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一方面是因為汽車產業本身在國民經濟中占比較高,是對GDP貢獻最大的五個行業之一;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汽車作為一個綜合性產業,其產業鏈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可以促進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最后就是汽車產業對進出口貿易影響大,足以影響國內對外貿易結構。所以說,汽車不只是關乎出行的產業,更是關乎國民生活與消費的重要產業。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銷量是直接影響整個產業發展的因素。
關鍵詞:汽車;經濟;城市發展
一、緒論
我國正處在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2025已經鄰近,而汽車這個作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超級制造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隨著行業法律和政策的不斷完善,生產上規范化、精確化、技術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隨著我國城市群建設,城郊結合建設的不斷深化,高速路和公路以及鐵路的快速發展,這么大的市場需求,給為我國汽車的發展創造了極佳的條件,使得汽車產量穩步提升。
產量的提升也需要要有足夠的市場購買力來支撐,然而中國車市在經過多年的持續上漲之后,在2018年卻迎來了“寒冬”,且這種寒冬跡象在2019年沒有絲毫緩解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4月,我國汽車銷量198.05萬輛,同比下降14.61%。其中乘用車銷量為157.49萬輛,同比下降17.73%,環比下降22.01%。具體到細分市場,轎車、SUV、MPV三大類乘用車品種銷量同比均持續下滑,其中轎車銷量79.12萬輛,同比下降14.77%;SUV銷量64.78萬輛,同比下降20.02%;MPV銷量9.51萬輛,同比下降30.67%。顯然,這樣的數據與此前專家的預測是不符的。2018年的時候,有不少專家認為,在寒冬之后,2019年國內車市會出現微增長。但事與愿違,今年已經走過二分之一的時間,車市卻沒有看到一絲復蘇的跡象。什么制約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本文將以此入手探究汽車產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
二、中國汽車產業與城市經濟發展
2.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之路
回顧歷史,在很長時間里,中國并沒有屬于自己的汽車產業。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發展國民經濟,中國政府決定成立自己的汽車廠。于是在1953年,長春成立了中國第一汽車制作廠,通過引進蘇聯的技術,開始生產解放牌卡車。改革開放后大量國外汽車技術的引進為中國汽車產業注入新的活力,誕生了一批合資汽車廠,在這個階段,新型生產和管理流程在中國汽車制造廠實施,推動了汽車產業的發展。1982年5月7日,北京市第一所真正以汽車為命名的工業公司掛牌成立。中國汽車產業逐步步入了先進生產的行列,隨著世界多極化和全球化的發展,很多西方國家出于利益的考慮,在全球范圍尋找利益最大化開辦工廠,跨國公司在全球遍地開花。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大量的勞動力和巨大發展前景的市場成為各國車企的青睞對象。在中國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股合資經營的浪潮。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迅速。1992年,國內汽車年生產能力首次突破100萬輛。2009年,生產汽車1379萬輛,其中乘用車800萬輛,商用車341萬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2.2汽車行業的興衰與城市發展
眾所周知,因為城市的聚焦效應,汽車產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因為如此,在過去的一百年里,世界各地產生了眾多的汽車城,而在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中國,也興起了一座座汽車城,這些中國汽車城,正合力助推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一直到今天,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形成了七大“汽車城”。
(1)上海經濟在國內排名靠前,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國家中心城市,其經濟輻射力是不言而喻的。在上海的產業發展中,汽車工業是特別重要的部分。以上汽集團為代表的車企,一步步見證著中國汽車的崛起。如今,上汽集團旗下的榮威、名爵等已經是自主品牌的翹楚,再加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合資品牌,上海已經成為汽車城的代表。
(2)廣州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標。位于廣州的廣汽集團,在2016年的時候,被雜志《財富》評為了世界500強企業,并且在同一年的時候,廣汽集團的整個的銷售量,比同年增長大概30%。汽車產業的發展,讓廣州正一步步坐實汽車城的稱號。
(3)長春是我國著名的老工業基地,也是新中國最早的一個汽車工業基地,被稱為“東方底特律”。中國的第一輛“紅旗”轎車、第一輛“解放”載重汽車和第一輛“東風”汽車,都是在長春誕生的。多項“第一”奠定了長春的汽車城地位。
(4)柳州是廣西最大的一個工業基地,在全國是唯一擁有東風、上汽、一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車集團的生產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廣西柳州超過了重慶、北京、武漢等大城市,躋身全國汽車制造第四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廣西地級市,汽車制造業一騎絕塵,成為當地經濟的絕對支撐力量。
(5)武漢汽車發展屬于后起之秀,但武漢的重工業基礎是相當雄厚的。在東風集團造址武漢后,武漢成為新時期的汽車城。而在智能化、新能源時代,武漢又成為眾多車企的產能選擇基地。2018年,以何厚鏵家族、李嘉誠為核心股東的港股奧立仕控股在武漢投資30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吉利在武漢建設新能源汽車產能。同時,武漢獲批正式籌建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加上已經在武漢落地的比亞迪、揚子江、南京金龍等車企的新能源項目,有統計顯示,武漢目前已經形成至少8家整車、7條產業鏈的布局。
