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英 黃婧琳
【摘 ?要】目的:探討臨產后胎盤早剝原因及護理措施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胎盤早剝的26例產婦,進行回顧性原因探討及護理效果總結。結果:胎盤早剝的原因為血管病變、宮腔內壓力驟減、機械性因素及其他原因等。結論:產時通過多功能母子電子監護儀進行產程監護,監測宮縮強度、胎心變化,破膜時觀察羊水性狀,進行心理護理及急救護理等處理后,以預防和及時發現胎盤早剝,減少母嬰危害,改善母嬰結局,保障母親及嬰兒安全。
【關鍵詞】胎盤早剝;腹痛;陰道流血;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67-01
胎盤早剝(placental abruption)是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其發病率為1%[1]。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嚴重并發癥,由于胎盤附著部位、剝離部位、剝離程度不同,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如不及時處理可危及母嬰生命[2]。胎盤早剝時起病急,發展快,不及時處理,可危及母兒生命,對母嬰影響極大。引起剖宮產率、貧血、產后出血率、失血性休克、DIC、羊水栓塞及急性腎衰均有升高[1]。由于胎盤早剝出血引起胎兒急性缺氧、新生兒窒息、早產、胎兒宮內死亡、新生兒還可遺留顯著神經系統發育缺陷后遺癥等均升高[1]。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26例發生胎盤早剝的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探討分析,通過嚴密觀察產程及采取及時有效護理措施,達到良好效果。現總結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婦2162例,發生胎盤早剝26例,發生率達到0.01%。產婦年齡為24-43歲,平均年齡32.5歲。孕周28+4-41+3周,平均孕周37+4,胎盤附著位置在宮體部,初產婦7例,經產婦19例,均為頭位單胎。
1.2 護理措施
1.2.1 一般護理:提供一切生活護理。生活上囑咐孕婦左側臥位,保持會陰清潔,定期吸氧,產程觀察中指導產婦進食少渣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條,少量多餐,適量飲水等。
1.2.2心理護理:加強心理疏導及支持、進行有效溝通技巧。向孕婦及其家屬解釋相關知識,分娩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反應,給產婦產生一系列精神心理影響,醫護人員應提供心理安慰,教會呼吸技術和軀體放松技術,這就要運用拉美茲呼吸法、腰骶部按摩法減輕分娩疼痛[3]。鼓勵家屬給予心理支持,允許家屬陪伴,使其鎮靜,解除孕婦恐懼和焦慮心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提高產婦自控能力和自信心,消除產痛反射對機體的影響,使產婦積極參與自然分娩過程,確保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減少并發癥發生。
1.2.3 產程監護:生命體征、產程的觀察及正確接生。定時測量孕婦血壓、脈搏及體溫;密切觀察宮縮的持續時間、間歇時間和強度、胎心率和節律;胎膜破裂時觀察羊水性狀,有無流出血性羊水;確保胎盤早剝征象能及時發現。宮縮不強且胎膜未破時,鼓勵孕婦作適量活動,避免長時間仰臥位,有助于加速產程進展;嚴格按無菌操作常規,做好接生準備。采用多功能母子電子監護儀行產程觀察,對宮縮強度、胎心變化的監測,及時發現宮縮、胎心變化異常圖形。胎盤早剝常表現為子宮收縮強間歇時間短,子宮呈板狀,壓痛明顯,胎位不清;破膜時觀察羊水性狀,如羊水為血性,陳舊不凝血,有胎盤剝離征象;產婦煩躁不安,脈搏快而且細弱、血壓下降的休克征象;因此密切觀察產程利于及早發現胎盤早剝,及時制定相應救治措施,對于改善預后具有積極的作用。
1.2.4 急救護理及手術配合:確診胎盤早剝后,立即終止妊娠。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雙管輸液,快速補充血容量,維持生命體征穩定,面罩吸氧,糾正缺氧,立即配合醫生做好終止妊娠準備,并做好搶救新生兒的各項準備。都應在短時間內結束分娩,首選剖宮產術。剖宮產取出胎兒和胎盤后,應立即配合醫生,進行搶救,防治休克及并發癥的處理。
2 結果
胎盤早剝,具統計數據顯示其發生率0.49-1.29%[4]。住院分娩的2162例中, 26例產婦出現胎盤早剝,占0.0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3例,宮腔壓力驟減8例,機械因素3例,其他因素2例,均以剖宮產結束分娩,治愈率100%,胎盤早剝原因詳見表1。
3 討論
3.1 血管病變為首要原因
本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胎盤早剝占50.00%,有13例;收縮壓在149-162mmHg,舒張壓95-110mmHg;全身血管病變的孕婦,底蛻膜小動脈痙攣或者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變性壞死至破裂出血血液在底蛻膜與胎盤之間形成血腫,致使胎盤與子宮壁分離[1]。通過產前、產時加強孕婦血壓監測及控制,進行飲食指導,膳食營養、低鈉飲食,定期產前檢查都有很好預防和控制效果。
3.2宮腔壓力驟減因素
宮腔壓力驟減因素占30.77%。本研究中8例胎膜早破。加強胎膜早破護理:給予臥床休息、抬高床尾墊高臀部,避免羊水流出過快,使宮腔壓力突然驟降,引起胎盤早剝。監測宮縮強度和胎心節律變化,及時查看流出羊水性狀,有無血羊水,及時發現胎盤早剝跡象。
3.3機械性因素
機械性因素影響占11.54%。3例因宮縮疼痛引起子宮收縮過頻過強,導致胎盤早剝。正常子宮收縮持續時間30s,間隔3min,10min有3次宮縮;若子宮收縮持續時間>30s,間隔<3min,10min有5次宮縮,立即報告醫生正確處理,有效控制胎盤早剝發生。
3.4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占7.69%。高齡多產及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流行病學發現孕婦年齡≥40歲與子癇前期密切相關;輔助生殖技術助孕因卵巢過度刺激,引起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流動學病理改變等。作為河池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要做好高危孕婦評估管理,提高孕婦對妊娠期特有疾病的認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原發病預防減少并發癥,預防和減少胎盤早剝發生。
參考文獻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86-152.
[2]唐翠榮.胎盤早剝及并發癥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1):208-203.
[3]葉寧,許勤. 持續硬膜外阻滯鎮痛分娩對胎兒和新生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中旬刊,2012,18(26):4-5.
[4]鄧雅琴,鄔白紅,樊蓉.胎盤早剝的綜合護理干預及護理滿意度分析[J].當代護士雜志,2018,25(2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