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價值。方法 隨機抽選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手術室治療的患者資料共計56例,抽簽法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2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的傳統護理,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效率顯著比對照組要高(P<0.05)。結論 針對手術室中患者采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手術室護理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快速康復外科;治療效果
快速康復外科指的是為了降低患者死亡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度所采取的一系列相應措施,是一種新型的外科護理理念。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需要從3個方面來實現,即麻醉、微創手術、圍術期護理[1]。而手術室作為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的主要科室,其在手術室中的護理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本院對收錄的腹腔鏡胃腸手術患者進行了研究,旨在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具體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手術室治療的患者資料共計56例,抽簽法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28例。對照組中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齡31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43.26±7.24)歲;觀察組中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齡32歲至74歲,平均年齡為(44.18±7.36)歲。兩組患者之間的常規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為對照組患者提供臨床常規的護理方法。
觀察組:為觀察組患者提供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方法。具體如下:
①患者在患病或者等待接受手術期間最為關注的問題往往是自身的生命安全問題,這會導致其出現恐懼、緊張、害怕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此時要為其實施心理護理措施,多于其進行溝通、交流,以此來幫助其解答疑難、解決問題,安撫其心靈、消除其內心的負面情緒,幫助其樹立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
②患者在實施手術前進行適量的飲食對促進其腸道功能恢復有著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在患者初步恢復意識之后,便可以使用溫水來將其口唇濕潤,并且讓其飲用少許,期間要注意查看患者在飲水后是否出現了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并將其記錄下來[3]。
1.3評價指標
顯效: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其腹痛、發熱等癥狀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其腹痛、發熱等癥狀得到緩解。
無效: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其腹痛、發熱等癥狀沒有明顯好轉,甚至還有惡化的趨勢。
本次實驗將顯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作為治療總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SPSS18.0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各自使用均數±標準差、率表示,之后分別實施t檢驗、X2檢驗,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效率顯著比對照組要高(P<0.05),見表1。
3討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之中包含了許多中護理手段,例如:手術后早期進食、麻醉方法、手術前教育、縮短手術前的進食時間、術后鎮痛方法、不常規的鼻腸管減壓等都屬于其范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張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可以適量飲食,其可以在接受麻醉前的2h食用一定的流質食物,在麻醉前6h可以食用一定的固體食物,這與傳統護理方法之中的術前禁止飲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會讓許多不知情的患者產生一定的心理畏懼感,這時護理人員便要積極、耐心的與其進行交流,向其宣教基本知識,讓患者將懸著的心放下來。
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之中,術前的常規腸道準備是不被提倡的,因為這很有可能會對患者的腸道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紊亂其體內的電解質平衡。而術后進食與下床活動卻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極為支持的,因為這可以減少患者的臥床時間,從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肌肉強度下降過多,能夠對其體內的肺功能以及組織氧化能力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促進其血液循環。所以讓患者在術后多下床走動是很有必要的[4]。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并不是一種單一的護理模式,其是由多種護理方法組合而來的,在降低患者應激反應程度,改善其不良情緒,促進其術后恢復速度方面有著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為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對于加快其康復速度,減少其住院時間,提高療效優質較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鄧萬紅, 朱學敏, 譚翠霞. 心臟外科手術護理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分析[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566-567.
[2]向燦飛, 張凌云.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9, 8(01):168-169.
[3]畢菊紅, 翟雅寧.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膽道外科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8, 3(36):192-194.
[4]廖桂蘭, 洪菁, 蘇梅芳, 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結直腸癌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 9(10):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