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素亮 張曉紅


摘要:?目的:?觀察運動療法對老年腦梗死失能患者呼吸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 連續入選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腦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齡(70.78±4.53)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常規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運動療法治療,治療時間4周。對比治療后兩組用力肺活量(FVC)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結果 4周后治療組FVC和BI指數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結論 運動療法通過改善老年腦梗死失能患者呼吸功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運動療法;老年;腦梗死;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志碼:A
腦梗死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老年人是腦梗死的多發人群。改善老年人生活功能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社會負擔。本研究在于通過將運動療法施用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觀察治療前后FVC及BI的變化,從而為老年患者回歸社會提供臨床資料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采用方便取樣方法,選擇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腦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各30例,平均年齡(71.11±5.50)歲;治療組男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70.68±4.8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1)參照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制定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0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伴有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
1.2.2 納入標準:1)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2)神志清楚,病情平穩,能夠進行正常交流。3)年齡≥60歲且≤80歲。4)無心、肝、腎臟等嚴重并發癥,能夠完成相關制定活動。5)自愿接受本研究。
1.2.3排除標準:1)治療中出現病情變化者。2)受試者在治療過程中未能按照要求進行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鈣片穩定動脈斑塊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運動療法(按腦梗死康復程序訓練)治療。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用力肺活量 ?經治療4周后,治療組肺活量(2269.05±305.87)ml,治療組為(2180.13±307.63)ml。治療組用力肺活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示各組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治療后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BI指數評分 ?BI指數治療組為(68.65±6.81),對照組為(65.39±8.02)。對照組優于治療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示各組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治療后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所有患者均完成相關試驗,未出現心肺系統功能異常等不適反應。治療期間兩組病人未發生再次中風現象。
4 討論
研究發現康復運動治療介入治療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時間越早,功能恢復的可能性就越大,預后就越好。研究發現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綜合性的康復運動治療能夠改善神經功能狀態,較快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質量0。
目前發現有氧運動訓練可以提高認知中度損傷的老年患者的執行能力0。運動訓練可使全身血液流動速度加快,增加腦梗死缺血區血流量,挽救缺血區尚未死亡的神經細胞。運動療法對大腦中樞的神經刺激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刺激大腦皮層,逐漸恢復其功能0。
綜上所述,經運動干預治療4周后,治療組患者用力肺活量較前有明顯改善,對比BI評分提示治療組患者BI評分較前提高。說明患者用力肺活量改善后日常生活能力隨之增加,從而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華神經科雜志[J], 2015,48(4) : 246-257.
[2]張揚,陳為安,畢涌,等.早期綜合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及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康復[J],2014.3: 167-169.
[3]蔣長好,陳婷婷.有氧訓練對執行能力和腦功能的影響.心理科學進展[J].2013.21(10).1844-1850.
[4]孫亞,金敏敏,李亞,等. 上肢機器人輔助訓練對恢復期腦卒中患者肩關節本體感覺的影響.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J].2017.39(11).806-810.
基金項目: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17100)
河北省老年病醫院,河北,石家莊,050011
作者簡介:商素亮(1976- ),男,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老年醫學臨床研究工作。E-mail:pumchfwh@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