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書蘭
摘 要:產業工會作為省市各級總工會下管單元,在省市各級工會財務部指導下進行財務管理、報表編制和財務核算,在產業工會主席領導下實施開展各項財務工作。因產業工會業務量相對較少、業務單一、財務核算人員身兼數職、人員更換頻繁等,產業工會財務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財務規范性還需加強。從企業財務角度來看,產業工會因業務相對單一,在各基層分工會實現標準統一、集中處理是有條件的。對此,本文從當前產業工會財務管理現狀出發,結合財務共享相關理論,探討產業工會財務共享體系構建、內部流程和制度建設,以此推進產業工會財務管理標準化、高效化和集約化的財務共享。
關鍵詞:產業工會;財務管理;財務共享;大數據
一、產業工會財務共享概述
產業工會財務共享就是依托當前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將產業工會及各基層分工會的財務數據整合到同一平臺,搭建不同的業務模塊,配置相應的審核規則和內控審批流程。將預算管理和財務核算相銜接,財務報賬附件通過電子影像上傳,財務集中核算結果自動生成財務報表,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一體化,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的規范性,提升產業工會的財務信息質量。
二、當前產業工會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按照財務共享理論,產業工會在財務管理中至少要實現四方面的轉變:一是將財務預算納入財務共享平臺管理;二是所有業務開支必須從預算項目出發,發起財務報銷流程;三是按內部控制管理要求配置報賬流程審核點;四是配置專業較強的財務人員進行集中審核處理。集中后的財務共享平臺實現了財務活動的動態管理,各基層分工會可及時在財務共享平臺查看財務報銷結果和預算執行進度。結合財務共享相關理論,比對當前產業工會財務管理現狀,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自動化程度低
全國工會系統使用的財務核算平臺沒有統一,各省市總工會或產業工會可自行選擇財務核算平臺。據了解,大部分產業工會的財務核算系統都是單機版,這種核算系統屬于會計電算化的初級階段,缺乏預算管理功能,對同一核算主體的會計和出納都不能同步查看數據。這樣的單機版財務核算系統只是簡單的記錄,達不到財務管理的目的,線下增加了很多人員的工作量。
(二)預算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工會經費預算能夠充分反映全年工會工作的總體思路、總體格局以及財務調控的舉措和力度,工會的年度重點工作也在經費收支計劃中有所突出。從產業工會多年來運行的結果來看,預算編制時項目不夠細化,預算金額和執行結果相差較大,主要是業務經辦人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以辦成業務為最終目標,忽略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未發揮預算的控制作用;有的片面認為只要不編制赤字預算,工作能正常運轉就行,而非根據工作重點和活動有效性來科學合理安排各項資金。
(三)內部控制執行略顯乏力
從財務檢查結果來看,很多產業工會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但執行上會有一些偏差。不管是基層工會工作人員,還是工會財務人員,一旦工作不細心,人工審核就會出現審批手續不符合內控要求的情況。內部控制乏力的主要表現為:在內部會計控制執行過程中,重審批程序,輕內部審核,認為只要工會負責人簽了字就可以報銷,缺少對所發生事項憑證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的審核。
(四)內審機構不夠重視
工會經審委是工會財務管理的內部監督機構,應負責工會預算的合理性審核、財務決算執行財經制度的規范性審核和工會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等。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工會經審委對財務預決算的審核力度較弱,未起到“以審促幫”的作用。另外,工會經審委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較大,對本級工會財務監督和下級工會財務指導還有待加強。
三、加強產業工會財務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在信息時代,為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依托當前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在產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中構建財務共享系統勢在必行。具體構建思路和對策如下。
(一)以大數據和信息共享技術為核心與基礎,建立網上財務核算處理系統
要推進產業工會構建一套結構完整、功能全面的財務共享體系,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各級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產業工會財務共享平臺架構包括預算管理、財務報銷、財務報表等幾大模塊,各個模塊再根據管理需要細化子模塊。要實現自動化和數據共享,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梳理業務流程,包括業務范圍、報銷標準、審核規則和審批權限等;其次,要梳理系統規則,如預算與經濟活動對應規則、經濟活動與財務科目對接規則、財務科目與報表對接規則等;最后,確定各層工會在共享平臺的管理模式,比如:是一個基層分工會建立一個賬套,還是一個產業工會建立一個賬套。這樣,通過共享平臺一體化管理,財務核算歸集到產業工會最上層組織集中處理,推進產業工會財務管理的標準化、高效化和集約化。
(二)預算管理前置化,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預算管理前置到共享平臺,財務報銷時經辦人從選擇預算項目開始,填寫報賬單的基本信息,上傳本表單報賬支撐依據的相關影像,系統按內部控制權限逐一到相關環節審批,最后歸集到財務集中處理中心,會計和出納人員分別進行審核與付款,完成整個財務報銷流程。將預算管理與財務執行有機結合,為財務管理提供快捷便利的管理平臺。
(三)建立報賬標準,規范財務核算
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不僅需要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財務報銷規范,而且需要做好政策宣貫工作,讓業務經辦人在事前知曉報賬規范要求。只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執行,才能確保每一項經費支出的有效性。在財務共享平臺這個大前提下,筆者針對產業工會財務規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盡可能細分工會財務人員的工作。工會財務核算由公司主業財務部代為記賬,會計身兼數職,工作重心難免會放在主業上,而弱化工會財務工作。建議工會部門與主業財務部共同確定工會財務工作量和工作時間,以保證工會工作質量和效率。
(2)財務集中后,精選業務能力較強且有責任心的財務人員進行處理。
(3)財務報銷標準和規則固化到系統中,讓業務經辦人發起流程時可以比照標準進行審核,降低后期財務報銷退單率。
(4)加強工會財務人員培訓,提高業務處理能力。
(四)強化內部審計監督,確保財務共享監督機制高效運轉
在構建健全完善的財務共享體系的同時,必須強化工會審計委員會對體系內各項財務活動的監督和審核,以確保各項經濟活動開支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從而在產業工會內部形成一個閉環的管理模式。工會經審委要認真對待財務預決算審計工作,要樹立“以審促幫”的管理意識。通過審計指導各級工會積極合規合法開展各項工作,提高基層工會財務信息質量。
四、結語
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單位的財務管理創新提供了思路與方式。本文結合產業工會的財務管理實踐,從財務共享的視角分析了其在財務管理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此提出了構建產業工會財務共享體系的一些思考和建議,以期能夠為產業工會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黨欣.推進工會財務規范化建設的思考[J].北方經濟,2012(5).
[2]王桂平.做好新時期工會財務工作的幾點體會[J].會計與審計,2012(2).
[3]姚麗麗,肖婷.關于加強工會財務管理的幾個問題[J].東方企業文化,2011(12).
[4]王桂平.深化工會企事業改革 推動工會資產工作創新發展[J].中國工會財會,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