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營 周川
摘 要:本文以沈家鋪開發區物性特征為例,通過對沈家鋪開發區的物性分布特征以及控制因素作精細研究,理清了該區的物性分布特征,研究了孔隙結構的分類,提高了儲層認識的程度,為油田開發調整、綜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沈家鋪;物性;單砂體;孔隙結構;控制因素
沈家鋪開發區位于大港油田南區,位于棗園油田,南接王官屯油田,是一個被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斷層復雜化的斷塊油藏[1-2]。該區地層傾向南東,傾角10度左右。北東向斷層為構造主斷層,延伸距離長、斷距大,對沉積和油氣運移、聚集有明顯的控制作用,而北西向斷層的斷距較小,使構造更加破碎。
1、取心井物性分析
根據取心井的代表性,選擇家37-41井棗Ⅴ2、3小層,家45-7井棗Ⅴ6小層34個樣品的毛管壓力曲線,選取孔隙喉道均值、平均孔喉半徑,飽和度中值壓力、排驅壓力、最大連通孔喉半徑及毛管壓力曲線形態特征將孔隙結構分成四類:
第Ⅰ類:中高滲粗喉型:該類儲層滲透率為700~1200×10-3μm2,毛管壓力曲線表現為粗歪度,曲線平緩段長,該類儲層分析樣品較少,約為10%,主要分布在棗Ⅴ6小層分支河道砂巖中。
第Ⅱ類:中滲中喉型:該類儲層滲透率為100~700×10-3μm2,毛管壓力曲線表現為粗歪度,曲線平緩段長,該類儲層分析樣品較多,約為50%,主要分布在棗Ⅴ2、3小層分支河道砂巖中。
第Ⅲ類:低滲細喉型該類儲層滲透率為10~100×10-3μm2,毛管壓力曲線表現為細歪度,該類儲層分析樣品約為30%,主要分布在分支河道砂巖中。
第Ⅳ類:微滲微喉型該類儲層滲透率小于10×10-3μm2,毛管壓力曲線表現為細歪度,曲線沒有平緩段,進汞飽和度低,該類儲層分析樣品很少,約為8%,主要分布在河道薄砂層中,基本為非產層。
本區注入毛管壓力曲線的形態特征與油層滲透率和孔隙度的比值有著密切關系。不同的樣品隨著滲透率與孔隙度比值(K/φ)由大變小,毛管壓力曲線從左向右依次排列。K/φ值越大,毛管壓力曲線越突向左下角,曲線平臺增長,和飽和度坐標的夾角變小,喉道中值變大,說明喉道尺寸越大,孔隙均勻,孔隙結構性質好。
2、單砂體的物性特征
從 官128斷塊各單砂體的儲層物性統計可以看出,同一砂體砂體厚度、沉積相、孔隙度和滲透率具有較好的對應關系,厚度較大的砂體孔隙度、滲透率也相應加大,反之則減小,孔隙度和滲透率相關性較好,從以下孔、滲平面圖和各小層孔隙度、滲透率直方圖上也可發現此規律。
3、粘土礦物成份
據掃描電鏡及X衍射資料,本區孔一段棗Ⅴ油組粘土礦物成份主要為伊/蒙混層,占60-80%,其次是高嶺石、伊利石各占10%左右而綠泥石只占5%左右。從粘土礦物與深度關系表可以看出,隨著深度加大I/S含量有所下降,而高嶺石、伊利石、綠泥石都有所增加(表1)。油層敏感性分析認為棗Ⅴ油組為中-強水敏,中-弱速敏。
結論
沈家鋪油田儲層成巖作用不強,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積相帶,主力相帶物性明顯好于非主力相帶。統計了不同相帶儲層物性特征,發現心灘最好,往下依次為辮狀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間砂、分支河道間、河道間高地和泛濫平原儲層物性最差。平面上主力相帶物性明顯好于非主力相帶,心灘、辮狀河道微相物性最好,同樣復合上述的統計規律。
參考文獻
[1]尹偉 林壬子 朱雷 林雙運等. 沈家鋪油田棗Ⅴ油組原油地球化學特征[J].20104:28(4)21-24.
[2]孫建 季嶺 王慶魁 何嬌嬌 呂中鋒等.斷棱刻畫在沈家鋪油田油藏描述中的應用[J].2014:21(5)61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