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婷婷
摘 要:中華名族的代言人“漢字”擁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博大精深的漢字數量頗多,音形義各不相同,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教會孩子識字,掌握識字的方法,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生字、掌握生字并熟能生巧地去使用生字是我們的首要目標。本文旨在探討對如何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漢字?如何去培養他們獨立的識字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并在文化上心理上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關鍵詞: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方法
生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小學語文教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有一句關于實踐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這句諺語也正啟發了我要“導引”同學們走向課堂,投身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究。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具有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能力,才能贏得畢業后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主要交給識字方法。長久以來,特別是在改革開放背景下,對漢字的識字教學方法已經有定稱已經有幾十種了,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
一、巧借漢字特點,聯想學習。
聯想和想象是人類思考活動的兩種重要形式。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具有各自的屬于自己的音、形、義。中國的很多漢字都具有“看字辨義、讀字辨形”的特點,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聯想和想象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識字認字,掌握漢字的基本含義和引申意義,從而提高識字的質量。小學低年級段的兒童根據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正處于運算階段,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考慮兒童的學情,依據兒童的心理發展情況進行兒童喜歡的聯想教育方式,充分培養兒童的發散思維,做到寓教于樂。
如,學習“睡”字,教師可以先問同學:我們大家睡覺時,眼睛要怎么樣啊?生答:眼睛閉起來。師說:是啊,我們睡覺時我們的眼瞼都要垂下來,所以“睡”字就是把眼瞼垂下來;在學習“礦”字時,老師可以這樣來教學:我們中國的礦產資源豐富,而且分布較為廣闊,礦產主要是由石頭構成,所以“礦”是石頭分布很廣;在學習“裕”時,教師可以問:富裕是什么?生答:富裕就是豐衣足食。那么老師就可進一步說明“裕”是有足夠的衣服和糧食,所以是一個衣字旁加一個谷字。
二、巧編故事,激發學習。
中國漢字的數量繁多,學生在學習時對漢字很難分辨清楚,假使就單一地從漢字特點教學,會顯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漢字時變得有趣,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在識字教學中,除了可以借助漢字特點進行教學,故事法也是很受學生喜愛的方法之一。無論是成人還是小孩子,都擁有好奇心,每個人都愛好聽故事。助娓娓動聽的故事,增加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借助故事的幫襯,可以帶動學生們對很多字的認識,相比較單一的講解會好很多。
神奇的漢字,一筆一畫都有故事。例如,學習漢字“照”,可以給學生滿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時武則天登上皇位,就想著要給自己取個新名字,思來想去都覺得沒什么字能適合她現在的地位、符合她現在的身份。就這樣,她開始想索性自己創造一個字。當時的人們啊都對日月很迷信,覺得它們是很神圣的,于是武則天就把自己想象和日月一樣神圣,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一直高高掛在天空上,于是就有了現在的漢字“照”。”通過這則故事就很容易教導學生把生字“照”的寫法記在腦海里,長久不易忘記。一則小小的故事,蘊藏了大量的信息,讓孩子有豐富的收獲。有了這個基礎,小學語文科的閱讀教材才不致處處受生字的限制,而有可能做到內容豐富,語言精確生動;小學語文科的閱讀教學才有可能提高質量和效率。”
三、巧用詞串,朗讀學習。
“詞串識字”就是以特定的時、空、物、事為中心,選定相關的詞語(包含要學生字),按照意義連接,組詞成串,再分行排列,形成一篇有一定韻律的“準韻文”的識字教材。這是蘇教版教材的首創,也是蘇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
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1
以圖導讀,連詞成串:
1.讀第一行。
(1)孩子們,春天來了,你們高興嗎?下邊大家自由讀“春天”,看誰最高興,笑得最甜。
(2)指導朗讀“春風”、“春雨”。(教師根據孩子們個性化的朗讀隨機用“細細的、輕輕的、暖暖的、大大的、柔柔的、美美的、好舒服呀”等詞語對孩子們進行評價,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有個性的朗讀,而不是人云亦云。因為那是孩子自己朗讀,不是教師朗讀。)
(3)全班齊讀。
(4)自由表演讀。(孩子們可以自由行動,想跟誰讀都可以,想怎么表演都可以。)
2.讀第二行。
(1)自由試讀,自尋感覺。
(2)指導個性化朗讀。(“小草”和“嫩芽”,那是萬物復蘇的象征,應該讓孩子靜靜地聽別的孩子讀,以便營造一種意境,讓孩子一聽就感覺得到,教師不要多加評說。)
(3)小組互讀,互相評說,細細品味。(教師參與)
(4)個性化朗讀表演。(讓孩子們自由行動,給他們提供一個張揚個性的機會。)
3.讀第三行。
(1)各小組自由練讀,自行設計分角色朗讀表演。
(2)小組朗讀擂臺賽。(評委由孩子們自己擔任,教師像孩子們作提示:美麗的春天到了,小動物們都趕來參加春天的盛會,所以在讀“布谷”、“燕子”、“蜜蜂”時感情一定要強烈,營造一個熱熱鬧鬧的氛圍。)
(3)小結。
4.讀第四行。
(1)自由練讀。
(2)個性朗讀,讀出“美美的”那種感覺來。
(3)朗讀表演。(可以讓小女孩來扮演“花仙子”)
5.教師配樂試讀全文。小朋友們,剛才老師被你們精彩的朗讀深深打動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春光明媚、萬紫千紅的春天,多美呀!
6.孩子們自主配樂朗讀全文,并自由表演。(女孩為美麗的春姑娘,男孩為瀟灑的春小伙)
表面看來,課文給我呈現的只是一些詞語,第一行是春天的天氣,第二行是春天的植物,第三行是春天的動物,第四行是春天的花朵。可詞串連起來,卻形成了相關聯的一首寫景小詩,如同電影中的“蒙太奇”,讓人通過想象來“意會”春天美景。
四、巧用科學,規律復習。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呈現“先快后慢”趨勢,在學習停止后的一段時間遺忘特別迅速,后來逐漸緩慢,到了一段時間,幾乎不再遺忘。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用結合,及時鞏固,反復練習。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社會生活本身的經久不衰需要教導和學習,共同生活過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我國的新課程中,也明確指出,“課程不是孤立于生活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的有機構成;課程不是把學生與其生活割裂開來的屏障,而是使學生與其生活有機融合起來的基本途徑。”因此,必須加強在生活中練習和鞏固,防止回生現象。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生字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思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現生字學習中的規律,積累學習方法。在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記憶規律的前提下,努力探索識字教學的最佳方式,達到質量兼備的效果,同時也為兒童的進一步學習、開拓視野以及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才是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玲玲.引導,讓識字教學不再孤立進行[J].《吉林教育》,2017.
[2]鄭禮立.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秦玉蓮.新課標下如何進行識字教學[J].《世紀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