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洋
網絡語言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社會方言的一種,即計算機及其相關領域的術語;二為字面意思,流行于網絡世界的語言,即人們以互聯網為媒介進行交際時所使用的語言。后者是時代的產物,每一個網絡語言自產生之始就帶有濃濃的時代烙印,有些網絡語言通過多媒體迅速發展,風靡網絡,即使有的脫離了既定的語言規則。但消亡快也是這類語言的特點之一,當依托的語言背景發生變化的時,這類語言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甚至消失。這類語言既是無序的網絡世界的產物也是對于年輕人一種新穎、個性、創造力的體現。所以對于網絡語言我們要客觀的去看待,并進行合理的規范。
一、網絡語言的類型
隨著學者們對網絡語言的深入研究,誕生了一門新興的語言學分支——網絡語言學。一直以來,各個學者對于網絡語言類型的概括各有不一。本文采用形式與意義相結合的方法把網絡語言的類型概括為五大類:符號式、合成式、傳統式、隱藏式。
(一)符號式
這一類包括由全部或部分字母、數字、圖畫所形成的網絡語言。許多學者把這三類分開羅列,但其實這三種都屬于不同形式的符號,而且從意義方面看都是相同的,用數字或字母或表情圖畫代替某一詞語,使用起來精簡,方便。并且更容易抒發情感,但只適合簡短的詞與句子,長句子很難用這種方式表達。所以本文把三者歸納在一起。
①字母
如:GG代表哥哥,CU代表see you(再見),BF代表boy friend(男朋友)
②數字
如: 886(拜拜啦)、9494(就是就是)等。
③圖畫
如:“(^_^) ”——微笑、“(╯ ^╰) ”——愁眉苦臉、“: D”——張嘴大笑等
(二)合成式
合成式在別的學者研究中又叫縮略與擴張型,縮略式就是多合一,由多個詞取頭字組成一個詞。擴張型就是一變多,把一個詞通過字形結構特點拆分成多個字的部件。
①多合一
如:“喜大普奔”——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這四個成語的縮略用法,“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就不要拆穿了吧等。
②一變多
如:走召弓雖(超強)
(三)傳統式
大部分的網絡語言都是“隨性而來”有好多網絡語言的表達并不符合語言發展規范,但也有些網絡詞語是按照傳統方式產生的,要么是用原有的詞按照語法規范形成一個新的詞來表達一個新的事物、新的概念。要么是在舊詞原有詞義的基礎上增加或刪減新的意義。這些都是標準的詞語的演變方式
①新詞
如: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有人在網上發表一幅調侃“杠精”的漫畫:一女生向一“杠精”表白,并要求去見他的母親。“杠精”說:唯獨這件事不可以,因為“杠精”不配擁有母親。“杠精”一詞迅速走紅。“杠精”的流行是人們對這種行為的反感所致。
②變義
如:錦鯉:本是一種高檔觀賞魚,極富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此條抽獎微博者中抽獎,抽中的人為“中國錦鯉”。后來,隨著熱度增長,“錦鯉”開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運氣極佳的人。
(四)諧音式
諧音,利用語音相似性,不直接說出原詞,用語音相同或相似的字代替。代替的字組成的詞本身可能無意義,在符號類的字母和數字也可算作諧音,但本文的諧音只是漢字對漢字來講。
如:杯具——悲劇;鴨梨——壓力;神馬——什么;藍瘦——難受;香菇——想哭
二、網絡流行語的特點
網絡語言已發展為一門新的學科,雖有其弊端,但也有其優勢。
(1)簡潔性
網絡語言具有簡潔性,最明顯的要數符號型網絡語言中的字母與數字這兩個類別,還有合成式中的多變一。當今社會的迅速發展帶給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節約時間就等于節約成本,所以大部分人們做事情喜歡最簡便有效的方式,用最短的時間收獲最大的成果。網絡語言的簡潔性剛好迎合了大眾的這一需求,在特定語言環境中。打“GG”所使用的時間比打“哥哥”更方便與快速。更別提由四個成語組合而成的“喜大普奔”了。
(2)實用性
語言的產生是交際需要,有時一個新的詞或句子的出現只是源于個人的即興創作。實用性較高,迎合了民眾的心理,得到很多人的認可。網絡語言就完全契合了這一特點。網絡詞語能完美的反映當時社會的某一件事或一個人,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如:①做人不能太李毅,前李毅吧吧主彩色哥因不為球星李毅搞活動導致李毅懷恨在心,故而把彩色攆走,由于李毅吧是以他名字創建的足球明星類貼吧,在法律上他有一定權限!彩色不想貼吧解散,只能無奈離去!此后人們就用這個說法來形容某些人做人太絕,不留有余地。也是充滿了諷刺的意味。
(3)新穎性
網絡的主體是年青一代,年青一代通過各種媒介更全面的接觸到這個世界,內心充滿了好奇與求知欲,喜歡追求潮流和新穎。而最能代表時尚前沿的就是偶像的出現,偶像的行為引得年輕人紛紛模仿。如:skr:一般有兩種用法:第一個是汽車輪胎打轉的聲音;第二種用法是吳亦凡在網綜《中國新說唱》中帶火的口頭禪,諧音“si ge”,可組成“熱skr(死個)人了”、“你真skr(是個)小機靈鬼”等。在網絡語言中用字母、數字代替漢字也是新穎的一種表現,是年輕人最求新穎的最好體現。
(4)委婉性
網絡語言就有委婉性,網絡詞語的產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對于不雅的詞語的變相表達,不直接說而是換個方式更委婉的表達出臟話。大多是采用符號形式,用字母或者數字或者表情來表達,也有用諧音表達的。如:213;我去年買了個表。
三、結語
網絡語言產生與發展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它依托于網絡,反映某一事件或某種現象,它是實踐的產物,反應一定的社會現實,例如:命運共同體。也彰顯時代特征,例如:巨嬰;佛系。網絡語言組合的形式多組多樣,既有其優勢也有弊端,需要正確看待與規范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雪川,吳林.基于生態語言學視角下的網絡流行語研究——以“套路”為例[J].大眾文藝,2019(16):208-209.
[2]王璇.網絡流行語現象的語言文化探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81.
[3]鄧前霞.關于網絡語言的幾點語法特點[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1):364.
[4]徐先梅.網絡熱詞模因現象及原因探究[J].理論觀察,2015(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