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的發展,電網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輸電線路的基礎是整個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證我國電網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在本文中分析了輸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的特點和輸電線路基礎工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進而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推動我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的發展。
關鍵詞:輸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特點
1電力輸電線路施工的概述
輸電線路施工是連接發電站和電力用戶的重要紐帶,其施工的效果和質量直接影響著電力用戶的日常生活。輸電線路的施工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特殊安裝工作,沒有較高的安裝技術要求。輸電線路基礎施工專業性強、受外界干擾因素較多、涉及面極廣,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施工安全管理難度。電力輸電線路施工技術就是有效保障輸電線路建設質量的關鍵環節,所以必須加強對輸電線路基礎施工技術的研究,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施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
2電線路基礎設計的類型及特點
2.1軟土地基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質類別差異很大。有些地區的土質為軟土,在這種土質上建筑,所建的輸電線路地基叫做軟土地基。這種地基一般有灌注樁、擴展式和大板式三種基礎。其中擴展式基礎計算起來簡單,不過工程對土方開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而且其占地面積很大,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搬運材料困難的問題,使得靈活施工率明顯降低;大板式基礎施工方法成本較高,施工設計專業內容廣,施工復雜性大,尤其是施工中出現大量軟弱地基時影響施工質量,導致施工難度變大,施工質量很難得到保障。灌注樁基礎造價較高,施工質量比較難控制??傮w上軟土基礎模型比較復雜而且樣式也比較多,然而這些模型的處理費用都比較高,而且腐蝕問題無法得到保障。
2.2凍土地基
線路基礎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藝和地基的判斷方法都有一定的區別。其中,凍土地基大約占全部國土的1/5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凍土在融合及凍結的條件下,力學性質常常有所變化,與之相應的強度指標、地形特點和地面構造亦隨之出現變化。在冬季時期最常出現安全隱患,凍脹以及融沉是凍土隱患的主要表現形式,一般在結構措施上進行防治。根據當地氣候特殊性,結合施工需求,使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學法以及換填法對凍土地基進行處理。
2.3黃土地基
黃土地基分布范圍主要是我國的西北高原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及一些零散的省份。黃土地基電路工程主要有開挖式基礎模型、剛性臺階基礎模型和掏挖基礎模型。在軟土相對比較厚的位置,大多利用樁基穿越軟土層進行處置。
3分析輸電線路基礎工程中的問題
3.1地質勘測方面
路徑的選擇以及勘測是線路設計里至關重要。在比較偏遠的山里,因為勘測點比較多,加上勘測的人員其業務水平高低不齊,使得在勘測水平上會有一些差異,對鐵塔所在點的地質勘測精細程度也不一樣。例如,部分地區位于高斜坡上,水土的流失一般比較嚴重,很容易發生滑坡,故而對巖土的鑒定手段要進行改進。
3.2基礎設計方面
輸電線路基礎工程較長時間內沿用傳統安全系數的設計方法是不合適的。在軟土質地帶,桿塔基礎設計不僅要滿足一般桿塔基礎的設計要求,還應滿足塔基沉降量、傾斜度等要求,由于以往研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導致軟土質地帶桿塔基礎設計水平較低。在軟弱地基中不論使用灌注樁或者大板式基礎都會帶來較多的問題,而且造價很高,質量不易控制,施工復雜,鋼筋用量多。
3.3工程施工方面
在山區和軟土地區,例如山坡、沼澤以及河灘等,目前的大型機械很難進到場地中進行施工,對材料的運輸以及基礎的開挖都很困難。不少線路具有相同的塔型,而其基礎的型式卻因土質的不同而不同,大部分線路的桿塔處在高山、荒野等人跡罕至之地,其施工的環境和特點都會有一些特殊性。
4輸電線路基礎維護處理
4.1加固輸電線路基礎
加固輸電線路基礎主要是通過土對線路周圍進行夯實或者是在塔的基礎外部灌注上一個混凝土外殼。在對輸電線路的塔桿基礎進行線路加固時主要用到的方式有振沖法、地錨錨固法等。其中,振沖法的原理是在地基內行成密實柱,進而與原地形之間形成復合的地基結果,有效的提升地基的穩定性與承載能力。而地錨錨固法是利用水泥對地錨先實行包裹之后,把地錨埋入原塔基礎的位置處進而與塔基相連接發揮出抵抗外力的作用。
4.2輸電線路基礎整體移位
輸電線路基礎的整體移位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停電損耗小等優點。移位的傳統方法是在原塔附近組建一個新塔來代替舊塔,這種方法耗費的勞動強度大、花費的費用太高、對正常用電影響大。而通過整體移位的方法則能夠在不拆除舊塔的基礎上直接將整體平移并安裝到新澆筑的基礎上去。這種方法利用的原理是塔的重心不容易改變,使得對塔移動的時候能夠安全可靠的進行。輸電線路桿塔基礎的整體移位要注意在移位之前要能夠精確的測算到安全距離,從而避免弧垂變化影響到塔位移安全距離。
4.3輸電線路基礎糾偏
糾偏輸電線路基礎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傾斜的塔基來進行糾偏和加固。糾偏塔基并加固常用的技術主要有頂升法和迫降法。其中頂升法是利用托梁柱來使傾斜較大一側的塔基礎恢復正常;而迫降法是利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使沉降幅度較小的一側基礎下沉問題得到恢復。塔基礎糾偏主要是利用錨桿靜壓樁啴緩加固以及頂升法進行糾偏。這種結合方案能夠使得原塔基礎不受損害,并且該方案也具有振動小、糾偏過程安全可靠、能夠在糾偏的過程中不影響正常用電等優點。
5結語
總之,電力工程在社會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輸電線路基礎是輸電線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礎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質、基礎型式的差異性,充分考慮在勘測、設計、施工及后期運行維護等不同階段的特點,從而保障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聶旭初.我國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現狀及優化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
[2]陳發興,鄭志強.輸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特點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
[3]藍先育.淺析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及問題解決方法[J].通訊世界.2017.
[4]詹淑煌.淺談輸電線路工程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通訊世界.2017.
[5]張廷波,段有重,蘆毅,孫圣帥.輸電線路工程基礎設計特點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9.
(作者單位:池州電力規劃設計院)
作者簡介:江晨(1985.06-),男,安徽池州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輸配電及用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