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娟娟
摘 要:我國在滿足人們物質水平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對文化水平的要求也逐漸升高,如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全世界范圍內對知識經濟的理解原來透徹,意識到一個國家的健康發展和不斷壯大,根本上取決于人才的培養,只有從教育下手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而老舊的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新時代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是必要的。基礎教育課程六項改革目標的頒布,小學數學的教育模式該何去何從,到底如何才能創新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引起了教育界的激烈討論。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137-01
小學生不同于初高中的學生,他們自制力往往較差,行為和意識很大程度上都受自身興趣的驅使,所以面對小學生教師要進行更精心的教學設計和指引,更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將來的深度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國教育事業的新高度,重新給予了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方向,教師要致力于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順應新課程改革標準潮流,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是孩子的思維模型建設時期,教師在教學時對孩子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具體化、邏輯化以及發散性的培養。
1.教學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藝術源于生活,同樣,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也是在時代生活當中逐漸演變而來的。教師要學會發掘生活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把生活中隱藏的數學資源通過課堂講解和實踐運用相結合起來。就如同生活中最常見的運算知識,體現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很好地結合,在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借助生活經驗的幫助,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給予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更多的幫助,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的質量,使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小學啟蒙時期的生活化數學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舉與生活場景相關的例子,在教學數學的加減法時,可以列舉與父母一起生活中的場景出題:“爸爸買肉花了58塊、媽媽買玉米花了9塊、買青菜花了6塊,而媽媽幫我買零食共花了36塊,問今天我們全家購物共花了多少錢?”或者“教師組織小朋友們收集廢棄的瓶子,共分為3個小組,一共收集了86個瓶子,其中第一組收集了26個空瓶子,第二組收集了36個空瓶子。問第三小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空瓶子?”以上題目中出現的情境和物品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也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用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接近生活中的數學,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帶入其中,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開展不一樣的教學新方式。
2.教學要學會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模型
課堂能教給學生很多知識,進行了基礎性的學習后,這些概念反而在生活當中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來,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小學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數學圖形的認識、基礎的面積體積的運算,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供學生學習的模型。
例如,教師在上學生第一節數學課時,可以用5只兔子加5只小狗等于多少這種簡單易懂的問題對數學概念和學習數學的必要性進行解釋和說明。再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一》的教學時,可以用教室中門、窗、桌椅以及教學白板等與學習的圖形相關的物品,用這些生活中的實物進行舉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地回答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利用學生常見的、簡單易懂的東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打破課堂的局限性,只有見識廣闊,才能越學越精。
3.教學要注重日常練習和自我評估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生可以通過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回顧和復習以前的知識,增加對知識更進一步的理解和鞏固。數學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和自我評價,才能找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和漏洞,才能做到及時查漏補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教師可以通過不同題型的分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加強練習。將題目分為基本練習和擴展練習兩大部分。在進行學習任務分配時,要求學生先進行基礎題的練習,再通過擴展練習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化,加深學生對知識重點與難點的理解。日常的練習,有助于知識的提升和數學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題目的練習是數學學習必要的一個環節,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生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學會舉一反三,在數學的進階路上不斷向前。
4.結束語
時代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的與時俱進,教師為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效率和質量,對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已勢在必行。只有在固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進,教學的成效才會提升,才有助于國家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課堂知識與生活實踐是密切相關的,教師對此要進行不斷的探索發現,挖掘新的教學素材,豐富小學數學的內容,創新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建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議”的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
[2]錢萍.做學生的引路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J].中小學教師培訓.