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珍
摘 要: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時代意味著教育的方式也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產生變化,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已經成為時代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對于初中教學,我們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學習技能,性格開始定型注重追求自由個性,相比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利用網絡來進行教學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相對枯燥的物理知識,通過網絡教學也許會產生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信息技術;有效結合
自素質教育在中小學得以全面發展以來,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認識到借助網絡進行教學的重要作用。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發展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借助網絡的力量來學習物理,更深了解物理知識。今天我將就如何將初中物理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來進行教學提出我的意見和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境
我們為什么要利用網絡講解物理,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為什么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物理教學,都是我們在講解這一策略時所需要明白的。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這一系列的問題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互聯網進入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互聯網已經成為教師在教學中的利器,合理利用網絡,不僅僅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學,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使課堂更加高效。另一方面我們要認清初中物理的特點與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性格特點。這一階段學生追求個性與自由,而初中物理又相對枯燥,正是這一特點給予網絡進入課堂的機會,我們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境的益處就是化物理抽象知識為具體,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營造歡樂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就拿簡單的初中力學知識為例,例如我們在學習杠桿平衡的條件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一知識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在多媒體上呈現出一個動態的杠桿,對杠桿兩側施加以不同的標度,在平面投影上為學生提供出不同的砝碼供學生選擇,通過利用動態PPT為學生展示杠桿左右兩端的平衡保持狀態,從而使學生了解動力與阻力,動力臂與阻力臂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力學中杠桿的平衡條件。還有比如對于力的慣性的定義,為了讓學生了解到底何為力的慣性,我們可以在多媒體上為同學展示小汽車等在高速運動狀態下突然保持剎車之后車的前進行為以及人的前傾習慣均可以生動地展現出慣性是什么。
二、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整理數據
素質教育的發展并非代表著刷題時代的結束,在這個競爭壓力愈來愈大的情況之下,學生們對于物理習題的練習依舊沒有改變。網絡技術的到來在這一方面就大大方便了我們教師及學生。信息技術的到來就意味著大數據和云數據的到來,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借鑒到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經驗策略,以便于自己及時反省自己的教學方法,及時改進,不斷突破自己。另一方面云數據就代表著我們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尋找適合于學生的套題,或者利用網絡總結歸納近些年來物理的出題思路,總結歸納近年來出題人的出題偏向和喜好。在這一方面教師就可以相對應的加大學生對于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力度,對癥下藥。
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電子信息技術歸納課上的講題思路及知識點,以“力學”為例,我們教師在進行課上講解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吸收理解課上的知識點,教師就可以通過利用電子技術有序羅列知識點進行打印發放。對于力學的知識點,可以分為:“力的作用效果”與“慣性和慣性定律”及“功”等幾大知識點,并分別在這三大知識點之下羅列重要知識點便于學生的日常背誦。一些教師認為理科知識重于理解,但我在長期地教育教學中發現理科背誦與文科一樣重要。教師勤勞一點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及時總結歸納,學生就有可能多背誦一個知識點。
三、利用網絡家校共育,信息共享
我們在教學中要針對實際的教育問題、教育現狀提出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如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普及,雖然帶來了較大的便捷,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和問題,在教育學中主要表現在學生過度沉迷電子信息技術和游戲或者利用云數據的便利直接抄襲答案,敷衍了事。這就要求學校教師與家長共同協作,實現家校共育,信息共享。
所謂家校共育主要是指教師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多媒體社交平臺,及時發布學生的物理課上動態,掌握了解學生的家庭信息,讓家長也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讓家長監督孩子,避免孩子過多沉迷網絡游戲或者抄襲答案等問題。信息共享主要是指在這個信息網絡平臺中,教師與學生擺脫了彼此的制約與束縛感,成為生活中的朋友,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線討論課上不懂的知識,疑問,或者學生提出一些課上改進的方法建議,同時教師獲得的一些資源可以通過網路及時上傳給學生,一些好的教學網站、資源及時共享,便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通過“力學”為例,指出了一些初中物理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教學方法,不論是課上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輕松愉悅地教學,還是課下及時的資源共享,都需要教師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的變化,改變傳統的教學觀點,成為新時代下的教育引導者。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克服在物理學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成績,是每個物理教師不斷探索并致力于解決的難題,是全面提高中學生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焦世忠.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實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8(36):114-115.
[2]金如貫.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有效融合[J].教育現代化,2018,5(27):379-380.
[3]王俊生.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在課堂上的運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