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芬
摘 要:新型紡織材料的出現為紡織業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其發展與運用使生活用品更加舒適,輕便。此外,新型材料的性能多變,可塑性強,環保易得,真正的做到了“綠色生活,綠色服裝”。本文主要就新型纖維材料在紡織品業中的應用及發展方向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型纖維材料;紡織品業;應用;發展方向
一、新型纖維材料在紡織品業中的應用
(一)海藻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
含水量高是海藻的主要特點,而海藻纖維是指從藻類植物中提取出的海藻酸為原料制成的纖維。海藻纖維因其穩定性、高吸附性特點多運用于醫療領域,對人體狐臭等具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員將海藻纖維成分進行改良,制成的紡織品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醫用手套和手術服等;海藻纖維具有防靜電功能,可與羊毛、腈綸等易起靜電面料進行綜合使用;此外,海藻纖維的阻燃性,防水性,可用于軍用裝備,輕便耐臟。
(二)竹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
它可分為天然竹纖維與化學竹纖維兩種,天然竹纖維制作過程可概括為蒸、壓、脫、梳,化學竹纖維的制作工藝與粘膠相似,形成竹漿纖維與竹炭纖維兩種,但因天然屬性遭到破壞,纖維的除臭、抗菌等功效下降。我國竹纖維主要運用于家紡產品,對于臟物的吸附性強,多制成毛巾、床上用品等,此外,竹纖維也因抗菌性強而運用于醫療行業,例如繃帶、醫用紗布等?;瘜W竹纖維性質溫和,但制成紡織品質量較差,因此多運用于護膚清潔產品,如竹炭牙膏、爽膚水等。
(三)阻燃纖維在紡品中的應用
火災往往因周圍物品的可燃性而導致火勢擴散,因此,阻燃纖維多運用于消防領域,消防員的工作服使用阻燃纖維紡織,確保了救火期間的人身安全,此外,運用芳香族聚酰胺制成的防護服,吸水透氣性能好,隔熱效果明顯。除住宅區不可控因素外,對于公共場所的布置均要用到阻燃纖維編織的難燃紡織品,比如:醫院、歌劇院等場所。
對于幼兒而言,其自我安全意識不強,不懂火的成因及危害,特別是其對于新事物充滿好奇,一旦操作不當,則可能引起火宅。因此,在從教育上引導幼兒玩火危害的同時,也要加強防護措施。幼兒衣物的阻燃性非常重要,在發生火災時能保證幼兒的生命安全。此外,對于幼兒阻燃衣物的開發與推廣應當重視起來。
(四)大豆蛋白纖維的應用
該纖維從豆粕中提取球狀蛋白進化修飾后濕法紡絲而成,是一種新型的提取技術。由于大豆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使得大豆蛋白纖維即可食用也可用于紡織業。我國對于這一纖維的提煉經歷了長時間的改革,最終克服了大豆蛋白不耐熱、抗皺性差、易起球等缺陷,使其更適用于混紡紡織品,解決了含羊毛、腈綸制品易起球、起靜電等問題。
(五)導電纖維的應用
導電纖維的抗靜電性與腈綸、滌綸的特質相綜合,因此與易起靜電材質混紡是導電纖維在紡織業的主要用途,混紡制成的衣物不再起靜電,還解決了導電纖維起褶皺、不貼服等缺點。此外,導電纖維還可制作成軍事紡織用品,比如導電紗制成的電線貫穿于軍裝或手套、頭盔中,在野外惡劣的環境下,可實現設備的充電工作。
二、新型纖維材料的發展方向
當前,很多國家不同的行業中都提倡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產品,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在紡織行業中不斷地進行新型纖維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為發展綠色材料進行不斷的探索。而且,還提出了研制出來的纖維材料需要進行毒性的檢測,這一技術的開發滿足了人們對環保的要求以及自身健康的要求。開發新型的紡織纖維,利用生態技術進行資源的再利用、再加工是目前紡織纖維材料不斷發展的主要趨勢。
使用綠色的原材料進行綠色紡織纖維材料的開發,已經成為了紡織纖維材料發展的主要走向,并且成為了開發新型纖維材料的重點。當前新型的纖維材料的原料主要來源于生物以及動物本身,例如:小麥、牛奶、羊毛、魚、蝦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料之外還有循環材料的使用。對材料進行循環再生利用,體現了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當前的紡織產品中,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的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形勢。所以,使用循環材料對其進行不斷的開發和使用是將來新型紡織纖維的主要發展趨勢。當前,純天然的纖維材料擁有很高的再生性生物,具有很強大的資源,而且在紡織行業中逐漸發揮起了重要的作用。人工制造的纖維材料它的原材料主要是經過材料提煉生成的沒有利用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
伴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纖維材料的種類也在不斷的增多,以及人們對于衣服材料的要求更加的嚴格,當前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綠色環保的產品。由此可見,未來的新型纖維材料將向著綠色化、生態化、可持續化的趨勢發展。
三、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服裝本身的風格外,服裝的舒適性、保健性、功能性等也日益被消費者所重視。所以,近幾年來新型服用纖維的出現和發展滿足了消費者的需要。起初,由功能性材料制成的服裝只是為少數人群提供在特殊場合穿著的服裝。然而,科技的發展帶給了我們不同于以往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其中的很多變化都可能會給我們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例如,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大量出現,一方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電磁波輻射、靜電干擾等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因素。出于對自身安全與健康的重視,新型紡織纖維材料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其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越來越多的功能性服裝已經成為廣大普通消費者購買的對象。
參考文獻:
[1]淺析新型紡織纖維材料種類以及發展方向[J].關奇功.山東工業技術.2015(22)
[2]新型服用紡織纖維發展現狀[J].何俊.職業.2011(20)
[3]鄧淑芳.幾種新型纖維材料概述研究[J].針織工業,2014(02).
[4]林平發,楊璧玲.新型纖維在紡織品中的應用[J].化纖與紡織技術,2014(01).
[5]王翠芳,錢曉明,劉娜.山羊絨制品永久抗靜電性能測試及評價方法探討[J].針織工業,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