新的人文科學培養體系,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開辟出了追趕西方現代教育的道路。
2.庚款留學對中國近代教育學科、研究體系的促進。民國初年,我國的高等教育還處于初創階段,高校數量很少,而且學科還十分單一,教學研究體系基礎薄弱。庚款留學生歸國以后,根據西方大學先進的學科建設經驗和合理的系科設置體系,開創了許多新興的學科。除此以外,他們還根據當時高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自編教材、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培養方案,培養了大量的科學人才,成就了許多科學巨匠。另一方面,這些學者也倡導把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高校要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為西方先進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傳播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興建了大批的實驗室、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特別提出了要重視動手能力,產出了大批的科研成果。
3.庚款留學對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推動。(1)近代高校管理體制的改革。梅貽琦先生作為第一批庚款留學生,1931擔任清華校長后,提出了“教授治校”的管理形式,其理念認為大學不必有多少大樓而在于有優秀的教授,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成立了清華教授會。教授會由所有的教授、副教授組成,對教師的教學及科研、學生的成績學術水平進行綜合評定,對每個院系的院長和教務長進行審定推薦。就在這樣的體制下,清華大學一時間名師云集,迅速成為全國一流的名校。梅貽琦還根據美國大學的經驗對清華學生的培養方案作出改良,注重學生“全面人格”的培育,對今天中國的高等教育仍然有很強的借鑒意義。(2)推動了近代教育學制的改革。1922年,由庚款留美學生組織召開了全國教育聯合會,大會提出參照美國教育學制,制定了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這就是中國教育史上著名的“壬戌學制”。此方案根據中國兒童的成長規律,規定了不同階段的培養模式和教育年限。從此,中國教育從日本的影響下走出,開始探索自己的道路。此次大會的提案基本確立了近代教育的學制,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里程碑,時至今日對中國現代教育也有著深遠的影響。(3)開創男女同校的先河。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后在南京高等師范任教,大力提倡男女同校。在此之前,中國高校大多仿效日本,開辦男子或女子專科學校,近似于軍事化管理缺乏活力。在強烈的愛國情懷感召下和對教育的探索執著,陶行知四方奔走宣傳,向社會各界介紹西方的教育經驗,并結合中國實情,闡述男女同校對教育的促進意義。在正式開學以后,整個校園的風氣顯得生機勃勃,面貌煥然一新,這一大膽的舉措改變了人們對教育形態的固有認知,使校園的陰陽得到了調和,男、女生交往也更加自然。此舉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改革舉措,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1922年后,全國各大高校開始陸續招收女生。自此,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開始了大踏步的前進,對以后的教育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結語
庚子賠款是西方列強對中華民族的暴力集體性掠奪,而后似乎改變方式,采用懷柔的“退款興學”,但實際上是企圖用文化軟實力把控中國的教育方向,達到對中國文化侵略和精神控制的戰略目的。然而,就是在如此凄涼的教育背景下,庚款留學生卻懷著無比的愛國情懷,珍惜此次機遇,為民族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進實用的教學模式,并根據中國實際,建立了完整的中國近代教育體系,引導中國近代教育由傳統的封閉式教育進步為近代開放式教育。歸國的庚款留學歸來的學生成長為引領我國近代教育事業前進的中流砥柱,他們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里,懷揣著執著的夢想,默默擔負起了為國家和民族探索建立近代教育體系的重任,并最終摸索出了一條澤被后世的教育道路。
參考文獻:
[1]田心.感謝葉企孫先生[J].湖南教育:下旬,2011,(11):29-29.
[2]吳孟顯,李丹.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與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5,(5):80-84.
[3]張麗敏.試析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原因[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100-101.
[4]李光榮.論梅貽琦的美育思想[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10):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