(6)北汽集團是北京汽車產業的重要支撐。北京汽車生產基地成立于2003年,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間重點規劃建設的臨空經濟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北京市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有力的促進了北京汽車工業的戰略重組和產品升級,已成為北京汽車工業的龍頭引擎和推動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7)重慶作為一個網紅城市,很多人容易忽略汽車產業在重慶的影響力。可能很多人對重慶滿街都是行駛的摩托車的印象是比較深刻的。重慶除了是發達的摩托車工業外,還有一部分很強大的汽車工業。重慶市是我國自主品牌長安汽車的總部。
總體而言,這七大城市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代表性的汽車企業和品牌。上海有上汽集團,廣州有廣汽集團,長春有一汽集團,重慶有長安汽車,武漢有東風汽車,北京有北汽集團,而廣西柳州則是通用五菱的主要生產基地。可以說,汽車產業對這些城市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汽車行業的興衰,對這些城市影響巨大,車城”,見證著汽車行業在中國的崛起,而汽車產業如今汽車行業迎來轉折點,對于以汽車制造業為支柱的城市來說,如何跟隨時代潮流轉變發展模式已成為重中之重。
由于近兩年來車市的持續走低,這些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通過上面的表不難看出,在上述七大城市中,上海、重慶、柳州和武漢受汽車寒流影響最為明顯,其他城市相對較弱。如何應對,就成了這些城市和汽車制造商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需求疲軟正推動中國100多個汽車品牌加速整合。隨著汽車行業進行的重組,高管們預計,表現最差的制造商將退出市場。這種淘汰機制,對于汽車城的吸收和緩解能力是一個考驗。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對于這些汽車城而言。為了緩解城市面臨的經濟壓力,幫助市場經濟反彈,中國政府正計劃出臺減稅等消費激勵措施。早在今年3月份,“穩定汽車消費”就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更早之前的1月份,10部委聯合印發的《推動消費方案》,更是將“拉動汽車消費”放在關鍵位置。中國車市表現持續低迷,受到的影響不僅僅是車企,還有居民和城市。如今,擴大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汽車消費又是穩定消費的主要力量。汽車產業的任何動向都可能影響到整個經濟發展的方向。
三、汽車產業新技術與經濟發展
3.1現代汽車發展技術
現如今,人們對于汽車的安全、舒適、經濟、動力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使得汽車行業競爭愈演愈烈,許多汽車企業已經開始轉型也可以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產物。以捷豹路虎為例,捷豹路虎常熟工廠的現代科技工業化生產車間,這間工廠使用機器人技術、視頻識別技術、物聯網系統等等,除了技術上不余遺力的投入,在產品質檢方面路虎更有著嚴苛的標準。
第一,捷豹路虎常熟工廠采用世界最先進的伺服壓機線,該沖壓線目前共生產包括路虎、捷豹在內的五款產品,路虎攬勝極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工廠要生產五款車型,所以更換大型的沖壓模具必不可少。3分鐘換模,7分鐘質檢,總共10分鐘的時間離不開該廠90%的自動化率。
第二,在焊裝方面,隨著材料科技的進步,除了鋼材之外,許多復合材料大量應用于車身生產領域。該廠生產的全鋁合金車身設備具有自沖鉚接、極光釬焊等多項車身連接技術。車身生產過程中可完整精確地測量任何縫隙輪廓和物體輪廓,測量精度高達0.05毫米。
第三,涂裝使用的是干式噴漆系統,涂裝車間內的電泳工藝可使車身360°旋轉,提升效率的同時,還提升了清潔度,使含氮含磷廢水排率接近為0。
第四,總裝廠可實現車門膠條自動鑲嵌,鑲嵌精度達到0.5毫米,不需卡扣和孔洞,不會有贓物進入,底盤與車身全自動合裝,且合裝時靜態裝配,減少線束連接點,合裝過程中采用的滑柱動態移動及定位技術都是首創,不僅增加了裝配精度也提高了效率。
最后,質檢采用先進的超高額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F與VIN碼,實現全流程生產過程控制及追蹤高精度的監測精度和強度,測量精度小于0.05毫米。
由此可見,現代科技對汽車生產和品控的影響巨大,當然,這其中也需要有公正規范規章制度來約束。日本早在20世紀中葉就頒布了《工業標準化法》,簡稱JIS標準。這套標準中涉及到技術、材料、部件、試驗、檢查等等。東風日產有個廣告,開關車門十萬次試驗,而且每次都是98公斤的力,這遠超我們關車門的力度,更有零下二十五極寒測試、重力加速度接近3.8G的環境下耐震測試等。如此嚴格的標準,造出的汽車必然能夠經得住市場考驗。
3.2汽車銷售狀況與展望
2019年上半年汽車銷量已經出爐,相比于2018年同期,今年上半年6大國別車輛的總排名沒有變化,近幾年來,自主品牌汽車不斷發展,在各個方面已經完全不輸合資及進口汽車,甚至在銷量上以39.5%的份額位于各大國別第一名。自主品牌賣的多、賣的好首先就是品牌多,車型多。像吉利、哈弗、長安、長城、傳祺、寶駿、奇瑞等等這些品牌,都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名聲,接受程度很高。同時,這些品牌旗下也都有擔當走量重任的拳頭車型,再加上對細分市場的超高重視程度,所以目標用戶人群的劃分就非常穩定且清晰。最后,價格優勢也是自主品牌制勝的“法寶”之一。
從長期而言,自主品牌車企必須形成一整套獨特技術,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追趕上國際頂尖品牌。美國《消費者報告》每年都會評選十佳車型,消費者報告的客觀性、中立性在全球范圍都是頂級的。其中,2018年豐田YARIS、斯巴魯森林人、凱美雙擎、奧迪A4、亞洲龍、寶馬X5、福特F-150等國際頂尖品牌車型均位于榜單之中。自主品牌想要打開國際市場,登上世界舞臺,就必須在整體技術水平上有所突破。才會得到全球的認可,引領國內汽車經濟的發展。
作者簡介:
劉升義(1964-)男,漢,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畢業,工商經濟師,方向:社會經濟與稅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