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辰
摘 要:農業在我國整體經濟結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確保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質支持。發展農村金融對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實現農業現代化,特別是對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有非常大的作用。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我國農村人口眾多,為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應增加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財政支持。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發揮財政支持的作用。但是,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金融發展存在許多問題,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本文分析了農村金融支持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農村;金融;經濟
一、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促進農村資金利用合理化
農村金融的發展可以加快農業資金的轉移,提高農村資金的利用率。隨著農村金融的發展,在農村進行金融業務所花費的費用變少,信息的擴散速度更快,所輻射的范圍也在不斷變廣,資金需求方向能夠被金融機構很靈敏地捕捉到。農村金融最突出的一種形式就是農業信用貸款。農村地區的非大額貸款公司需要農業信貸的支持,其中大部分的貸款都是指向性的。只有這樣,農業貸款才能夠被高效利用,貸款所花費的費用才會降低,農業貸款的回報率才會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進一步降低貸款的風險,同時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勁的支持,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助力。
(二)促進農村技術創新性發展
技術向來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關鍵點。在其他要素相同的情況下,技術的進步可以使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產生質的飛躍,進而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要在農村地區實現技術創新的前提條件是資金必須充裕,但經濟狀況差是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就讓技術創新的資金鏈遇到了一定阻礙。發展農業金融,能夠促進農村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三)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產業升級
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經濟發展及其結構具有高度相關性,只有通過改變經濟結構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相應地,結構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程度變化,所以,結構的改變就是金融進步的結果。我們需要知道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必須對產業進行優化和升級,這樣才能對經濟有更大的推動作用。因為要素(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決定了產業結構,所以需求量將反映在金融結構中。如果一個地方的金融結構與當地的經濟產業結構非常相似,那么這個地方金融結構的有利作用將會被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從而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難以獲得銀行信貸
在當今社會,農民通常很難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目前,金融的風險程度還在不斷增加,而信用貸款的收回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工作,所以商業銀行對貸款就會有更加嚴苛的規定,我國的農民通常不能滿足相應的審查條件。第二,農民的貸款額通常很小。貸款的資金量越大,銀行所獲得的收益就越高。商業銀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各種大型的公司、企業都是銀行所服務的對象。第三,歸還能力差是主要問題,有些道德素養較低的貸方可能會故意或惡意不歸還。以上種種問題,導致銀行在農村地區進行貸款業務時更加小心。
(二)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
盡管農村地區正在不斷改革農村金融體系,但是,改革的力度并不是很大,農村的經濟環境難以與其體系相匹配。在農村地區,改革的側重點是把金融機構下沉,增加金融機構的數量,但是,由于農村經濟收益很少,只有少數幾家銀行繼續在農村地區提供金融服務。同時,服務模式固定化是金融機構的缺點,這就讓金融體系難以在農村生根發芽,所起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三)農村金融結構不科學
目前,金融結構在農村還沒有成型,儲蓄和貸款不平衡,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鄉鎮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占了農村地區資金需求的大部分。因此,鄉鎮企業成了金融機構貸款的主要對象,而農村居民的資金需求不被重視,這不但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而且會阻礙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的措施
(一)打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優化農民借貸方式
在營造良好的農村經濟環境中,職能部門要把農業的貸款程序化繁為簡,為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穩定發展助力,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同時把握好相關政策,把農業的貸款利率放在適當的位置,同時普及農村貸款的業務辦理步驟,提高農業資金的利用率。相關部門還可以具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貸款的額度進行調整。遵守國家有關制度,嚴格審查貸款程序,保證農村地區的金融環境穩步發展。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使貸款程序更加方便,才能使我國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
(二)強化對農村金融體系發展的支持
首先,政府部門應發揮積極作用,繼續擴大對農業的支持,進一步完善有關農業的金融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各金融機構開展多種農業支持活動,積極探索形成由政府領導的擔保公司。金融服務機構為農村擔保貸款和動產抵押提供了更強有力的支持。其次,要積極推進農村風險補償改革,加快農業保險的推廣,降低農業產業和金融機構的風險,通過農業保險和農村信用相結合,有效控制金融風險,提高效率和效益。此外,要加快農村信用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促進農民、涉農企業和農村合作社之間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在農村建立更好的信用環境。
(三)不斷優化農村金融結構
與以前不發達的金融結構相比,升級后的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性更低,產業結構更加健全。市場經競爭向來都是激烈的,只有讓農村金融結構適應農村環境,才能有效降低操作風險,同時保持金融結構的合理性。在改革農村金融結構時,國家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在吸收人才時,必須要提高考核標準。國家有關部門在優化農村金融結構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可以明確農業經濟發展目標,可以更好地調整我國農村產業結構。由于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相對密切,通過合理優化農村金融結構,有可能擴大農村經濟發展規模,促進農村經濟更好發展。此外,不斷優化農村金融結構可以幫助有關部門更好地了解農村經濟發展,并為農村經濟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適當的解決方案。
四、結語
農業經濟增長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二者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為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必須加強對農村金融發展的支持,創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優化農民的借貸方式,完善金融發展體系,不斷優化農村金融結構,建立健全科學的金融發展體系,促進農業經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蔣乾翔.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影響研究[D].石家莊:河北地質大學,2019.
[2]趙麗.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12):1-2.
[3]李文鑫.湖北省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6,55(12):3226-3228.
[4]周向.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關系分析[J].農業工程技術,2016,36(26):13.
[5]李佳珂,黃遠春.四川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理論與實證研究[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6(5):87-92.
[6]楊婷.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基于VAR模型[J].濰坊學院學報,2019,19(5):24-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